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华新小学始建于1962年,至今已过50周年。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她的起点和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同样面临着外来生源急剧增多、新教师大量引进、教育资源紧张的挑战。但不同的是,华新小学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教育质量问题选择离校,相反,却有越来越多的非本镇儿童争相到华小来读书。学校也因此于2013年被《上海教育》杂志评为2012年度上海十大“家门口的好学校”。
近年来,我校以“做个小课题”活动为抓手,发动教师参与,大力推进教育科研,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们认为,引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是落实科研兴校理念的有效举措,它能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我们所说的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贴近学科教学实际,切口小,又具有典型性。教师可以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进行研究。它的研究范围是局部的、微观的,研究内容具体、实在、明确,研究方式有读书、行动、反思等等,一般以教师的自觉行动为主;它强调教师为了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和教研组中的实际问题而做出行动,本质上是教师行动、学习、反思的过程,它扎根于教师的内心需求,扎根于教师的鲜活经验,扎根于教师的行动反思之中,所以更容易为教师所接受和驾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小课题研究正是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使他们成为反思型教师并走上专业自主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小课题研究的特征表现为:(1)广泛参与性。每个教师都可以申报与研究,这有助于鼓励教师的科研积极性;(2)实践应用性。课题选择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现了问题从实践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3)过程性。研究注重课题的形成,注重过程中的学习、体验、获得;(4)创新性。研究强调立题理念新,分析视角新;(5)合作性。要求组建课题组,分工明确,加强协作。
首先是让教师明白,问题要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找,发现问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着眼。其次,使教师把握值得研究的问题,即选择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当前普遍关注的,同时又是本身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引导教师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组成研究小组,明确分工,落实任务,以增强研究的责任感。其间,可以开展调查研究和合作研讨,进一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突出主要矛盾,确定的研究主题力求有一定的前瞻性、时代感;并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与主题相关的课题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开展理论学习,启发研究思维,激发研究灵感。
为了提高课题设计的科学性,规范课题的申报,我校专门设计了《华新小学教师小课题申报方案》,要求申报人认真填写。申报方案包括课题名称的准确表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的阐述,还需要确定研究对象,厘清研究范围和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预算研究经费,列出设备条件等,最后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在方案刚开始推行的时候,对首次申请的教师适当放宽要求,方案可以写得简单一些,力求简洁、明了、易操作。通过一个时期的实践,逐步到位,即小课题方案的撰写不但应规范,而且要能够反映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新内容、新问题,关注应用性和实践性,能真正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这里包括正确掌握研究方法,合理运用研究资源,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等。
教师选题后,可以以学科组名义申报,也可以个人自行申报,申报时需填写《青浦区华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对教师上报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评审,批准立项后,向申报者发放《华新小学课题立项通知书》。
学校教科室在课题申报期间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立项后负责课题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并不定期地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课题研究启动后,学校教科室要求课题负责人及时汇报各阶段研究进展情况,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中期评估,指导下一阶段研究工作以进行必要调整。对需延长研究期限的课题,要求其负责人及时报请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批准及备案。
课题完成,课题承担教师向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由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成果鉴定,并负责验收。未能通过鉴定的课题,允许在一年内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正、补充,并重新申请鉴定。
学校对本校教师的研究课题,组织成果评选,并鼓励教师参加区级成果的评选。同时在本校科研杂志——《科研之窗》上,发表优秀成果,并向上级报刊推荐。
评价是科研管理的必要环节,我们始终遵循教育科研的自身规律,在小课题管理中坚持评价原则,既重过程也重结果。同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通过科学评价,提高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
小课题研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是否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再有价值的课题,如果不具有实践可行性,是没有意义的。
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和研究应关注学生的学情,是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生成的问题,并为取得更佳效果探索路径与方法,同时积累更多第一手资料。
课题研究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有没有创新性。创新意识体现在提出了什么新问题,采用了什么新方法,得出了什么新结论,而不是去简单重复别人的研究,重述别人已经说过的结论。
在立项评审时,由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从入围者中评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规划课题,分别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中期检查阶段,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着重从通过小课题研究,是否改进了教育教学,促进了专业自主发展方面进行评价。结题阶段,围绕是否达到研究目标,通过全体教师参与的网络评比与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的评定结合,评出各个等第奖以及最佳课题组。整个过程,力求自评、互评相结合,对课题组的评价与对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共同的标准是学校对所有申报小课题教师公正评价的前提,评价标准明确而具体,不但要看研究结果,也要评价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
学校鼓励每位教师都能积极申报小课题,每一教师都可以依靠自身的才干与努力,通过申报小课题,获得个人专业成长的公平机会和条件。
学校制订的有关推进教育科研的制度,均需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并提请教师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以提高制度形成的透明度。如我校的百分考核制度,中间单立一块教科研考核,鼓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每人必须得2分(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上交一篇论文或课例、案例),有课题项目研究和文章发表的根据不同等级加分。同时,课题立项、成果奖励的评审过程与结果也做到及时公示。
为了从机制上加强教育科研的管理,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有关学校领导、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和青年科研积极分子。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小课题的规划、审批、成果鉴定和推广工作。2004年,学校即成立了教科室,隶属于分管副校长领导,并有专职教科室主任,教科室负责课题的申报、管理等具体工作。
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了一批推进小课题研究的相关章程,包括《关于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学校课题管理办法》、《教科室、科研组长、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职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百分考核细则》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曾提交教师代表大会讨论,经审议通过后再付诸实施。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调整、完善,以期从制度上使课题管理更趋规范化。
为了满足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需要,学校设立了教育科研专用室,陈列了一定数量与品位的教育教学类报刊和科研理论书籍,有档案橱,有计算机互联网,同时保持经常更新。学校教科室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硬件设施的加强,促进了小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
学校教科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形式有阅读教育杂志和相关理论书籍,开展校本培训,邀请专家针对选题、方案制订、课题实施到结题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
这几年,通过推广小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的奖项数量多,层次高。迄今,全校109位教师中,130多人次,超过6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有50个课题被立为校级及以上课题,青年教师的课题占了四十多个,涵盖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自然等多个学科。其中被立为国家级课题的有6项,市级课题8项,区级课题20项,学校定期出版校刊《科研之窗》,2008年起每年出版一本专著,与《上海教育》、《新课程》等市区著名教学媒体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约稿联系,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助推加力。学校也因此成为上海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几年下来,原来最弱的项目,做成了最强的条线。教科研实现了常规化,成为教师常态下的研究习惯。
科研为教研助力,解决教研中的问题,已经成为教师的自主选择。如我校课题研究小组能够主动将课题研究与教研组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形成了教研与科研融合的良好氛围。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我校在学校文化“磁场”的辐射下,群众性小课题蓬勃开展的过程中,已催生出一批研究型教师,并形成一个团队:我校出现的研究型教师团队,以先行研究的教师为核心、以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为研究主体,这些教师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个体发展的自觉性得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他们将个人知识充分共享;在建设研究型教师团队过程中,教师们的自主研究与专业引领相结合,独立探索与群体合作相结合,个人提高与辐射指导相结合,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杨爱军、高跃永、林源、施运高、王建海、端龙飞等研究型教师脱颖而出。在这些教师的带领下,在学校产生了联动效应,很多实践型的教师也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小课题研究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校本教研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也是相融的。因此,开展小课题研究,是促使科研与教研融合的有效手段。教研过程中听课、评课以及由此发现的问题,可以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对象;而课题研究得到的结论与对策,又能够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去感受、领会、检验。两者的不断往复,形成一种科研、教研互相推动、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不断促进教师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正是这种立足校本的科研与教研融合,汇聚了每位教师教学中生成的实践智慧,使一大批实践型的教师(如:梁爽、蔡小燕、郭妍、韩梅、管丹华、陈田田、龚慧超、吴雪娟、吴震、朱轶峰等)及时跟进,他们在小课题研究中不仅获得了教学经验、智慧,还在整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方法与技巧,更收获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在学校教育科研蔚然成风、小课题研究蓬勃开展的情况下,学校清醒地意识到原来的二期课改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了。上海的基础教育随着城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目标而步入转型,围绕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适时鼓励教师根据学科、学生、校本等特点,来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在校本特色课程——“快乐足球”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快乐足球”为主打课程的《快乐体验·健康成长》的学校统整课程体系迫在眉睫。现已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
优质教育的打造必须靠科学理念的引领,靠坚实而有力的措施支撑。正如我校孙校长所言:近30年的校长生涯使我深刻感受到,只有科学的办学理念才能激发出科学的管理,才能形成学校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而办学理念首要的要求是能凝聚人心,在全校营造一种团结奋进的氛围,吸引全体师生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于是“磁场”这个物理概念出现在我们面前。此后,在结合我校传统优势项目“红领巾足球文化建设”课题申请和研究的过程中,这一概念逐渐沉淀,清晰,最终形成了“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场”,使得学校全体师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向心力,通过学校“文化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学校“文化场”的势能影响行为;通过学校“文化场”的辐射激励师生;通过“场”的扩散沟通内外联系。这一理念在实践中逐步被一代又一代的华小人所认同,最终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学校每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动力。
华新小学经过多年办学经验的积累,在学校教科研的引领下,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区内一流的窗口学校,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健康教育示范点、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于2013年被《上海教育》杂志评为2012年度上海十大“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农村的孩子不出华新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获得了整个社会的高度赞扬和广泛认可。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看待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成果时,应注重教师的深度体验以及课题研究是否融于教师的实践;另外,虽然我校研究型教师团队中的教师有一定数量,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但后续跟进的老师有数量缺质量,要使这些教师有效地壮大我们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并形成一个良好梯队,任重道远。
华新小学以“做个小课题”活动为抓手,发动教师人人参与,大力推进教育科研,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他们认为,引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是落实科研兴校理念的有效举措,它能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他们对小课题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认为小课题就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贴近学科教学实际,切口小,又具有典型性。教师可以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进行研究。它的研究范围是局部的、微观的,研究内容具体、实在、明确,研究方式有读书、行动、反思等等,一般以教师的自觉行动为主;它强调教师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和教研组中的实际问题,在本质上是教师行动、学习、反思的过程。
他们对推动小课题研究有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在推动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方面,学校先是让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大体过程,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对教师进行课题实施过程的指导。同时,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的热情。还通过建立机制、制定制度、提供资源、组织学习,对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提供各种保障。在学校群众性小课题蓬勃开展的过程中,催生出了一批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