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课题”是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为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而确立的课题。它由课题确定研究的主要目标,引申出一系列的子课题,涵盖研究的多个方面。龙头课题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它着眼于比较宏观的命题方向或思路,定位在学校整体和外部大环境的连接点上,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龙头课题是一种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变革融合起来的比较有效的方式。
所谓“龙头课题”,是指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为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而确立的课题。它由课题确定研究的主要目标,引申出一系列的子课题,涵盖研究的多个方面。龙头课题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它着眼于比较宏观的命题方向或思路,定位在学校整体和外部大环境的连接点上,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龙头课题是一种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变革融合起来的比较有效的方式。例如,“三生教育”是上海市天山中学办学传统的自然延伸,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追求,并最终成为统领天山中学各项工作的龙头及学校办学的生长点。通过研究凝练,学校将生命教育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并以此引领学校的办学方向,同时,学校以教育科研项目为依托,不断深化生命教育这一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期开展了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等龙头课题的实践研究,带动了学校从课堂到课程、从教师到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与发展,并由此形成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从天山中学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来看,“三生教育”龙头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上海市天山中学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现有一百多名教职工,二十六个教学班,近八百名学生。
近十年来,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三生(生命价值意识、生涯发展能力和生态共存素养)四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健美)”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先后确立了“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以及“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这三个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且不断深入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学校在科研项目的引领下,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态共存素养,逐渐形成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天山中学的特色发展历程也是三个龙头课题持续深化研究的历程。
2004年底,在建校五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着手制订新一轮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规划。我们对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20世纪50年代建校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到90年代初的修身教育,从90年代末的“七项素质四项能力”的天山人的培养到本世纪初的美育教育,学校对“育人”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思考,一直在探索如何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将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总方向。
学校广泛发动教职工建言献策,对教育大背景、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高中阶段是身体变化最快的时期,是成人的预备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高中生常处在渴望独立而又缺乏独立能力、希望进入成人世界而又缺乏进入条件的矛盾之中,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到高中生能否顺利渡过这一生理与心理的关键期。各种中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新闻怵目惊心,“高中生命教育”这个话题逐渐浮出水面。高中教育被片面地理解为为升学做准备,面对学生的现状显得准备不足。
基于对办学传统和特色传承、教育背景与高中生特点的分析,受“全人教育”思想的影响,经过反复讨论、多方求证,学校凝练出生命教育理念,以“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新三年发展规划的龙头课题,将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该项目凝聚了天山人的智慧,是天山中学办学传统的自然延伸,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追求,反映了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成为统领天山中学各项工作的龙头及学校办学的生长点。
在“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的引领下,学校的生命教育特色初显。该项目于2005年5月被批准立项为长宁区重点课题,2007年3月结题。该研究形成了四条经验:整体设计,将生命教育研究融入学校日常工作;因科融入,提高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贴近学生,围绕生命教育创生主题活动;同伴引领,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执行力。学校生命教育的特色逐步显现。
在研究中,我们对生命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如何使生命教育研究得以深化、落实,仍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计划性、目的性;面临文理分科、自主招生、高考志愿填报、是否出国留学时无所适从;通过对高二、高三学生的座谈,发现许多学生缺乏生涯发展规划的意识;开展“高中生生涯发展及指导情况调查”时,发现高中生存在自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生涯决策能力低、生涯定向不明确等问题。高中生对未来发展的“集体无意识”,让我们意识到学校必须从学生生涯发展出发,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起他们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的愿望与激情。为此,我校在全面推进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将生涯发展指导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发展方向。
这一阶段,从生命教育特色逐渐聚焦到生涯发展指导特色,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发展与形成。
2007年,学校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作为新一轮发展规划的龙头课题,先后被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市级重点项目和教育部规划课题,并于2010年圆满结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学业指导和职业指导”两大板块切入,调查了学生的发展现状,初步构建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目标、内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协同指导系统。形成了开展生涯发展指导实践探索的六条经验,即重在挖掘,生涯发展指导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开发资源,构建与实施生涯发展指导专题拓展课程;四方联动,开展分层递进的生涯发展团体指导;发展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涯发展个体辅导;走向社会,真实体验职业生涯的酸甜苦辣;教师研修,为开展生涯发展指导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学科渗透、开设选修课程,进行团体指导和个体咨询,开办生涯体验社团,寒暑假组织学生生涯访谈、职业见习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制订自我发展规划,为学生的发展精准导航。通过此龙头课题的研究,学校教育特色逐渐聚焦到了生涯发展指导上。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研究可以改变零星探索的无序性,使指导工作贴近规律,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开展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研究过程中,我校已初步构建了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校本课程框架。但课程架构的系统性、逻辑性还需进一步统整,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资源及评价等也有待拓展与完善。于是,学校不断深入研究,以“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作为(2011—2015年)发展规划的龙头课题,对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现状、框架、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教师团队建设及物化载体建设等进行系统研究,逐步建设与完善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策略、课程评价体系和保障系统,使生涯发展指导从特色课程上升为特色课程文化,进一步推进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步伐。
我校教育科研促进“三生教育”特色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与龙头课题的确立、研究与深化密不可分。我校的龙头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我们注重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课题研究来源于实际教育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首先是针对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2004年底,学校面临发展的瓶颈,什么既能传承学校的办学传统,又能引领学校新一轮的发展?2005年,我校对教师生命教育的开展情况作了调查,现状不容乐观。现实的需要与实际的差距促使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中寻找突破口。于是,我们坚定地选择了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
针对教师觉得学生学习被动、学生对专业选择迷茫等现象,我们对高二、高三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从中找到“生涯发展指导”这一突破口,通过问卷调查把握高中生生涯发展及指导的现状,论证研究的必要性,明确研究的切入点。
从生命教育到生涯发展指导再到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这是一个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深化前一轮研究的过程。对如何将生命教育研究落到实处进行深入思考之后,就有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的产生;反思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研究,发现相关探索还比较零散,初步构建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校本课程框架还有待完善,于是有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研究主题,提升研究成果的价值。
就“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来说,2004年底,我校确立其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的突破口,2005年申报立项为区重点课题,2005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由于我校生命教育研究领先其他学校一步,因而成为上海市首批生命教育的试点校。我校开展的生涯发展指导研究是与生命教育研究同时进行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是生命教育的子课题。2007年,“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申报立项为区市重点、教育部规划课题,2010年,学校出版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一书。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明确要求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可见,我校龙头课题立项于研究前沿,引领相关实践研究从试点走向普及。
龙头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同步,每个龙头课题均是每轮发展规划的引领项目。从2004年开始,学校在系统凝练、构建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目标的同时,确立相应的龙头课题。2005—2007年、2008—2010年、2011—2015年的学校三轮发展规划分别以“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为龙头课题,与学校发展规划同步确立、实施、结题验收。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不断丰富并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以及师生的发展目标,推进着学校一轮又一轮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
表1 科研引领项目与学校发展规划在深化中前行
(续表)
三项龙头课题均由校长领衔,亲力亲为,率领课题组开展实践研究。同时,各部门是实践研究的主力军,部门负责人是课题组主要成员。研究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一线教师的加盟,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自2005年以来,围绕三项龙头课题,我校共申报立项了众多区、校级课题,各级课题组长就有六十多名,占教职工人数的50%,几乎所有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正是有了全校教师的参与,才促成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本着继承与发展的思路,我们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基本办学理念,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动员全校教职工参与生命教育的实践,将生命教育理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同时,围绕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主线,分解研究目标与内容,形成龙头课题统领下的若干子课题,由各部门承担相关的研究。此外,发布与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有关的课题指南,鼓励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及教师个人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子课题群,构建课题研究三级网络。
我校为了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将“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进行分解,融入各部门工作。最终形成六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由某一部门负责,要求各部门在学期计划与年度计划中把生命教育列为主要内容,在例会上要对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到学期小结与年终总结时要具体考核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价结果作为考核部门与个人工作的依据。
图1 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分解图
课题组每学期都要制订研究计划,撰写研究小结;建立每月一次反思、研讨、交流课题例会的制度;完善课题研究的考核指标。在研究过程中,召集课题组成员开展头脑风暴,及时总结、积累;邀请市区专家、校学术委员会对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子课题报告。此外,利用寒暑假,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生命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案例、课例、论文的征文活动,鼓励教师总结生命教育经验。
在我校,每个立项的课题都是实践研究;科研课题成果的大小是在某一领域“做”得如何的真实体现。每一个课题的研究都融入到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是紧密结合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因科融入,提高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重在挖掘,生涯发展指导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二是融入原有德育实践活动,贴近学生,围绕生命教育创生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引领下的年级、班级跟进生涯发展团体指导活动。三是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开展高中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形成系列校本特色课程。
我校从龙头课题立项开始就非常注重对教师的培养。
专家引领: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外聘教学、德育、科研等方面的市区专家,培养实践研究的主力。
专题研修:我校先后开设了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教师专题研修班,通过邀请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等单位的专家进行指导和引领,培养研究的骨干力量。
骨干辐射:这批骨干人员分散到各教研室与各课题组,像一颗颗种子,在校园里传播着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的知识与技能,使周围的人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生命教育与生涯发展指导,为龙头课题研究创设必要的氛围。
分层研修:形成了骨干研修、班主任研修、全员培训的分层研修策略。
团队建设:在生涯发展指导的研究过程中,全校三个年级都组建了主题指导、学科渗透指导等团队,团队成员一起出谋划策,商讨指导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合作班级率先开展指导活动,大家一起听课,活动后听取大家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反思、修改完善主题指导活动方案。在合作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共甘苦中分享胜利的喜悦。
这些年,我校围绕“三生四会”的育人目标,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开展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等龙头课题的实践研究,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切实增强了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生涯发展能力和生态共存素养,使学校育人目标逐步深入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中,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使学校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与发展。
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生涯发展能力和生态共存素养不断增强。通过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我校学生自信、阳光,“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生命价值意识增强。通过开展生涯发展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进入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更在于能否真正实现自我的独特价值。通过“人与自然”主题生命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生态共存素养。
教师的“三生”教育意识与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被唤醒,都参与到生命教育的实践中来。教师自身生涯发展意识有所增强;生涯发展指导的认知与指导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初步了解了高中生在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六年中,教师结合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和防灾教育等课题的实践研究,撰写的四十多篇论文、案例和课例在市、区级评选活动中获奖或在市区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所开发的八本校本教材获得了区级奖。
教育研究成果丰硕。有关“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2008年3月获长宁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出版;2009年10月,获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有关“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研究成果:2010年5月,专著《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10月获长宁区第十届科研成果一等奖;2011年10月获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有关“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2014年5月获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
教育研究成效显著。学校形成了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系列校本课程,凸显了我校“三生”教育特色。学校举办了多次区域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展示、交流活动,扩大了学校“三生”教育的辐射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