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智者,就需要逐渐克服情绪化而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夸美纽斯认为,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因此,从小就要养成儿童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其习惯于追求正确的判断,并使之成为第二天性。具体做法就是遇事多分析并且坚持原则。
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发现者之一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约有1/3的人或狗从未表现出无助,有11%开始就很无助,这样的观察使他开始研究习得性乐观。否定性教育导致最具灾难性的后果就是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儿童是最容易受伤害者。科学家发现,乐观是成长的主要因素。
没有一个父母希望孩子悲观,却有许多父母用毫无节制的训斥让孩子自卑,甚至发展到抑郁。因此,对问题的解释风格成为教育成败的分水岭,积极的解释培养乐观和自信,消极的解释导致悲观乃至绝望。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建议,解释风格的第一原则是准确,第二原则是尽可能以乐观的解释批评孩子。
孩子需要适当的批评,但绝对不可彻底否定,如“你是笨蛋!”“你真是坏透了!”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错,要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因为悲观的孩子解释风格往往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如:“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幸福人生需要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持。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一是研究积极情绪;二是研究积极特质,主要是优势和美德;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显然,家庭和学校及社团等,是对孩子最具影响力的组织系统,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能是对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持。
幸福感高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人的寿命长短。《真实的幸福》一书介绍,对180位修女的自传研究发现,幸福感强的修女90%年过85岁依然健在,而幸福感低的长寿修女只有34%。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没有幸福感的人不会感到长久的幸福,而有幸福感的人也不会感到长久的不幸。
如果你想获得幸福人生,就需要把握自己的生活,而首先就要掌控自己的时间。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来北京那天拒绝了邀请方的某些安排,带着家人逛颐和园,我非常理解。第一次来中国,怎能不去影响中国命运的颐和园?据说,70岁的他每天只工作4小时。也许,他对幸福人生的体验孕育了积极心理学。
幸福人生为什么以积极情绪为首要条件?因为只有理性才能通向幸福之路。制怒是健康者的座右铭。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研究发现,沉溺在过去及发泄愤怒会造成更多的心脏病及更多的愤怒。敌意、愤怒是A型人格的人易患心脏病的元凶。最易愤怒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是最不易愤怒者的5倍。
幸福人生的关键指标是心理健康。2012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布中国心理健康标准:一是认识自我,感受安全;二是自我学习,生活自立;三是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四是人际和谐,接纳他人;五是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简言之,心理健康的人需要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
从发现习得性无助即反复失败导致完全失去自信,到倡导实现蓬勃人生的积极心理学,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成果勾画出幸福蓝图。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成就,这五个幸福人生的元素都是教育要素。如果父母和教师具备这五个元素,就会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
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因为孩子都有惊人的潜能,只有体验自己的能量才会充满自信。如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所说,刻意缓和抑郁、沮丧的情绪,会让孩子更难体会满意的感受。帮助孩子逃避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感。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以失败为昂贵代价的下一代。
悲观的孩子往往认不清自己。当孩子悲观失望的时候,父母和教师应当引导孩子学会反驳,即以令人信服的事实反驳悲观的理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认为,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以被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空洞的积极思维,反驳就不会打消他的悲观想法。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是善解人意的,而这正是教育的使命之一。何为善解人意?中国科学院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有四句话的忠告:学习别人的长处,记住别人的好处,理解别人的难处,体谅别人的短处。这是她对老年人的忠告,我想,这也很适合青少年,甚至可以说,这是青少年社会化乃至生存的大智慧。
抗逆力即抗挫折能力。出席首都师范大学的青少年研究与抗逆力视角国际研讨会,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挫折或不幸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财富,二是青少年的叛逆中有珍贵的品质在生长。因此,父母或青少年工作者的态度及引导方式成为关键,积极的解释与帮助导致乐观,消极的解释与态度导致悲观。
2013年12月6日,95岁的政治家曼德拉与世长辞。全世界为什么对这位坐过27年牢的英雄表示出异乎寻常的怀念和敬意?或许因为曼德拉精神是宽容和解的精神,而这是人类获得安宁幸福最需要的精神。据悉,曼德拉的这种追求源自童年的游戏,可见游戏可以教给孩子快乐与规则。
能否控制情绪几乎等于能否获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在其名作《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据《培养自理好习惯》一书介绍,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促进成功、成就、升迁的诸多因素当中,85%是正确的情绪,而只有15%是专门技术。
“只要你开心就好”可能成为误导孩子的观念,因为只关心自己的人很难真正开心。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建议,培养善良的孩子才是幸福之本,因此要把关心别人作为优先重点,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关心和感谢别人,扩大孩子的关心范围,父母要成为孩子坚定的道德榜样和导师,控制破坏性情绪。
理想的教育是能够培养内心强大而个性完善的人,而这种理想的教育往往是自我教育。提及女作家张洁,我就自然想起她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2014年10月,张洁在北京举办其个人画展时,她居然说与大家“就此道别”。她甘于和乐于寂寞,说她忘记了过去的恨,只记得爱,这或许就是幸福之源。
提高社会情绪能力可能为培养自制力提供强大能源。韦钰院士认为,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智商的高低最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你的生活,社会情绪能力则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判断一个人的情商或社会情绪能力高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与亲人、朋友或同事的关系如何。当女儿恋爱的时候,作为母亲,台湾教育专家谢慧燕建议女儿了解男朋友与父母的关系,她认为与父母关系好的人才是情感健康的。家庭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场所,而父母是孩子如何看待生命的第一关键影响人。
您的孩子会讲道理吗?是否善于表达是孩子健康和谐与否的标准之一,善于表达自己以理服人者更容易倾向于和平,不善于表达者更容易倾向于暴力。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儿童表达的重要性。上海华阴路小学曾经开展“十分钟队会”,即让每个少先队员都有主持队会的机会,是个卓有成效的好办法。
据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介绍,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显示,21世纪的人生幸福指数跟智商的关联度下降到20%,跟情商的关联度上升到80%。因此,情商比学历更重要。何为高情商?简而言之就是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面对世界,相信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