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教育家、政治家和诗人。他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从不许孩子们乱花一分钱,并且要求孩子们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记账。对黄家的孩子来说,口袋里能有一块银元,那就是不小的数目了。但如果孩子们要接济比自己困难的同学,黄炎培和夫人却都很支持。他们教育孩子一定要诚实,不说谎话、假话和空话。
一天,黄炎培在去书房的楼梯上,看到一把鸡毛掸子放在一边,他灵机一动,故意将鸡毛掸子扔在地上,然后冲楼下喊:“孩子们,我有事要跟你们说,你们快上来。”
孩子们听父亲这么一喊,以为找自己有什么好事,于是纷纷往楼上跑。大女儿跑在最前面,当她看到地上的鸡毛掸子时,害怕踩坏了,于是绕了个弯跑过去。小儿子跑得很快,紧跟着姐姐后面,他看到地上的鸡毛掸子,选择了一个单腿跳跳过去。小女儿看到哥哥和姐姐都在前面,更是不甘落后,飞奔向书房,当她发现地上的鸡毛掸子挡住了去路时,想都不想一脚把掸子踢开了。
黄炎培的夫人看见孩子们风风火火,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也赶紧跟上楼。当她看到被小女儿踢飞了的掸子时,就弯下腰捡起鸡毛掸子并放回原处。
见到父亲,孩子们着急地问:“爸爸,你找我们有什么事?”
黄炎培十分严肃地答道:“是有事,就是掸子的事。”
孩子们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面面相觑,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你们过来时掸子在什么地方?”黄炎培问。
“在地上。”
“那你们说说是谁将它捡起来的呢?”
“是妈妈捡的。”
“那你们怎么就不知道把它捡起来呢?”
孩子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黄炎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太不懂事了,看到东西扔在地上都不知道收拾,而你们的妈妈却毫不犹豫地就将它收拾好了,这虽然只是件小事,但却反映出一个大问题。你们的妈妈因为长期操持家务,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你们什么都依赖父母,这样下去将来如何自立呢?”
孩子们听着父亲的话,十分羞愧,纷纷表示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做家务,学会照顾自己。黄炎培听了孩子们的话十分欣慰。
果然,孩子们也没有让他失望。从那以后,孩子们都会争着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努力学着自己料理生活。
黄炎培虽然是名人,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小机会,通过细节教育孩子,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自身的缺点,帮助孩子们取得进步。
西方有谚语说:“细节之中藏有魔鬼。”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细节的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古语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疏忽有可能发展成巨大的纰漏。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性格时,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俄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谆谆告诫我们:“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看上去很平凡,但却是一个人性格的重要体现。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是在做好各个细节的基础上获得的。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这样说过:“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如果父母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就该抓住每个细节教育孩子。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并不关心孩子的细节,更不懂得用细节来教育孩子,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健康问题。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鬼脸等,都代表着孩子的一种性格特征,父母应该从细节中观察孩子的反应,然后利用每个细小的教育契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性格。
【爱心指导】
1.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注重细节问题。比如,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将学习用品整理有序,做到用时好找,用后归位;主动清理瓜果皮壳,不乱扔杂物,做到在家在外一个样等。孩子正处于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对他们的行为举止、说话做事等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纠正,让孩子自觉地、自然地、积极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2.父母的赏识和引导不可或缺。父母应该经常对孩子的细心行为给予赞扬,不断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细心的表现时,父母可以说:“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想不到呢!”或者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正在细心观察时,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孩子继续深入下去,可以说:“孩子,你可观察得真仔细呀,说说看,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呢?”
3.通过小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以及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出礼貌行为时,父母应及时夸奖道:“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喜欢你!”当孩子在一些场合忘记或者忽略了礼貌时,父母应该及时提醒并指导他:“孩子,想一想,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孩子按照父母的提醒做出了礼貌的行为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赏识和强化:“表现真不错,爸爸妈妈越来越喜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