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革命与网络社会市场变革共同推动下,互联网与金融相互渗透、不断融合。对传统金融模式造成颠覆性挑战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相关业态的大量涌现,与传统金融之间呈现出竞争与融合的双层格局。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加速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传统互联网企业利用其客户数据优势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在包容性监管政策的鼓励下,互联网金融沿着两个方向相向而进,创造出一系列奇迹式的繁荣。
但由于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论认识不清,实践中各种模式与业态发展无序、风险事件频发、监管政策不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2014年起,互联网金融连续四年被写进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到“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再到“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累积风险”,政策取向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来解释和引导,另一方面,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对于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来说,前者显然更为重要。本书试图从三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剖析:首先,建立起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框架,从互联网金融的实践中探寻其发展脉络和功能特征,从互联网金融的逻辑结构和技术支撑中分析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从传统经济理论中探寻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动力因素;其次,对互联网金融实践中的各种业务模式的概念、特点、分类、发展和典型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包括: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包括直销银行、互联网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互联网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最后,利用大数据征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一方面从内部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另一方面从外部建立起风险监管的基本框架。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者苦于不能将互联网金融的诸多方面一网打尽,一方面是由于本书篇幅所限,更重要的是在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日新月异,业务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前沿瞬息万变。因此,本书只能从理论入手来把握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试图为理论研究者和监管者介绍实践发展,为实践从业者介绍理论渊源和监管进展。为了丰富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内容,本书引入了大量案例,并为每一章都设置了本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题和案例应用。
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各个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的完整性。建议读者在教材的使用中,可根据读者对象裁剪使用。对于金融、经济类的本科生可以重点学习本书的第一编、第三编的内容,第二编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适当裁剪;对于研究生,建议重点学习第一编和第三编,对第二编的内容可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对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和高职类学生,重点学习第一编和第二编的内容及第三编的第十二章即可;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重点对第二编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想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专业人士,既可通读教材的全部内容,以便建立完整的互联网金融知识体系,也可以根据研究重点,有选择地使用。
本书主编长期从事金融信息化及互联网金融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在金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金融信息化、网络金融、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等金融信息化领域耕耘30余载,在《金融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经济日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金融信息化和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10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本书是作者长期教研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成果,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动态识别、评价与防范研究[14BJY194]”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理论、制度与方法[14AZD033]”的阶段性成果,在此也向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表示感谢。
本书是集体努力奉献的结果。张成虎、金虎斌、孙陵霞、孙景、李淑彪、王雪萍共同商定完成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成虎教授为主编,金虎斌、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孙陵霞为副主编。具体分工为:张成虎、武博华、刘杰撰写了第四章;张成虎撰写了第五、八、十、十一章;金虎斌撰写了第一、三章;孙陵霞撰写了第十二、十三和十四章;李淑彪撰写了第二章;王雪萍撰写了第六、九章;孙景撰写了第七章。最后由张成虎总纂、定稿。硕士研究生田轲、孙聪颖、袁玉倩、冯健菲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包括各种编写素材的收集和编辑、案例的编辑和整理、初稿的校对等工作。在此,对他们为本书所做的大量有意义的工作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也受到一些同类教材的启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