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为什么要有龙头课题?一些人对此理解还不太深刻,认识还不太到位,需要进行“思想启蒙”和“意义澄明”。有经验的校长和教师都知道,一个好课题可以带动一所学校的发展,可以带动学校多方面工作的良性循环,可以让大多数教师参与其中,可以让学校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一个好课题,一所好学校。实践证明,龙头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龙头课题与问题有关,与价值关联,与趋势结合。
问题是龙头课题的开端。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龙头课题的选题依据。本书所涉及的课题都是学校的龙头课题。每一所学校确立龙头课题,都有自己的理由。学校或是基于自己的办学理念,或是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或是抓住自己的传统优势,或是利用当地文化,或是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或是聚焦自己的实践问题……不一而足。已知的事实是,所有的龙头课题都应把“问题”作为研究起始点,作为研究聚焦点,作为研究空间。突破龙头课题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校发展的过程。
价值是龙头课题的征象。选择什么样的课题作为龙头课题,学校会有很多考虑。一般说来,龙头课题对学校发展来说要有较高的价值。学校遴选龙头课题应该从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选择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议题,让参与者享受龙头课题的研究过程,让学校教育科研展现出足够的生长性。
趋势是龙头课题的航向。确定龙头课题,除了要对学校发展作出全面分析和科学把握价值取向外,还要对教育以及社会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选择符合时代发展走向的议题作为学校的龙头课题。龙头课题应有一定的“新鲜感”,这样更有利于吸纳大多数教师的参与,更有利于引发有关人士的关注,更有利于将学校发展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
从源头上说,龙头课题是问题、价值与趋势的综合体,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契机。
如何将龙头课题真正落到实处?龙头课题研究有没有规律可循?如何做有设计的龙头课题研究?
合理分解,凝心聚力。龙头课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其参与其中。因此,龙头课题一旦确立,就要对研究内容进行合理分解,具体要求是:切口要小,尽可能细化研究工作,具体到人,落实到事,形成可操作的行动计划;要让参与者认可,并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便于实践;研究过程与成果一体考虑。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层层推进,深化研究。
重点突破,集腋成裘。龙头课题研究要注意寻找突破口,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上,力争在关键部位和主要问题上有所突破。做有设计的龙头课题研究,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个小突破,聚少成多,积累起来就是大突破;力争每个月都有一个小突破,集腋成裘,一年就是大突破。只有关键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才有可能在课题研究中有所收获。
分步推进,化蛹成蝶。龙头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周期,合理安排每一阶段的研究任务,让参与者享受过程,让课题研究朝着预定的目标迈进,是确保龙头课题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举措。在课题研究初期,理论支撑是必须的,要通过“做有价值的文献研究”,建构研究者的“眼光”,形成研究者的“视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把课题落实到学校发展中去,让教师带着研究意识走进实践,走进课堂,将课题研究转化为教师的文化自觉。在课题研究后期,要及时总结反思,把现象上升为理性,把事实结晶为理论,让参与者在研究中不断发现,不断生长,不断体验“化蛹成蝶”的美妙。
过程即意义。龙头课题的价值就在研究过程之中,只要合理分解、科学设计,关注重点、扎实推进,龙头课题研究就会彰显出它独特的内在价值。
在龙头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无需天天盯着研究成果。我们要做的是“贴地行走”,一点一滴地去做,结果则是“随心而遇”,成果则是“水到渠成”。
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让龙头课题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圆心,向周遭所有工作辐射与整合。以龙头课题作为圆心,调动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充满向心力的学校发展“场”,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进来,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营造和谐温馨的研究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课题的开展,还有利于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提升。这就是工作与研究的“场原理”。
成长即研究,研究即成长。让龙头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契机,彰显研究的生长内涵。课题研究是探索性创造劳动,是“用手改变大脑”的过程。要做好一个龙头课题,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研究者,就必须去学习、去提问、去研究、去实践、去迎难、去创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研究,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行动,带着问题反思,带着问题创造。围绕龙头课题,读多少本专著,查阅多少篇文献,记录多少份心得,举办多少次研讨,展示多少节课,撰写多少则案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通过量的要求,实现质的飞跃,都是有必要的。这就是成长与研究的“辩证法”。
生活即研究,研究即生活。龙头课题研究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常规事项,要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中小学最好每几年研究一项龙头课题,并长期坚持,让“生活”与“研究”融为一体。这样,学校内涵就会丰富,特色就会鲜明;教师的认识就会深入,学术底蕴就会深厚,思想就会深刻;好学校就会随处可见,好教师就会如期而至。这就是生活与研究的“起搏器”。
亲爱的,你还担心课题研究没有成果吗?龙头课题不就是学校发展的精彩华章吗?
杨四耕
2017年6月5日于上海静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