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印象形成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指的是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照片,遇到一个人,阅读关于某人的描述等的时候,就会迅速形成对该人的印象。对我们而言,对他人形成某种印象似乎是一种自然且不可避免的认知活动,而且我们经常根据少量信息迅速且不费力地形成这些印象。最早促使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印象形成的研究来自阿希(Asch,1946)。

·阿希的核心特质和边缘特质研究

阿希在他的经典论文中进行了这样的阐述:“我们一见到某个人,就会立即在头脑中形成与他的性格有关的某种印象。匆匆一瞥、寥寥数语就足以让我们对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有大致的了解。我们知道,这种印象形成的速度惊人并且没有丝毫困难……我们所具有的这种了解他人性格的惊人能力……是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这些印象以什么样的方式形成?是否有一些规律制约着这些过程?”(Asch,1946,258页)

阿希受到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周围世界的每个部分只有在与其他部分或刺激的关联中才能被解释和理解。他认为,为了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通常必须至少掌握该人的几项特征。但是,我们不会将几种从他人身上观察到的特征简单相加来形成印象,而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形成一种一般的整体印象。因此,阿希希望考察人们如何在心理或认知上组织各种特征以形成整体印象。他为此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实验方法,即著名的“热情-冷漠”实验范式。在实验中,阿希给被试呈现一张写有多种特质的词表,让被试假定一个陌生人具有这些特质,然后要求他们描述对这个人的印象。例如,一组被试得到的词表是“聪明、熟练、勤勉、热情、果断、老练、谨慎”,另一组被试得到的词表是“聪明、熟练、勤勉、冷漠、果断、老练、谨慎”。被试阅读词表之后,要写一段符合对这个陌生人的总体印象的描述;另外,被试还要从18对词义相反的形容词中,选出他们认为最能形容这个人的词。可以看出,两张词表唯一的区别是“热情”被换成了“冷漠”,其他特质完全相同。如果被试是通过将特质简单相加的方式形成印象,那么对两张词表形成的印象应该相差不大。但结果并不是这样。例如,一名“热情”组被试对该人的描述是:“这个人如果相信某事是正确的,就希望别人了解他的观点,并真诚地与他人讨论,而且愿意看到自己的观点占上风。”一名“冷漠”组被试对该人的描述是:“一个相当势利的人,他的成功和聪明使得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精于算计并且冷漠无情。”(Asch,1946,263页)显然前者的描述更为正面。并且,与阅读包含“冷漠”的词表的被试相比,阅读包含“热情”的词表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这个人慷慨、快乐、性格温和、友好、受欢迎和利他。这些结果证明,在描述某人的词表中仅改变一个词就可以引起人们对这个人所形成的整体印象的变化。这个形容词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化影响很大,但并未对所有方面都造成影响。在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热情”一词激活了慷慨、快乐、友好等特征。阿希认为,“热情”和“冷漠”两个词属于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即那些对印象形成起主要作用,并被认为与其他许多特征关联很高的特质。当要求被试把词表中的特质形容词按照决定某人印象的重要性排序时,“热情”组的被试有49%把“热情”一词排在7个词中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冷漠”组的被试有48%把“冷漠”一词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

在另一个实验中,阿希对上述两个词表做了一点变化,将“热情”换为“礼貌”,将“冷漠”换为“粗鲁”,其他步骤类似。结果发现,被试根据这两张词表对陌生人形成的印象高度一致;当要求被试将单词按重要性排序时,90%的被试将“礼貌”列为最不重要的三个词之一,54%的被试将“粗鲁”列为最不重要的三个词之一。阿希认为这些特质属于边缘特质(peripheral traits),与这些特质关联的特质较少。

对阿希研究的一个主要批评是,他的实验使用的是对人的描述,而不是真实的人。凯利在真实生活情境下重复了阿希的研究(Kelly,1950)。他在一位客座教授开始讲座之前,给每位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一份关于这位教授的人格描述。一半学生拿到的描述是阿希研究中使用的包含“热情”一词的词表,另一半学生拿到的是包含“冷漠”一词的词表。然后,这位教授主持了一场20分钟的讨论。最后,要求学生对这位教授从多个方面加以评价。结果发现,尽管这两组学生听到的是同一位教授主持的同一场讨论,他们对主讲者的印象却差别很大(见表2.2)。另外,“热情”组的学生还以更友好的方式与主讲者进行交流,更多地回应他的笑话,并在讨论中积极参与。这表明,对主讲者的描述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他的印象,而且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他的具体行为。

表2.2 “热情”和“冷漠”对其他特质评价的影响(Kelly,1950)

阿希关于印象形成的一些基本观点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持久影响,后续研究在更广阔的情境和条件下检验了印象形成过程。其中一项研究考察了大学教授所表现的热情程度与学生对其品质的书面评价之间的关系(Best & Addison,2000)。在这项研究中,教师表现出各种阿希定义的热情或冷漠的行为。当教师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热情时,学生就会在情绪指标方面给这些教授更高的评价。另一项研究探讨了人们怎样对那些他们认为可能会成为朋友、约会对象、合作者或雇员的人形成印象(Shaw & Steers,1996)。研究者为被试提供了目标对象的外表、典型行为方式、基本人格特质和人口统计方面的信息,并要求被试根据这些信息选出自己心目中这四类人的最佳人选。结果发现,除了约会对象外,人们在选择其他三种关系时,更注重人格特质而最少关注外表。另外,男性更加注重外表信息,特别是在选择约会对象时,而女性更注重人格特质方面的信息。还有一项研究将阿希的理论应用于网络人际关系(McKenna & Bargh,2000)。

·内隐人格理论

正如阿希的经典实验所证实,特质之间并非互相独立,而是彼此关联,尤其是其中的核心特质被认为与很多其他特质相联系。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人们持有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这一理论由人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组成(Schneider,1973;Sedikides & Anderson,1994)。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善良的人也很慷慨大方,吝啬的人也是暴躁易怒的。人们根据内隐人格理论,运用少数已知的特征来推测他人还具有哪些特点。内隐人格理论帮助我们迅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但有些时候也会引起偏差。

内隐人格理论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展。我们每人都有一套关于哪些人格特质组合在一起的独特理论,但是我们也有一些与他人相似的理论(Gervey et al.,1999)。这是由于内隐人格理论与文化有关,它们由一代传给下一代,并且不同文化之间内隐人格理论很可能存在差异(Chiu et al.,2000)。例如,对美国人而言,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也是真诚的,一个务实的人也很谨慎(Rosenberg,Nelson,& Vivekananthan,1968)。美国人还有一种与外表吸引力有关的内隐人格理论,认为“美的就是好的”,即那些外表漂亮的人一定也拥有一些好的品质(Jackson,Hunter,& Hodge,1995)。

另一项研究证实了内隐人格理论的文化差异(Hoffman,Lau,& Johnsons,1986)。在西方文化中,说某人具有“艺术型”人格意味着,这个人很有创造性、性格热烈、神经敏感并且生活狂放不羁。在中国没有关于“艺术型”人格的内隐人格理论,但却有另外一种西方文化中不存在的人格类型,叫做“世故型”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世界上摸爬滚打,精于处世之道,顾及家人,社交能力强并且沉默自制。研究者认为文化中的内隐人格理论会影响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方式。他们用中文和英文陈述一些故事,故事中描写了“艺术型”或“世故型”人格的人,但没有给出明确的语言标签。研究者让以英文为母语的被试阅读英文版故事,让一组中英双语被试阅读中文版故事,另一组中英双语被试阅读英文版故事,然后让被试写下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研究者检查的是被试列出的一些符合“艺术型”或“世故型”内隐人格理论的、故事中并没有列出的人格特质。结果发现,英语为母语的被试和阅读英文故事的中英双语被试,对“艺术型”人物形成了与其内隐人格理论一致的印象,而阅读中文故事的中英双语被试则对“世故型”人物形成了与其内隐人格理论一致的印象。

·认知代数

20世纪70年代早期,印象形成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如何将有关他人的分散信息整合为统一的印象。尽管阿希的研究促使很多学者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印象形成,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整合遵循代数原则。很多实验被设计来检验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我们将分散的信息累加到一起形成关于他人的统一印象,第二种可能是我们将信息进行平均来形成某种印象。前者被称作累加原则(addictive principle),后者被称作平均原则(averaging principle)。例如,一个陌生人被描述为拥有两种非常好的特质,例如诚实、通情达理,另一个陌生人被描述为拥有这两种非常好的特质和两种一般好的特质,例如诚实、通情达理、刻苦、令人信服。如果人们遵循累加原则,那么第二个陌生人给人的印象应该更好,因为他拥有更多积极的特质。但是,如果人们以平均的方式整合信息,那么第一个陌生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好,因为两个非常好的特质再加上两个一般好的特质进行平均,平均值会降低。一系列研究证实了平均原则胜过累加原则(Anderson,1959,1965a)。进一步研究对平均原则进行了修改,提出加权平均模型(weighted averaging model),这一模型对印象形成的预测更为准确。根据加权平均原则,人们对他们看重的特质给予更高的权重,在各项信息与权重相乘后再平均(Anderson,1968,1973)。

·印象形成的认知观点

认知代数研究没有考虑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我们最初遇到他人时,注意的是哪些信息?当我们第一次遇到别人时,并不会对所有有关该人的信息给予同样的关注,而是注意某些我们认为最有用的信息。为了形成持久的印象,我们必须记住各种信息,以便日后的回忆。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动机、预期等。因此,从基本认知过程的角度去考察印象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一项研究考察的是,当人们遇到他人时,寻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DeBruin & Van Lange,2000)。研究者安排被试与陌生人进行游戏,这个游戏既要与对手合作又要与对手竞争。在开始之前,被试先获得有关对手的信息。第一条信息是关于对手的价值观或特质是积极(例如,体谅和助人)还是消极的(例如,不体谅和不助人)。然后,被试收到有关对手能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积极或消极的(例如,胜任任务或不胜任任务)。研究者记录被试阅读这些信息所用的时间,目的是确定被试对哪种类型的信息更感兴趣。结果表明,被试花大量时间阅读关于对手特质的信息;在阅读有关对方特质的信息时,他们在消极信息上花的时间更长;当收到有关对手特质的消极信息后,被试花更少时间阅读有关该人能力的信息。这表明人们首先注意的是与他人特质、价值观和原则有关的信息,然后才注意与能力有关的信息。

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相信,对他人的印象包括两个主要成分,一个成分是与所形成的特质印象一致的具体行为,即特质的范例;第二个成分是反复观察他人行为之后抽象形成的心理概要,即抽象概念(Klein,Loftus,& Plog,1992;Smith & Zarate,1992)。一些研究者强调具体行为范例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在对他人进行判断时,我们回忆他人行为的范例,在范例的基础上形成判断。另一些研究者强调抽象概念的作用,认为当我们对他人进行判断时,我们要对以前形成的抽象概念进行回忆,然后运用这些抽象概念形成印象。研究表明,行为范例和抽象概念都对印象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Budesheim & Bonnelle,1998;Klein & Loftus,1993)。最初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主要包括各种具体的行为范例,随着接触的增加,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则主要由对其具体行为多次观察之后形成的心理抽象构成(Sherman & Klein,1994)。

动机和情绪在印象形成中也起着一定作用。我们在下一章将会详细阐述,人们尽可能地节省认知资源,在印象形成时也是如此,人们往往依赖少量信息迅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形成的连续模型(continuum model)认为,某些情况下,人们使用以快速的启发式策略为基础的加工过程,这种过程的特征是迅速确定个体属于哪种类别和该个体的特质,而当人们需要进行精确的归类或个体不符合自己的归类,或者人们有深入了解该个体的需要时,他们采用更细致、系统和综合的方式形成对他人的印象(Fiske & Neuberg,1990)。例如,当看到一名个体时,我们会自动且迅速地对他/她进行归类,例如“工程师”、“流浪汉”、“警察”等。我们对该人的印象将会建立在其所在的类别基础之上,个人化的信息则被同化到关于类别的总体印象中(Fiske & Neuberg,1990)。但是,当人们有准确认识他人的动机时,印象形成将会更加系统和复杂。如果我们希望印象形成更准确,我们将会关注他人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特质(Fiske,Lin,& Neuberg,1999)。当个体面对一个权力更高的人时,他们会花更多的努力去形成关于他人的准确印象(Stevens & Fiske,2000)。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追求准确印象的目的使得信息搜集更广泛和偏差更少,带来更为审慎和系统的信息加工(例如:Boudreau,Baron,& Oliver,1992;Chen,Shechter,& Chaiken,1996)。人们的情绪和心境也会影响印象形成。当人们的情绪被唤起时,倾向于以更极端的方式看待他人(Stangor,1990)。当心境愉快时,人们以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当心境较差时,人们以更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Isen,1999)。并且,在积极心境中,人们更多采用花费时间和努力较少的类别加工,根据他人所属的社会类别推断该人的特点,而在消极心境中,人们更多采用逐条的、细致的和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Edwards & Weary,1993)。

·捷径与偏差

人们通常是在只获得了少量信息的情况下,运用一些心理捷径,迅速对他人形成印象,因此难免出现一些可以预测的偏差和错误。

初始效应

阿希在他的印象形成研究中,还考察了信息呈现的顺序对被试形成的印象的影响(Asch,1946)。在一个实验中,阿希让被试描述他们对一个假定的个体的印象,这名个体拥有某些特定的特征。一半被试看到的特征描述是“嫉妒心强、固执、冲动,但勤勉、聪明”,另一半被试看到的特征描述是“聪明、勤勉,但冲动、挑剔、固执且嫉妒心强”。阿希发现,这些特征中顺序靠前的特征比顺序靠后的特征对人们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作初始效应或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阿希实验中的前一组被试更容易把这名个体看成是情绪化的。另一位研究者做了一个对名叫“吉姆”的人形成印象的实验(Luchins,1957)。实验中杜撰了两段关于吉姆生活片断的材料,一段把吉姆描写成友好且外向的人,另一段把吉姆写成不友好且内向的人,并把这两段材料以不同顺序组合呈现给被试。第一组被试只看友好外向的那段材料;第二组被试先看友好外向的材料,后看不友好内向的材料;第三组被试先看不友好内向的材料,后看友好外向的材料;第四组被试只看不友好内向的材料。结果发现,四组被试中认为吉姆是个友好的人的比例分别是95%、78%、18%和3%,同样出现了初始效应。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非常重要,它对后来的认知影响很大。需要注意,初始效应并不意味着只有最先出现在序列内的信息才能导致初始效应,而是有关进入位置及其对判断的影响的一个总体描述,凡是顺序靠前的信息都可能影响较大(Anderson,1965b)。当然,初始效应并不仅作用于印象形成过程,在其他需要对序列信息做出评价的情境中,初始效应都会发生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最后出现的信息比先出现的信息影响更大,这叫做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研究发现,如果在前一部分信息与后一部分信息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则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如果前后两部分信息连贯呈现,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做出判断或决策,则容易出现首因效应(Miller & Campbell,1959;Hoch,1984)。

对比与同化

背景信息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背景的影响可能造成对比或同化(Eiser,1990)。对比(contrast)指的是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方向相反的一种歪曲效应。例如,在男性评价一张照片中女性的吸引程度之前,如果他们先看过一部描述漂亮女性的电视剧,那么对这名女性的评价会比没看过电视剧的男性的评价要低(Kenrick & Gutierres,1980)。实验室研究也发现,在那些刚看过杂志中女性裸体照片的男性眼里,普通女性甚至其妻子的吸引力都会减少(Kenrick,Gutierres,& Goldberg,1989);观看诱发强烈性欲的色情电影也会降低对自己伴侣的满意度(Zillmann,1989)。对比效应也会影响自我评价,在看过代表理想化瘦体形的模特照片之后,女性的自尊会下降,社交体型焦虑程度和身体不满意程度上升(Thornton & Maurice,1997)。同化(assimilation)指的是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方向相同的一种歪曲效应。例如,同时呈现一张高吸引力人的照片和一张普通照片,被试对普通照片的评价要高于单独呈现时对它的评价(Geiselman,Haight,& Kimata,1984)。对比和同化都体现了情境对社会判断的影响,但二者的影响方向刚好相反。那么,哪些因素决定出现对比还是同化?研究发现,当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上对个体信息进行加工时,可能出现的是同化,而当对个体的信息进行更为详尽和系统的加工时,同化不太可能出现(Thompsons et al.,1994),如果人们有追求精确的动机,也不大可能出现同化(Stapel,Koomen,& Zeelenberg,1998)。

晕轮效应

桑代克发现,当军队主管评价下属军官的智力、体能、领导能力和性格时,有关这些不同方面的评价往往是高度相关的(Thorndike,1920)。例如,智力与体能的评价相关为0.51,智力与领导能力的评价相关为0.58,智力和性格的评价相关为0.64。桑代克将此命名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即根据单一属性评价他人,对他人形成一般印象。这一效应的典型例子是“美丽晕轮效应”。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证实了美丽晕轮效应的存在。例如,老师倾向于认为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孩子在学习上更聪明、更成功(Clifford & Walster,1973);与长相一般或长相较差的作者相比,相貌有吸引力的作者的文章通常得到更高的评价(Landy & Sigall,1974)。并且,人们还认为漂亮的人拥有很多社会赞许的特质。例如,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认为漂亮的人更快乐、更性感、更热情、更开朗、聪明和成功(例如:Jackson,Hunter,& Hodge,1995;Eagly et al.,1991);在韩国,人们将外表吸引与正直和关心他人这些被重视的品质相联系(Wheeler & Kim,1997)。在一项研究中,被试观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人看上去分别是有魅力、无魅力和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评价这些人的某些特点(Dion,Berscheid,& Walster,1972)。这些特点包括受欢迎性、维持婚姻的能力、职业地位等,本来与外表有无魅力是无关的。结果显示,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被试倾向于认为他们更受欢迎,更容易找到称心的职业和理想的伴侣,以及家庭更幸福等。

刻板印象

前文已经提到,人们在见到某人时,往往会自动地先把该人归入某一类别,然后根据记忆中存储的有关社会类别的信息对其形成印象。这种类别化过程非常迅速,性别、种族、年龄、国别等都是一些常见的分类特征。刻板印象(stereotype)即是根据某人所属的群体类别赋予该个体一些属性并对其形成的看法。例如,美国文化对黑人有普遍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与暴力相关联(Payne,2001)。人们对性别也持有普遍的刻板印象,例如认为女性比男性温柔,男性比女性更果断(Deaux & Lewis,1984)。人们的刻板印象通常有一定的根据,例如研究确实发现,女性倾向于表现出较高的社交敏感性、友善性,以及更关心别人,男性则倾向于表现出较高的支配性、控制性和独立性(Eagly & Wood,1991)。并且,刻板印象建立于经验之上,是简化世界、节省认知资源的有效方法。然而,刻板印象是对一个群体全体成员的概括,并将相同的特征应用于每个成员,无视成员彼此间的差异。如果完全根据某人所属的社会类别对其形成印象,很可能会忽视个体间的差异,并且很难因新信息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在本书的“偏见:种族、性别和其他”一节我们还会看到,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基础,并且会造成破坏性影响。 rLzE7O2dYZsKRdFwtMAiZ8JNl+h02LdJBr/ihxP1guzPyhfXxiZdoS9kotPfkg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