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登上山头云更远

周光明 闵行区教育学院

第三期“双名工程”地理学科名师培养基地启动之初,听说要历时五年,大家心里都有点畏惧。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余年的教师,担任着各种角色,手头工作总是千头万绪的,还有家中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要参加基地的学习、交流、培训,难免会有各种时间冲突,经常还会要占用休息日的时间。可是,时间就是这样,在你嫌弃她的时候匆匆溜走义无反顾,让你在怀念中叹息她的短暂和美好。

五年之中,我们的教育境界,我们的专业素养,我们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哪些提升?我们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或者优秀教师),是不是距离更近了呢?我们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感悟和见解,是变得更加果敢自信了,还是更加迷惘了呢?

登高望远,愈发感觉世界的宏大和自我的卑微,这也许是此刻众多学员最真实的感受。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将知识比喻为一个圆,圆周内是你所知道的,一个人所知越多,他的圆就越大,圆周所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东方的佛语道:佛理如云,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更远;教义似月,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

感谢名师培养基地这样难得的教师培养机制,让我们有机会在忙乱的工作中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时代变迁和教育变革的潮流中,给自己的行动找寻更真切的理由。以下结合一些学习中的片段,作一些梳理。

一、通识培训提升教育境界

在华东师大的校园里,我们听了不少通识培训的讲座,接触了高端的视野,从宏观、理论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十分有益于我们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比如2012年5月12日,叶澜教授的《当代中国教师发展的若干问题》,就带给我们一种宏大的视野。

讲座一开始,叶澜教授提到听课的几种情形:①听新的内容和观点;②享受轻松和休闲,有趣;③听讲课者如何思考、研究,学习思维方法。叶老师选择从第三种角度来讲如何研究问题,如何把问题化为有理有据有事实支持的研究。

接下来的内容是对话题题目的解析,是一种词汇概念的语义分析,是许多学者的办法,有助于问题的明晰。为什么是教师发展,而不是普遍听到的教师专业发展?只提教师的专业发展,过于狭窄。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发展有群体意义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其中应侧重个体发展。实现发展的视角,有外部客观条件、保障、支持,有教师主体的内在自主自觉,其中应侧重教师主体的发展。听课的学员大部分是70后,于90年代初入职场,在世纪初崭露头角,现在成为中坚力量,所以,是一种起点较高的发展。当代是时间概念,中国是空间概念,看问题必须要有大时空、大视野。

然后,她切入正题,主要谈到两个问题。

1.时代变化与对教师的新要求

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变化,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政治上的变化,表现为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关注;文化教育上遭到传统文化的断裂;整个社会发展是加速度,变化的幅度大,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有各种各样的忧虑。时间当下化,空间紧密化,整体上是一种加速转型期,旧秩序破坏,新秩序建立,但破坏容易重建难。

需重新认识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育人重心,是要有主动发展的意识,主动发展和自我超越。过去强调竞争中胜出,这有许多的因素;而强调自我超越,享受自己的发展、成长,这种幸福不是别人能剥夺的;需要认识自己,知道取舍,认识环境,认识自我,才是未来社会的主人。

2.认识教师职业的内在规定性

传统社会,师与道存;近代社会,教师传递知识;当代社会,教师与社会个体,与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相联系,需要创造性。如果还仅仅满足于知识传递,电脑就能代替教师,因此教师需要从知识传递走向创造。

教师只有成为创造者,其价值才是无法替代的。体现在几个维度:①成为人类文明在代际转化、更新的再生产者,具有二度开发和转换性质;②成为整个教育世界的创造者,模式化生存不是教师的生存模式,无视生命存在,漠视个人发展才会产生职业倦怠;③成为促进青少年精神生命丰富、发展的创造者;④成为参与教育理论发展的创造者。

“教育是什么?教师是什么?只想自己活得好,而无视别人的人,请他不要当教师。”

此话一说完,叶澜教授的讲座就戛然而止了。

主持会议的冯教授点评说:叶澜教授的讲座,没有故事,却有很强的思辨性,内在逻辑性,也许现在感觉不到,需要慢慢感悟。

我的感悟是:教师埋头细微繁琐的日常工作,常常会迷茫地觉得成效很低,失去方向,怀疑自己从事的教学教育工作是否徒劳,需要在一些更宽泛的背景下思考教育的本质,找到通往创造的路径。当下教育具有功利性,教师层面的问题是,教师群体中教育哲学的普遍缺失,轻易屈服和容忍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大行其道,忘记自己作为知识工作者起码应该具备思辨能力。没有独立思考,何谈创造?自己不主动发展,何谈学生的主动发展?自己没有创新意识,何谈学生的创造性?

二、研究课堂改善教学行为

课堂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场所,一个有着20余年教学经历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环节可以说是了然于心,对许多教学行为也可以说是常见不疑,但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习惯和惰性,缺少变化的意识和勇气。

通过走访,在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地理课堂观摩学习、讨论交流,我们有机会比对、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结合理论的学习,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立意就有一个较高的着眼点。

2012年12月13日,地理基地的学员全天在青浦区交流学习。在青浦一中听了一节年轻教师执教的中预年级地理课《俄罗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踊跃参与的样子十分可爱,尤其是上前用教棒指图,并能点名让其他同学补充回答问题,站在讲台前的孩子,表情非常神气。如果给学生提供一点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的优秀品质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下午听基地学员的交流。青浦区教研员李会老师发言介绍青浦地理教师培养的情况,青浦区对教师提出课堂要“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鼓励挑战性学习”的要求,这些指导性的建议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比对,就知道理念的指导和落实一定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产生良好的影响。

2013年4月25日,学员们在奉贤中学和曙光中学分别听了仇苗苗老师和金彦老师的高三地理课。两位专业功底扎实,教师的气定神闲对毕业班学生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除了知识技能,心理疏导和情绪调整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毕业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广泛运用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其实是一个立足于日常教学实践并不断深化学习的艰辛过程。

基地学员江红老师把获得2012年上海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的一节课《河流地貌》的课堂实录分割成多个视频片段,对整堂市级公开课的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打磨的过程作了详细的讲述。透过这种优质公开课背后的故事细节,让大家感受到光鲜的课堂背后教师的辛劳付出。只有平时用心观察和发现,教学展示的时候才会有自己独到的创意和发挥,这些都是教师个人长期教学实践和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些教师亲身经历的细节阐述,背后有许多通常难以发现的默会知识。2013年10月23日江红老师在奉贤中学借班上课,给全市的地理老师展示了这堂《河流地貌》课。对一节课从幕后到台前的深度了解和立体观察,让我们对课堂有了更多深刻的理解,今后自己在学校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也有了许多具体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对别人的课堂泛泛而谈,说几个优点、提几条建议也许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把课堂的亮点和不足,从教学理论的阐述、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情分析和学生需要等方面来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那就需要很多的自我思考和梳理。立意要高,细节要能捕捉到,语言要精练,这样的专业锤炼让我们能够不断摆脱对课堂观察的懈怠和麻木,对日常教学也会有更多主动改进的行为自觉。

三、行走天涯寻觅学科自信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在家长和学生眼里,是“副科”、“小学科”。地理教师中,也普遍有一种“怨妇”情绪,抱怨自己的学科不被重视。地理野外实践考察,能够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的学科自信,有效助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也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科特点有极大的关系。

基地带领学员参加了上海市地理学会、上海市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每年组织的“大地之鹰”暑期考察活动。除了野外实践考察,还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到沿途的中小学进行公益助学。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既能锤炼地理学科的专业技能,更是大大激发了地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令各地同行羡慕不已。

“大地之鹰”的综合考察,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旅游,而是兼顾考察与交流。

首先,所有的考察地点和路线设计,都是突出专业视角,优先考虑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典型地理事物。参加过活动的老师,经常把“大地之鹰”的综合考察戏称为“吃苦夏令营”。比如,2012年“大地之鹰”新疆考察,历时18天,在新疆境内行程约8000多千米,几乎逆时针绕行塔里木盆地一圈,穿越天山南北。很多时候车辆都是在茫茫戈壁中颠簸,早晨7点就出发,下午2点才能吃午饭,晚上12点后才抵达目的地,这是屡见不鲜的事。2013年“大地之鹰”考察过祖国大陆最南端广东徐闻县的灯楼角,走进当地的海水晒盐场,这些地方连旅行社的同行都不曾听说过。2014年“大地之鹰”考察贵州省的赤水丹霞,一些事先准备考察的地方,因为暴雨之后道路塌方不能前行,只能临时改变计划,重新寻找其他一些当地有代表性的景观。

其次,结合实践考察内容,与各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升了考察活动的学习价值。比如,2013年“大地之鹰”考察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之后,我们来到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听大学教授关于广西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治理的专题讲座,这样的讲座能够把大家一路上观察到的地理现象与书本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解决一些思考中感到困惑的问题。2013年“大地之鹰”考察贵州北部地区后,聆听了贵州师范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关于贵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详细介绍,并且和贵阳市的中学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相互交流,这些环节,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每次活动都会走访沿途的一些薄弱中小学,进行简短的捐赠助学活动,更是增强了每位参加活动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2012年,大家走访了地处沙漠边沿的新疆莎车县牌楼学校,带去的是地球仪、电教设备和书籍等微薄的礼物,收获的却是心灵的震撼和洗礼,对当地教师克服困难坚守教育的执着产生的深深敬意;2013年,大家走访了中越边境大山深处的广西隘江小学,这里包括校长在内只有4位教师,校长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言语不多,但看到过他宽厚的肩膀,我们都很自然而具体地理解了什么叫责任与担当。

每一次“大地之鹰”综合考察活动,既能让我们获得专业知识的锤炼,也能促进大家对教育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提升教育境界。每次都是意犹未尽,收获满满,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收获,可以简单罗列如下。

1.积累个性化的生动的学科课程资源

每次参加活动的教师,回家之后都要处理大量的摄影照片。这些丰富的图像资源,立足地理学科的视角而拍摄,图片背后有许多生动鲜活的故事,可以很好地用在日常地理教学之中,让课堂生动有趣。

2.锤炼专业知识与技能

考察实践中,大家可以就某些自然地理与人文现象开展交流讨论,建立友谊,实现同伴互助提携。同行之中还有许多摄影高手,大家一起切磋地理摄影技艺,提升专业技能。

3.练就“地理之眼”

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考察活动,可以使教师体验生活中的地理,实践中的地理,并把这些丰富的感受带给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增强自身的个人教学魅力。

4.激发地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以前总认为学校同学科教师人数三五寥落,教研难成气候;教学资源不足,学校缺乏地理专用教室,特色活动难以开展。但是,通过综合考察实践,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从书本到实践再回到书本,地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大大提高,教师们更容易去主动挖掘、拓展、提升学科的内在价值。教育要面向世界,信息化时代看问题要有全球意识;旅游成为更多人的休闲选择,地理,让生活更美好;在对自然的观察、对话中,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指点江山,广博大气……

《庄子·知北游》里有几句话,用来概括地理学科的魅力是很贴切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学好地理,深入实践,改进地理教学,让更多的孩子热爱地理,学好地理,其实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地理学好了,世界就是明晰的,美好的,可以理喻的。

四、学术浸润提升研究素养

为了让学员开拓视野,基地组织大家参加全国性的地理学术会议和交流,并让学员组织策划专题研讨活动,在丰富的学术活动中培养规范表达的能力,也提升了大家的研究素养。

例如,2012年8月学员在安徽黄山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综合学术年会,听取多位全国地理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韦志榕老师讲述了如何选择表达地理中的核心概念,引用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Hurd)的一些观点,组成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原理应该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它们被称为核心概念。概念的表述是一个体系,核心概念在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

首都师大林培英教授介绍了国外中学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案例与启示。林培英教授与美国同行一起参与编写了一本书,介绍33个国家地区的中学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背景和一些案例,包括每个案例的题目,给大家很多的思考。林培英教授在总结中谈到了对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应用的一些思考:技能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情境中学习;体现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探索世界的工具的性质;用真实世界的资料和方法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与课外乡土地理的探究学习、研究结合,多方配合共同推进。

东北师大的袁孝亭教授谈了中学地理核心任务聚焦。报告中提到一般法则(共性)和特殊描述(个性)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地理学密切的统一。地理学中的一般法则是比较少的,因此更应该关注一般法则的教学;特殊性描述为一般法则下更具体、更细化的描画,更具个性的事物或特征。袁孝亭教授总结为:把握一般法则是教学的核心,能力训练着眼于一般法则的灵活运用。袁教授的内容涉及对地理学科本质的一些认识,很有启发性。地理学科通常被认为是描述性的学科,尤其是透过对一些典型特殊性事物的描述,得出普遍性的原理、规律。有哪些普遍性的一般性法则最能体现地理学科对思维训练的核心价值?这值得思考。

华东师大夏志芳教授的话题是:关于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三维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不是装装门面的词藻;三维目标,不是分割的“三个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结果和过程并重的目标,不是追求结果的目标。以旅游为例,不是只求到达那个地方,寻找目标的过程一样重要。三维目标中,过程是非常有魅力的,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一些结论。教师在三维目标书中写的一些主要问题有:主体身份不明确;行为动词不具体;三维目标不聚焦;过程方法不规范;情感目标不清晰。

华中师大李家清教授发言的内容是: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因每人发言是20分钟,时间一到即结束,他的内容并没有全部讲完。正规的学术会议发言交流,时间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一定要养成概括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自己最精华的内容呈现出来。

华东师大段玉山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我们又站在了新起点——新课改的革命。段教授提到的关键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缺乏资源、缺乏案例、缺乏软件。还提到中学地理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GIS,而难以做到用GIS学。此外,GIS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GIS的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GIS辅助地理教学,二次开发的GIS辅助地理教学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辅助地理教学,虚拟GIS、3DGIS辅助地理教学等,都值得研究探索。

通过这些会议的交流学习,我们能够面对面地聆听国内外地理教育专家的研究,与他们对话交流。而此前,许多教授专家的名字只是从杂志编委的名单里面看到。

参加学术会议活动,大家开拓了眼界,也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地理教师同行有了更多的交流。会议期间学员还一起选择一些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进行考察研究,一路上大家其乐融融,收获颇丰。每次参加完学术会议,大家都能带着更多的问题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增强了教学研究的意识。

五、师友提携形成学习共同体

基地有两位德高望重的主持人陈胜庆、李功爱老师,十一位学员,还有一位学术秘书张新老师以及五位特聘导师:段玉山、贾铁飞两位教授,杨士军、何美龙、吴照三位中学特级教师。

每次活动,导师与学员之间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学习,两位导师不仅仅在学科专业上给予我们针对性的指点,在具体工作和学习活动安排中对事情的耐心、细致的处理方式,都能给我们许多的借鉴和启迪;学术秘书对活动的协调和服务可谓是任劳任怨;特聘导师通过专题活动、讲座、对话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的素材和行动的方向。除了丰富的教育理念、教研方法、学科知识、教学实践、时间管理等显性知识的学习,更能够从师长身上感受并习得许许多多的行为、态度、品性:积极进取、不断学习、踏实做事、勇于担当、团队协作、乐观豁达、善于倾听、激发鼓励、友善批评、热忱待人、提携后生……这应该是一种难得的隐性知识的获取,恐怕是其他学习方式很难得到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这样一个和谐进取的学习共同体中相聚五年,真的是如沐春风。

五年的结伴学习,五年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彼此熟悉而默契,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将是伴随我们终身的人生财富。 eN/cIE9OtADsTtrbjCyLIFFqOrnOcfjQV91Xh9alRorPa76NOnayhtER7sa75q1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