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谢“不乖”的孩子们

钱碧玉

常听到同事们这样的言论:但愿能教“乖孩子”,绝不愿教调皮学生。原因很简单:省心。我深不以为然。

记忆深处,曾经教过一个很乖巧的班级。50个孩子,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般懂事听话,安静专心。不用担心他们会惹是生非、调皮捣蛋;也无需费心他们会懒散放任、不思进取。与这群孩子相处的时光就像一幅波澜不惊、水波不兴的画,平静而又淡然。

送走了这一届学生,我接手一个六年级的寄宿班。这个班级的学生与上一届的学生个性截然相反,男孩子都是顽劣好动的“热血青年”:在宿舍“大闹天宫”,在食堂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质疑老师的授课方式,课余时间爬树掏鸟窝……桩桩件件,以前所没有接触到的棘手问题突然之间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面对这些活泼调皮的孩子,该怎么办?我知道,教育不是打击,不是压制,更不是扼杀,我得以更妥帖、更慰藉心灵的方式去接纳、包容、熏陶、引领。我教孩子们唱《相亲相爱》班歌,给孩子们发“喜报”,填写“每日四问”的心愿卡,邀请家长来班级做讲座,建立“悄悄话”信箱,不定期地与孩子们进行书信交流……孩子们喜欢周杰伦,我便开展“周杰伦,无与伦比!”的班会课;学校附近建有草莓种植基地,我便带领孩子们前去采摘草莓;组织他们走上街头充当“啄木鸟医生”,消灭错别字;每两个月,学校食堂会包馄饨改善伙食,但孩子们总吃得不过瘾,于是,我班单独进行了一次包馄饨活动,孩子们开心得大呼:“钱老师,你真好!”……

记得喜欢恶作剧的小胡同学。印象深刻的是一天深夜,趁同学睡熟后,他拿水彩笔在同学脸上作画,将同学的脸画成了一只“大花猫”,让人哭笑不得。生活老师气坏了,强烈要求给他处分。考虑再三,我最终的做法是了解情况后,让他向同学赔礼道歉,并推荐他加入班级的黑板报小组,请他负责绘画,同时交给他一个硬性任务——寻找机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同学。有了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指定要完成的任务,小胡再也不胡闹了。寒假过后,学校领导接到一封来自南京的表扬信,信中表扬小胡同学有爱心,将自己的300元压岁钱捐给贫困家庭。看着在全校大会上受表扬的小胡,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小辰同学一有空,就喜欢蹲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拨弄小虫子,完全将作业抛之脑后。记得有一回,学校规定要统一购买毕业复习卷。统计名单时,我发现就小辰一人没有购买,问他原因,他突然间放声大哭,仿佛找到了狠狠发泄的机会:“每个周末回家,妈妈都要让我写一整天的作业,现在学校里又要购买试卷集,还能不能让我有喘口气的时间啊?”小辰的话语似乎引起了“共鸣”,教室里嘈杂喧闹了起来。我没有责怪小辰,也没有制止那些议论声。孩子的心,我是理解的。最终我违背了学校“统一购买”的要求,改成了让孩子们“自愿购买”。我与小辰妈妈沟通交流,为小辰“请愿”;我也对小辰提出了要求:保证以后按时完成作业。小辰果然说到做到。毕业考试前,小辰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小辰,加油!钱老师说相信你行,你就一定能行!”那一刻,我很感动。

毕业的那一天,孩子们趴在桌上痛哭流涕,谁也不肯离开。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哭得最凶。一向觉得这群孩子太疯太叛逆的数学老师看到这情景,也被感动了,由衷地对我说:“钱老师,孩子们对你真的是发自肺腑的喜欢和依恋啊!”看着孩子们哭得通红的泪眼,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只教了孩子们一年,但他们留给我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相处的那些日子,像镌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幅幅画,一旦忆及,便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眼前,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驱使着我将所有的温暖与爱意汇聚于笔端,凝注于文字。仅一个暑假,我就在教育报纸杂志上发表了10多篇文章。所有对教育的感觉、记忆、思想方式以及所有的热爱都在这个契机之中复活。我想,这一定得益于我的学生。因为我的调皮可爱的学生,我找到了一种最恰当的最为理想的表达方式。在这个暑假,我找到了自我,完成了新我,终于开始成长为一根会安静思考的“芦苇”。

接下来,似乎与调皮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教调皮的孩子会费心很多,操心很多,付出更多,但每天看着一个个个性鲜活的孩子,我会因为他们更快乐,无端地喜悦,充满莫名的感恩。孩子们不就像阳光下飞舞的小飞虫吗,仅仅因为喜欢阳光,喜欢自由,爱好飞翔,而快乐翻飞,不是吗?他们需要的,只是被注视被眷顾被认可,有供他飞供他自由的空间而已。我满怀虔诚,长时间地注视他们,去牵手,去爱,从他们昂扬向上的小小身躯中,读取他们爱好飞翔的理由、渴望自由的情怀以及阳光般的温暖情意,发现他们究竟会有多少令我肃然起敬的地方……

2016年,我的教育专著《正思维、正能量和正教育》正式出版。故事中写到了很多的调皮孩子、不乖学生,他们吵吵闹闹,很不安分,很不规矩,就像是树上一窝叽叽喳喳的麻雀,聒噪又可爱。遇见这样的孩子,我想我的书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拥有正思维,给予正能量,进行正教育。

感谢教育路上遇见的那些活泼可爱、调皮好动、经常闯祸、经常犯错、惹是生非的孩子,你们是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好孩子!是你们的“不乖”,是你们让我日臻完美。 yDrII3HWjnRFAtLU/8706JLc6giLMX2p6z/XOJKA48EM0S0km4OkyYw5KBJko80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