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追求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范含信 前哨学校

2012年,我很荣幸成为第三期“双名工程”地理学科名师培养基地的一名学员,在基地主持人陈胜庆、李功爱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学习生活。五年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统筹工学矛盾,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全部培训内容,使自己在地理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理论学习,提升文化素养

1.通识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地理教师

2012年4月15日开始,我作为“双名工程”的学员,参加了由华东师大组织的为期两年多的通识培训,并于2014年8月23日顺利完成全部课程,获得了由华东师大颁发的结业证书。

通识培训邀请了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博导,以及政务、文化等领域的知名人士、港澳学者为我们上课,如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大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等。通识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

两年多的学习,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定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使我向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迈进了一大步。

2.专业学习,做一个有“功底”的地理教师

两位主持人也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理论学习机会。一是学习基地专家自设课程,基地主持人、基地秘书长、特聘导师轮流上课,高质量的专业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其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课程。经过系统学习,我的专业素养更加深厚。三是研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理论著作,每年精读一部,泛读不限。如陈胜庆老师的《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的结合》和《青春的足迹——华东师大二附中青年教师成长录》,李功爱老师的《教研员视角》,陈胜庆、李功爱老师的《中学地理名师大课堂》,李功爱、陈胜庆、夏志芳主编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优化研究》,姚卫国老师的《生活地理新视角》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等专业著作,极大地开阔了专业视野。同时还大量阅读了各地各校的校本教材、兄弟省市的地理教材甚至美国地理教材,有精读,有泛读。总之,五年的专业学习就是“宽与专”,“精与泛”的结合。

多层次、系统性的专业学习,使我的教学功底更加扎实和深厚,对于我校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也更有“底气”。

二、行动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1.教材研究,做一个有个性的地理教师

在基地里,主持人带领我们定期研究“备课、说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创设市、区以及外省市公开课平台。我们每个学员都有在市、区甚至全国上公开课的经历,每一次学员上公开课都邀请所在区的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听课会诊,把每一堂公开课都上成一节示范课、辐射课,发挥了市级名师基地的示范、带头、导向作用。我本人在2014年10月在崇明区实验中学上了公开课“地形地势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得到了区教研室的认可与肯定。课中使用的小苹果版《地形地势歌》在网上也获得了超过5000次的点击量。

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各个版本的基础型课程地理教材,还研究了美国中学地理教材《地球科学》丛书,参加了美国《地球科学》教材研讨活动,撰写了研究心得《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美国地理教材》,收入《美国〈地球科学〉教材研讨会论文集》中。

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我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基本上实现了做一个有个性的地理教师的目标。

2.发展个性,做一个有特色的地理教师

在进入基地之初,两位德高望重的主持人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每一位学员的基本情况。对于我这个基地里的“后进生”,两位主持人不辞辛苦,多次来到我工作之地——偏远的前哨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全面了解我的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科研情况。在主持人的精心指导下,我确立了以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实践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的地理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前哨学校毗邻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地理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走进东滩》。在两位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发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提高了我校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凸显了我校的特色。

三、访学考察,开拓职业视野

1.野外考察,不断感受地理之美

为了开阔学员的视野,增强野外考察能力。在基地主持人的支持下,基地学员开展了广泛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我连续五年参加了上海地理学会“大地之鹰”地理教师野外考察项目。

2012年7月12日至28日,参加了“大地之鹰”新疆之旅,用时半个月,行程约8000多千米,沿塔里木盆地周边一圈,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海拔5000米左右的红其拉甫国门,考察了天山南北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的分布特征。

2013年7月11日至7月20日,跟随“大地之鹰”野外考察团,考察了广东、广西的海岸地貌和火山地貌。期间曾经到达了中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登上了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到中越边境参观了大清一号界碑,深入观察了乐业天坑群。

2014年7月20日至7月29日,随“大地之鹰”野外考察团考察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期间考察了梵净山、娄山关、赤水丹霞——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天星桥水上石林、陡坡塘瀑布以及有“大自然的大奇迹”之称的贵州“龙宫”。

2015年8月5日至8月10日,随同“大地之鹰”野外考察团考察了皖西南山地地貌。期间在安徽师范大学聆听了学术报告,走访了金寨县天堂寨镇后畈村后畈小学以及合肥一中,与安徽的地理同行进行了交流活动。

2016年7月12日至7月19日,跟随“大地之鹰”野外考察来到川西考察5.12地震遗址、冰川地貌等。期间参观了汶川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地泸定桥,来到了贡嘎山下参观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海螺沟大冰瀑和冰川地貌,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等。

访学考察使我深刻感受地理之美,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吃苦耐劳。

2.学术浸润,持续感受地理之魅

为了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基地两位主持人多次带领学员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让我们在交流中思考,在交流中成长。

2012年8月13日至16日,大家参加了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2年学术研讨年会暨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新课程改革会议”,我的习作《初中地理教育在农民工子女德育教育中的几点体会》在会上交流。

2013年11月,全体学员赴福建省福州市参加了“中国地理学会华东地区学术年会”。我的习作《中学优质地理课堂教学行为——言语行为浅析》获此次年会会议论文二等奖。

2015年我的录像课《地形地势的特点》获中国地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三年跨过了三级阶梯,这些都是基地主持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精心培育的结果。

每年的“大地之鹰”野外考察都会参访当地中小学校,与所在省市的地理同行进行交流活动。在导师的培养下,我从观摩学习到交流发言,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2014年7月在贵州师范大学作题为《鹰翔之路》的交流发言。

2015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一中作《基地助我专业发展》的交流发言。

2016年6月在前哨学校向上海市地理学科德育研究实训基地的学员作《开发东滩湿地资源,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交流发言。

2016年7月在成都市中和中学作《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交流发言。

我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虔诚地参加每一次的学术交流,聆听专家的高见,学习同行的经验。通过参加大大小小的学术研讨,我越来越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感受到地理教学的魅力。

3.访学游学,探索地理教育之本

五年来,在基地导师的安排和带领下,我和基地其他学员一起走访了十几所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地理教育的本源和本质,通过大量的访学交流活动,我开拓了视野,锤炼了意志,坚定了理想信念——无论怎样,都要像导师那样,一生专注于地理教育,“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地理教育这件事。

4.导师引导,重新塑造人格

“为学先为人、成事先成人”。在进入基地学习以前,我对此的理解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既没有为学,也没有成事,更遑论为人、成人。

在基地,不仅仅是自己的专业精神得到锤炼,主持人的高风亮节、儒雅宽厚,对待学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学员。

在基地学习的日子里,我们经常会感受到导师像长者那样宽厚耐心地指导我们,就像启蒙老师那样手把手地指导我们。我在基地里是基础最薄弱的学员,给导师带来的困难也最大。同时我也可以说是最幸福的,因为受到导师的关注最多。每次的作业导师都亲自过目,逐字逐句地修改。最困难的作业由导师起草样稿,再由我来“依样画葫芦”。我觉得,这样的成果不是自己的,是“仿照”了老师的。

导师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工作中,我不自觉地运用导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很多难题变得容易多了,与人沟通的效率得到提高。

四、能力提升,克服职业倦怠

1.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在进入基地之前,我在职业生涯上已经变得无所追求,连校内公开课都不想上。在基地的培养下,我改变了自己原来慵懒的状态,坚定了自己终身从教的信念,主动承担教学课题研究,带头在区里上公开课,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组建学生地理社团,我校地理教育焕发了勃勃生机。

2.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在导师的精心培养之下,我觉得自己就像一颗刚出土的小草,虽然很不起眼,但总算在生长。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进入基地以来,我在市、区级以上报刊发表习作7篇,共获得全国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崇明区一等奖三项,承担国家级课题二项。2016年,前哨学校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立德树人”实验项目学校。

3.带教指导能力得到提高

导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了我们,也改变了我的内心和行为,那就是用宽厚的心去关心别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五年来,我帮助青年教师在市、县级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为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评聘等尽了微薄之力。

4.学习新知能力得到提高

在基地,我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的能力”。以前我是一个“储蓄柜”,只是被动地接纳和机械地存储,在基地我获得了很好的学习能力。基地学习一年后,我参加了崇明区党建研究工作室的学习,在“双名工程”获得的学习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区工作室集体课题研究中,承担了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并负责党建研究工作室宣传和简报撰写等工作。

五、建言献策,助力学校发展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着手开发校本教材《走进东滩》。开发校本教材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有助于我了解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编写的意图,增强了分析整合教材的能力,就连备课上课的思路与方法都受到启发。

在基地获得的校本教材开发能力,对于我们这样的偏远学校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我先后参加了《拥抱东滩》、《走进东滩》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些课程多次荣获市、区级奖项。根据地理学科“人地协调”的理念,我建议学校利用发展用地建设了“前哨学校小东滩”人工湿地,作为学生们日常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实践基地。2016年6月份“前哨学校小东滩”荣获崇明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校园景观一等奖。

“双名工程”还为我校办学理念的提升提供了帮助和启发。2012年开始,我在学校里提出了建设生态教育特色学校的理念。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生态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基地导师陈老师说,“激励永远比批评有效果。”两位导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总是在不断地激励我、呵护我,我感受到温暖,也感受到激励的重要价值,于是在自己的心里逐渐出现了“激励教育”的理念。

2014年,我在主持国家级课题子课题“乡村中学推进翻转课堂模式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激励教育”的建议。“激励教育”实施以来,课题组从方方面面挖掘学生的亮点,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的意志,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我校近几年获得的荣誉中,至少有一项国家级、三项上海市级、近十项区级荣誉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基地的建议和启发。基地培训的不仅是学员个人,通过学员的传递,对所在学校的发展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0hpts7Fo3xGJejzqdTljOr/M9sFOFT3DgMMz09p8OauwlyQAjRJLnYWEH8IOo9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