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活课程:
让每一个孩子学会生活

上海市戬浜学校是于2000年8月由原戬浜中学和戬浜中心校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位于沪嘉高速公路出口、嘉定新城的东翼。学校占地面积42.7亩,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为1.3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占总面积的40%。学校现有教职工159名、教学班40个、学生1723名。

校名“戬浜”二字中的“戬”含有“幸福、吉祥”之意,校标中的流水和枝叶隐含着“一苇渡江”的历史文化典故。图中竹代表苇,象征知识和才能;流水代表江,象征实践和行动;“渡江”含着克服困难、追求理想之意。校标用“一苇渡江”的典故,寓意全校师生以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奋发学习,提升智慧,踏实行动,增长才干,以知识之苇,渡往成功的彼岸。

全校师生员工在校标寓意的激励下,努力更新自己,超越自我。曾获“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区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七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

2010年始,学校按嘉定新城(马陆镇)和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大量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激增、生源差异拉大,引发了种种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我们期待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追随嘉定区推进“品质教育”的征途中,迅速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充分挖掘在地优秀资源,努力实践“让每一个孩子学会生活”的办学理念,向着把学校办成“上海市招收大量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公办学校示范校”而努力!

第一部分 学校课程哲学

“生活教育”是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于19世纪提出的教育学说,它强调适应自然;他把教育理论理解为一个生长或发展的过程、儿童天赋才能的和谐而自发的过程。在著作《天鹅之歌》中总结他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的箴言。19世纪末,杜威继承了这个学说,并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作为杜威学生的陶行知深受其影响,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主张。

关于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曾总结:“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始终坚持“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其生活教育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生活是教育的原点”的观点。无独有偶,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也曾写道:“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可见,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原点与价值追求是一种本质的必然。

一、学校教育哲学:生活教育

1.我们认为:教师、父母、学校的作用是教孩子学会生活

现代生活中,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课堂知识、书本学习、特长培训,过多包办孩子的生活事项,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活不会做……现实生活中,生活能力如此之差的人并不鲜见。有父母说,只要有好工作、有钱,就可以雇人干所有的事;也有的说,未来科学技术发展了,家里的事用不着都亲力亲为;还有的说,家务事没必要耽误小孩子的时间,长大自然就会了……对此,教育专家表示,教师、父母的作用不是替孩子做什么,而是要教孩子学会生活。

2.我们坚信:人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怎样生活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怎样生活,掌握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本领。学校、家庭是人的生活场所,比其他任何机构在传授生活技能方面都具有优势。

一个人在学校、家庭中获得的日常生活知识和能力,往往是从事社会工作和个人长远发展的基础。即使孩子成了事业上的“精英”,也同样有作为人享受家庭生活的需求,也需要练就生活中自食其力的本领。

3.我们追求:学校理念的落实要有清晰的实施路径

学校理念的落实要有清晰的实施路径,因此,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学会生活”相对应的课程理念就是“生活教育”,即通过生活课程,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一样从“今天怎么做合格的上海人”做起,到“明天怎么做合格的社会公民”,再到“未来怎么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由此形成包容的姿态、开放的心胸、学习的意识、开阔的视野、圆融的智慧、积极的态度,共同诠释着新戬校的教育精神——“生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学校课程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生活

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生活”,这意味着课程内容既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又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经历的丰富,拓宽学生的视野;超越知识层面——课程教学既注重拓展教育的生态环境,延展教育的园地,又更注重环境及园地创设下的体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服务学生成长——课程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时评价,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评价,建立学生的自信。

更意味着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快乐,最终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感受生活责任,融入学校,融入社会,学会生活。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是一个激情满怀的人。他疲惫而不会厌倦,忧伤而不会沉沦,委屈而不会报复。他相信,创造才是生命的真谛,他知道该怎么证明自己的价值。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会时时留心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从而加以吸纳,以丰富自己。这样的人既能从书本中茹英咀华,又能在无字句处——社会的大课堂里练达人情。这样的人能时时保持内心的平和,风雨飘摇,等闲视之;春风得意,不骄不躁。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必然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充实的人。这样的人,能看到黑暗中的光明、荆棘中的鲜花、急流中的航向。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能够寻找自己的快乐。智慧使他有足够的自信,排除一切纷扰,排除一切非分的欲望。

基于上述课程理念,我们结合“生活教育”的内涵,形成了这样的“生活课程”核心内容(见图例)。

图中外围的圈代表“生活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即学生通过从生活常识的学习、生活技能的训练、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环境的设计、生活态度的培养、生活情趣的培育和生活责任的体现七个角度来学习“生活课程”,最终获得生活能力的提升。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体系

戬浜学校“生活课程”,以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延伸和拓展,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为指导思想,在全面拓展与深化的基础上,增加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的时间,通过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戬校特色的拓展、探究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学习经历的机会,达到让学生成为一个知晓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有正确生活态度和生活责任以及拥有生活情趣的会生活的人。

一、“生活课程”结构:一圆三环式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构筑具有戬校特色的“生活课程”体系的基本板块:基础必修课程、综合选修课程(周三“快乐活动日”开设的拓展、探究课程)、社团活动课程(乡村少年宫所开设的社团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利用在地资源所开发的课程)。这一课程结构可以统称为“一圆三环式”。

1.一圆:基础必修课程

基础必须课程:在完成教材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把“生活课程”体系中的有关生活基本常识的学习、生活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些主要内容纳入到这一课程中。这些主要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要充分体现少而精的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的效能。基础型课程中融入“生活课程”,主要在语文、思品(品社)、自然、劳技、科学、生命科学、美术等学科上;而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以创设生活情境,作业设计时以生活现象、生活事件作为导引,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与学科学习的密切关系。

2.三环之一:综合选修课程

综合选修课程:开发适合1—9年级学生的“生活课程”为指导,以选修课程的方式推出,设置“菜单式”选课。小学阶段以“周三快乐活动”时间作为保障,中学阶段以“拓展、探究课”时间作为保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不过,小学阶段基本上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一个年级提供适合学生的几门课程,让学生进行选择,跨班选课。中学阶段则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学生进行跨年级选课,但保障每位学生一学期能选到一门课程。综合选修课主要以学习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为主。

3.三环之二:社团活动课程

社团活动课程:乡村少年宫各社团本着“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升修养”的宗旨和“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目标,开办各类社团。主要分为:体育部、艺术部、科技部、文学部。体育部有5个社团:射击、射箭、乒乓球、健美操、田径。艺术部有4个社团:美术(由儿童画、水彩画、速写三个分社团构成)、舞蹈、非洲鼓、电子琴。科技部有2个社团:科技创新社、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文学部有3个社团:文学社、经典诵读社、英语课本剧表演社。社团活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4.三环之三:社会实践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以学校原有的较成熟的校本课程《马陆葡萄》为基础,充分利用在地资源——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上海宏泰园蔬果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有关蔬菜、瓜果的生长,通过劳动进行体验,使之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并通过嘉源海艺术村、戬浜居委等提供的活动资源,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责任意识。这个版块的学习,由学校的德育活动部牵头进行,真正落实“体验式德育”这一路径。

二、“生活课程”设置

根据“生活课程”“一圆三环式”结构,结合学校课程资源情况,对“生活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构建:

续表

第三部分 学校课程实施

“生活课程”的实施力求做到:1)课程目标的生活化,即进行“生活指导”,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课程、多样的活动,自在成长、学做真人;充分学习、有效学习;兴趣展现、潜能发挥。2)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即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学科中的语文、英语,既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衔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又注重以生活为支点的读写的结合和链接;其他学科,既注重在教学中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又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方面内容的设计,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实施过程的生活化,即开展“体验式德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作为社会公民所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根据“生活课程”的结构和设置,我们构建了“生活课程”具体实施框架表:

续表

其中,一圆课程的授课时间是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一环课程的授课时间为小学部每周三下午、中学部每周一下午;二环课程的授课时间由乡村少年宫指导教师具体制定;三环课程每学期三至四次。 FMACONhjKm58GXTd25lyANac9uwuX1qWU0oyJGQfr0mb2reZjZSNrEkbcALnTW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