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哪壶先开提哪壶

姚仁环

初一期末,学校政教处给各班分配了先进的名额。因为我们班级在4项循环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得以增加优干1人、示范生2人,即使这样,也只有17个名额。当我兴冲冲地向全班同学宣布这一喜讯的时候,很多人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漠。我有点儿纳闷,怎么大部分同学都漠不关心呢?突然,我听到有些同学在嘟囔着:还不就是那几位同学!仔细一分析,确实如此。“三好生”、“优干”、“行规示范生”,充其量就十几个名额。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即便有被选举权,也只不过是陪衬。难怪大部分同学表现得那么冷漠,一切似乎已司空见惯。要知道,他们只是初一的学生,这真是一种悲哀。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曾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顾明远认为,评选“三好学生”,与教育方针相悖:教育方针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三好学生”,而非少数人;少数人评上“三好学生”,客观上使大多数人心理受到伤害;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将好经念歪”,“三好”学生标准变成了“一好”(学习成绩好);一些学生评上“三好”,就有择校的权利,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显失公允。因此,他倡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三好学生”评选制度需要废除。

的确,我们的教育有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后进生。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认识学生的视野。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后进生。榜样的激励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些榜样的存在而让曾经积极上进、热血沸腾的大部分人日渐自卑。我认为每个期末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带着收获回家,近年来,很多地方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作为班主任,置身于改革的氛围中固然可喜可贺;但更多的还是置身于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班级里开辟第二阵地进行弥补。我们不妨将这些措施戏称为“哪壶先开提哪壶”。

哪壶先开提哪壶,首先要确定“壶”的种类,以及里面装的东西。期末评定学生的内容应该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如:

(1)求知态度,学习习惯;(2)劳动态度,卫生习惯;(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4)遵守纪律,爱护公物;(5)热爱集体,团结互助;(6)培养守信,自重自爱。

同时,班级的期末评定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基于学生的特长,设置各种头衔,如:“勤俭节约之星”、“热爱劳动之星”、“爱护公物之星”、“文明礼貌之星”、“发明创造之星”、“体育特长之星”,等等。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按不同层次标准设定不同的等级(如一至五星级)。

哪壶先开提哪壶,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关注教育过程和关注全体学生。学期开始,班主任就需要让学生知道这学期评定的内容和头衔,并且每一个项目的评定都指定专人负责。学生评价最好分期进行,可以每个月评定一次,最后进行期末统计。一个学期下来,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称号。没有行与不行之分,只有称号之别。

中小学生的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的学习、人格的构建和品行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哪壶先开提哪壶,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首先,这种做法认识并关注到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让学生明白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是一个大写的人。其次,这种做法强调了学生的“未来性”和“生命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不断地成长,从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再到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最后,这种做法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当每一个班主任都关注到全体学生,都善于哪壶先开提哪壶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得以凸显。 qPlmT/G6d69P7tPGReVew7ivgel8779432E05vltptr6FcmMJFjTM10m7AZkSO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