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生易于接受吹面不寒的批评

陈晓华

他(学生小明)作业没做,他又没做,他还是没做。于是想办法,下次不做作业就不发有关练习资料,他居然还是没做。再想办法,下次不做我就拒绝批阅他的考试卷子,他依然如此,于是我下狠心让他尝尝“不做作业”的滋味。我不愿把矛盾激化,讲评前我先说明,个别同学的卷子没有批阅,希望自己认真地听取讲评,自己进行批阅。说话的当口,瞄他一眼,只见他满脸的无所谓,有顽抗到底、一决雌雄、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的架势。心想,不必和他计较,于是开始讲评。

我来回在教室里走,边走边讲,来到他的面前,看见他居然在做英语试卷,语文卷子根本就没打开。气向胆边生火往头上冒,我定定神,拿起他的英语卷子,重重地摔了一下!憋得难受,我要说句话,说“出去”,不行!最后改成:“你可以出去!”语气低沉然而充满着愤怒!

他站起来,清理书包,一本一本,整齐叠好,慢慢地,系好书包的带子,然后往肩上一扔,大步从教室前门走了出去,到门口的时候,回过头,朝同学挥挥手,然后潇洒地走了。

我看看学生,大家都觉得情况不对,忍住没有笑。我笑笑,接着讲课,虽然尽力掩饰自己的尴尬,但尴尬还是留在脸上。

走了,也许不回来了。出走?不会吧!毕业证有了,照样可以高考,明天如果来上课,我怎么说?如果没来上课,我怎么办?我在为自己找退路,同学可以作证,我说,“你可以出去!”但没有说一定出去,他自己选择出去,说明他不对。转念一想,干吗非要这么认真?这个时候还是这个样子,怎么说也该是“不治之症”了,为什么非要治呢?我这是为什么?

教室里静悄悄的,安静极了。下课了,我想尽快地逃出教室,偏偏还有个学生拿问题缠着我,使我无法脱身。当我解答完问题的时候,学生小陈说:“老师别生气,他就是这个样子的。”听到这句话,我的委屈仿佛突然释放出来,心情一下子舒畅多了。

“喔,谢谢你!”我接着说,“你和他关系不错,替老师斡旋一下,就说老师不是刻意和他过不去,让他消消火,不要记恨老师,特别是关键的时候,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习!”他爽快地答应了。“那就全拜托你了!”“没问题。”他朝我挥挥手,一溜烟走了。

回家,很不爽,用学生的话说,郁闷!夜深人静,辗转反侧,如果他出走,如果有什么不测,后果不堪设想……我反复回想自己的所为,虽然没错,但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如何圆场,如何收拾,如何才能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呢?我苦苦地思考着……拿起学生的电话,询问他的有关情况,没有什么异常,我的心才安定下来。

第二天,我的课,他在教室里,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走进教室,上课、起立、坐下,我清清嗓子,用低沉而充满感情的语调,开始了我的开场白:

昨天晚上,在批阅你们作业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给你们批改作业的机会不多了!改到谁的作业,谁的影子就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往事历历在目,或谈笑风生,或侧耳聆听,或激情碰撞,或春风拂面,一个个鲜活的影子在我的脑海里跳跃起来。虽然有生气的时候,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现在想来,其实那是我们中学生活的精彩回放!再过40天,就意味着你们中学生活的结束;再过40天,就意味着你们的新生活即将开始。一段时间后,中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成为你们不可逆转的美好的回忆。

于是,在改你们的卷子的时候,我就想,这是我为数不多的给你们批改作业的机会了。看见你们一个别字,我就想,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指出别字了,于是我改得特别得细心,改得特别得认真!我对自己说,我要坚持到最后,我要咬咬牙,走一步,再走一步!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你们中学艰苦而充实的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以后,你们的考试卷子,无论你们做作业与否,我都要认真地批改。我宁肯你们负我,也不负你们!昨天我对那位同学,态度有点急躁,课后我和小陈同学交流,希望他转达我的心意。老师不是刻意和你过不去,只是一时生气,急不择言,本意也不是要你出去,你出去的时候,其实我还想喊你回来,只是觉得不好意思。看着你走出教室的时候,我心里空荡荡的。本来是一件好事,本意是想关心你,希望你好好学习,不要在关键的时候放弃学业,结局却是如此,实在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希望你,以自己的学业为重……

“老师,是我不对!”他突然站起来,打断我的述说。

我示意他坐下,他不肯。

“昨天我太冲动,请老师原谅!”说着,他把手放在额头上,并鞠了一躬,“对不起!”

我笑了,笑得很真诚,再次示意他坐下。教室里鸦雀无声,出奇的静。

此时,如果我再絮絮叨叨的“我是为你好”、“先做人再做学问”、“走上社会要吃苦头的”、“有本事今天也别上课”,就显得小气了,得理不饶人,谁都不喜欢,于是演说到此结束。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强调教师要“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其实,前一天和小陈交流,希望他从中斡旋,已铺就了友好的台阶,相信晚上他们进行过很好的交流和沟通。这个案例折射的道理是:既有宽容,也有合作。选择学生斡旋(没有通知他们班主任),也蕴含着积极等待学生的反思和醒悟,与学生一起分享老师的失败和苦恼的意思。在教育理念上不是刻板的教育,而是拉家常式的:不显山不露水地引出自己的话题,不露痕迹且不刻薄,娓娓道来,润物细无声,吹面不寒而让人易于接受。这些也许就是成功之处吧。

压力使心情沉重,负载太重会使心态扭曲,心态扭曲会使语言变味,语言变味会伤害师生的感情,如果不及时挽救,就会酿成祸端。我的脊背突然凉飕飕的,冷汗直冒,谨以此文告诫我的同行们。 JjzsI9aBYtoB9ePsrzeG2BrW4fOTTCxklwoUz+tJnZ4jClmpWcRV6WMsyo76+6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