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思维是肌肉的变化——行为主义与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流派,曾经统治20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发展,今天的行为主义已经从经典行为主义中分化,有操作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等。华生、斯金纳和班都拉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对行为主义的诞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功劳。

约翰·华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抛弃家庭和孩子,为此遭到儿子一辈子的憎恨。小时候,华生并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学年结束只能勉强升级,还因为暴力事件遭到逮捕。他对学业不太关心,但对进入大学却有着莫名的渴望。16岁时,他通过和福尔曼大学校长的约谈,以准新生的身份进入福尔曼大学。

此后,华生开始了他那典型的美国成功人士之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最后收获名誉和地位。在学校里,他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在此后的多年里,他都不得不同时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和学业压力,他在希腊文、拉丁文、数学、心理学等课程上表现出色,同时也不得不奔波在各种打工赚钱的场合,因此,他的整个大学生活显得暗淡而孤独。

华生用了5年的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原因是迟交论文导致成绩不及格。之后,华生进入芝加哥大学,跟随杜威学习哲学。他本想在那里拿到博士学位,可惜他很快就对哲学失去兴趣。受安吉尔的影响,他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选修了一门神经学。在华生看来,安吉尔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也是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可以说,华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想要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为自己留下心理学家的名声。他不辞辛劳地打工,强迫自己工作,同时希望自己的心理学研究能够吸引心理学家们的注意。24岁时,长期勉强糊口的生活和沉重的工作、学习压力导致华生经历了一次心理崩溃。他被一种抑郁、焦虑和无价值感的情绪缠绕,晚上无法入睡,大清早在城市街道上狂奔,无奈之下,他只好离开大学,等待身体恢复。

一个月后,他重获健康。这次生病的经历让他小心起来,他准备放慢自己的步伐。即使这样,他还是在25岁那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芝加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心理学助理教授一职,从多年前他就开始和老鼠打交道,这时,他继续观察老鼠,用老鼠做实验,在论文中提到他设计的实验和老鼠的反应。

追溯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从这期间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老师安吉尔是一个坚定的机能主义者,一辈子从来没有改变他的信仰,当华生和他提起心理学应该观察行为而不是意识时,安吉尔批评他的观点为疯狂和无知。

在芝加哥大学的日子可谓是快乐的,华生结了婚,研究工作有声有色,他用猴子、鸡、狗、猫和青蛙做实验,还准备建立一个比较心理学实验室。这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更丰厚的薪水和实验条件向他提出邀请,第一次没有成功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提出了更丰厚的薪水和更高的职位——年薪3500美元和心理学教授职位,他最终动摇了。在霍普金斯大学,华生度过了学术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

华生从芝加哥大学时期就训练老鼠,到了霍普金斯大学,他开始尝试整理自己的想法——没有安吉尔的批评,他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他在训练老鼠走迷宫的过程中受到了启发。一开始,老鼠要半个小时才能找到出口,经过几十次的尝试之后,老鼠在10秒钟就能奔向出口。为了找出老鼠如此迅速找到出口的原因,华生首先蒙上了老鼠的眼睛。一开始,它们找到出口的速度马上下降,没过多久,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华生去掉了跑道上老鼠留下的味道,结果,经过训练的老鼠还是一样迅速。华生又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破坏老鼠的嗅觉,可是,它们就像没有受伤一样,安稳而迅速地走出了迷宫。

华生由此推论,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在于肌肉的感觉,而非意识。在心理学大会上,华生几次提出了这一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看不见的意识和精神。1913年,他写了一篇论文,对他的观点做了一个总结,这篇文章题目叫《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它被看作是行为主义者的宣言,行为主义时代也由此开始。

《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阐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客观的方法,如观察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找到刺激—反应之间的规律,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行为。

华生接受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将人的行为和情绪都看作是条件反射的产物。华生坚信,心理学研究应该完全抛开意识,他在学术研究中坚持这一观点,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要求自己。他不关心人的喜怒哀乐,很少和别人交流感情,对自己的孩子也不曾表达关怀。

即使是纯粹的思维和情感,其实也来自轻微的身体变化。思维是全身肌肉的变化,尤其是言语器官,情感则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最新的肌肉电位测试技术已经证明,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比如人在思考时,会出现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这并不能证明思维就是肌肉收缩。

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华生完全放弃内省方法,采用客观观察法和条件发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条件反射法和测验法属于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但内省和言语报告完全是一回事。尽管华生坚决反对内省,在实际研究中又不得不使用内省方法,于是,他将内省法改头换面,将言语报告归为行为主义研究方法之一。

1914年,华生出版了一本系统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华生的论文和专著都得到了青年心理学家的响应,38岁时,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5年,《行为主义》一书出版,这是一本用通俗的方法讲解行为主义的书。1930年,《行为主义》经过修订后再版,这是华生在心理学领域做的最后一项工作。1947年,华生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庄安享晚年。

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为他对心理学研究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褒奖,时隔三十多年再次得到官方的肯定,华生感到非常高兴。华生的理论只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开端,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华生的实验主要以动物为主,研究动物不能用内省方法,只能根据刺激-反应来推测,而且,华生还犯了一个拟人论的错误——将动物的反应看做是人的反应。这一缺陷在桑代克的理论中也有体现。不过,华生没有像桑代克那样绝对,认为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他认为不应该按动物心理推测人的心理,而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研究人。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对行为主义理论进行完善,就因为桃色事件被逐出了心理学界,他开创的历史先河只能等待后人来完成了。

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疗法,其原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人的行为,人因为条件反射处于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状态,如果这种自动化的反射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神经症,如人的不良习惯、焦虑、恐惧、强迫等症状。这些症状从条件反射而来,自然也可以利用反条件反射消除,于是,行为主义治疗中出现了强化、消退、奖励、惩罚、反馈、模仿、替代强化等概念。

行为主义治疗者只关注外在行为,不关心意识、童年经验、心理创伤,等等,他们认为,根本就没有神经症,仅仅是症状本身而已,消除了症状也就消除了神经症。因此,行为主义疗法只针对患者当前的问题进行治疗,不关心问题的历史或者病人的自知力和领悟。

最初的行为主义治疗来自华生。1920年,华生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里迎来了一个只有九个月大的被试——小艾尔伯特。这时的小艾尔伯特还是一个正常的儿童,华生给他展示许多东西,小白鼠、兔子、狗、烧焦的报纸等,小艾尔伯特对这些都没有恐惧反应。

当小艾尔伯特十一个月时,华生在他身边放了一只小白鼠,让小艾尔伯特和小白鼠一起玩。当小艾尔伯特伸手去摸小白鼠时,华生就在他脑后敲一下铁块,小艾尔伯特立刻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响声吓哭了。华生将这样的实验重复无数次后,小艾尔伯特已经将小白鼠和巨大的响声联系在一起,一看到小白鼠,他就会大声地哭闹,试图远离小白鼠。此后,小艾尔伯特对一切白色的东西产生恐惧,如兔子、白色的毛绒玩具,但他对黑色的木板没有反应。

小艾尔伯特不久就离开了医院,华生也无法和他联系。华生事后回忆说,如果能够找到他,他还想尝试一下能否用行为主义的方法消除他对小白鼠、兔子等的恐惧。1924年,华生提出了一个消除恐惧的方法——“去条件化技术”,即在恐惧物出现的同时,伴随一个愉快事情出现。这一方法后来被行为主义治疗者玛丽·科弗·琼斯用来治疗3岁小男孩彼得的恐惧症。

玛丽·科弗·琼斯,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约翰斯敦,是发展心理学家,也是行为主义疗法的先驱。在瓦瑟大学读本科期间,琼斯曾到纽约听过华生的课,华生在课程上播放的讲述小艾尔伯特生成恐惧过程的影片,令琼斯印象深刻。

后来,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只可惜,当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华生已经被逐出了心理学界,到广告公司担任顾问了。幸运的是,琼斯和华生的第二任妻子罗莎莉是同学兼好友,因此,当琼斯准备为彼得消除恐惧时,得到了华生的亲切指导。获得博士学位后,琼斯跟随丈夫——同为心理学家的哈罗德·琼斯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发展研究所工作,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琼斯是第一个研究儿童恐惧行为的心理学家,为小男孩彼得做的消除恐惧训练是她最著名的研究,她也因此声名远播。后来,琼斯的方法成为最早的行为主义疗法——系统脱敏的前身。

彼得是一个小男孩,琼斯见到他的时候,他害怕兔子、白鼠等,皮毛和棉绒也能引起他的恐惧。琼斯没有按照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俄狄浦斯情结,而是直接采用了行为主义疗法。她首先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环境,有小朋友和彼得一起玩,有食物,还有玩具,当彼得玩得高兴时,琼斯给他看一只兔子。一开始时,彼得对兔子还非常害怕,时间久了,他慢慢能够接受兔子靠近自己。琼斯每天给他看一次兔子,到第45天时,彼得已经能够抱起兔子,和它一起玩耍了。

琼斯将她的治疗过程写进了论文《恐惧的实验室研究》里,她对彼得的治疗也就此结束。这篇仅有一个研究对象的个案研究没有多少说服力,最终,她以对365个正常儿童的观察比较报告获得了业界的承认。

系统脱敏也是行为主义疗法的一种,最早由美国学者沃尔帕提出来。所谓系统脱敏,又称交互抑制,治疗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治疗病人的神经症,让病人逐渐接近引起恐惧、焦虑的场景,同时进行放松训练,使焦虑较轻,直至消失。作为最早的行为治疗技术,系统脱敏也是来自实验室的研究。

沃尔帕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模型设置了一个引起焦虑的情境。他将一只饥饿的猫放入笼子里,每当猫去取食,就对其施以电击,猫因躲避疼痛而放弃取食,多次之后,猫产生了拒食反应,最后对笼子和实验室内的整个环境都产生了恐惧反应,即“实验性恐惧症”。接下来,沃尔帕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引导猫消除恐惧,猫逐渐回到了正常就食的状态。

在《交互抑制心理疗法》一书中,沃尔帕认为,神经症是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适应行为,要治疗这种不适应行为,依然要依据学习原则。后来他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人类,逐渐形成系统脱敏的治疗技术。人的焦虑、恐惧反应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过程,如果人能够形成抑制焦虑的条件反射,之前的焦虑、恐惧反应就会被替代。个体不能在同一时间内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高兴的同时又不高兴,开怀大笑的同时失声痛哭,因此,可以用相反的情绪,即用轻松、愉快来抑制焦虑、恐惧。 /eUou4HXj48+xn2pzIp4MLpuhHsWNljOTHZF9JVwCLqAluSfm838H/JqESAhIM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