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贵而能勤、富而能俭:《周南·葛覃》

《周南·葛覃》是《诗经》的第二篇,写一个女子劳作、洗衣以及要回娘家时的快乐心情。但令人好奇的是,《毛诗》 说《诗经》第一篇《关雎》是写“后妃之德”,而这一篇写“后妃之本”,接下去的《芣苡》写“后妃之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诗经》开篇怎么跟后妃较上劲了呢?难道《诗经》是女性教育的圣典?仔细想想,当年孔子要从3000多首诗里挑出305首,确实得动一番心思,又精挑细选出这几首放在一开始,一定大有意趣。

周王朝可以说是“礼乐文明”的巅峰时期,那么,什么样的时代最容易发展“礼乐文明”呢?一定是和平安定的时代。一般来说,战争时代,男丁重要;和平时代,女子教育则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家之安宁,在于女子;国之安宁,在于后宫。那如何教育女人呢?

在教育方面,我们上古圣人的教育理念太牛啦!男性教育,重在管理,而管理,靠的是制度,所以圣人为男性教育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女性教育则重在“风化”,“风化”靠的是情感,因为女性是情感动物,因“感”而化是最好的浸润妇女心灵的方法。所以,关于《诗经》之开篇《周南》《召南》,古人云: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周南》专讲“后妃”之得圣人教化,《召南》专讲诸侯“夫人”之得贤人教化。“后妃”和“夫人”们德行端庄了,才是普通妇女的榜样。所以《毛诗》说:风化,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女人嘛,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她们毕竟聪慧感性,愿意学“好”,不像男人,虽然没什么小毛病,但聚在一起,却喜欢学“坏”。所以,《诗经》真是妙,开篇几首诗,把女性应具备的美德一篇篇写出来,让女子知“窈窕”、知“贤淑”、知“勤俭”、知“率真”等,让天下男子也知女子的好。天下男女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礼乐文明”。

《周南·关雎》让我们知道了女性德行之“厚”,那么这篇的后妃之“本”又是什么呢?《毛诗》曰:“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我们看一下原诗,全诗共三章,第一章是这样的:

葛之覃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翻译过来就是:葛藤蔓延在中谷,其叶萋萋茂且盛。黄鸟和鸣在灌木,其声喈喈欢且乐。

这是多么安静而清新的早晨啊!诗中写了山谷的青翠和黄鸟的叫声,没写姑娘一句,但在山谷中劳作的姑娘却把青翠看在了眼里,把鸟鸣听在了耳里,于是内心的静美就出来了。这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一个心静的姑娘,就是美。

第二章是这样的: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chī)为绤(xì),服之无斁(yì)。

“是刈是濩”的“刈”是指用刀割葛藤,“濩”是把葛藤放到水中去煮。“为絺为绤”,“絺”是细麻布,“绤”是粗麻布。“服之无斁”的“斁”是“厌恶”的意思,就是百穿不厌。这一段是说:用这些葛藤干什么呢?织细麻布啊,织粗麻布,百穿不厌真舒服。有人说这不明明在写劳动妇女嘛,哪有什么后妃啊?大家可能不清楚,在远古,后妃可是引领普通妇女的劳动楷模。比如黄帝的妻子嫘祖,就是养蚕缫丝的发明人,正是她带领妇女用葛藤、树皮织布为衣,又用动物皮毛缝制帽子,所以才有后世的“衣冠之制”。而且,正是由于这位伟大的嫘祖,才确定了我国农桑文明的基础。如果说远古的帝王负责天文立法、文章制度,那么帝王的妻子则负责饮食起居及家用,让文明得以落地,让生活渐渐地变得富足。

关于这一章,朱熹总结了两句话,能彰显“后妃之本”的两个特质:一是已贵而能勤,二是已富而能俭。勤劳没问题,但出身高贵还能以身作则,保持勤劳就不容易。穷人好节俭,但富有了还能节俭,还能穿粗布衣服,而且百穿不厌,就显出了德行的厚重。别小瞧这两点,在当今浮华之世,已贵已富之人,大多讲究奢华,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内心的本真。所以朱熹赞叹此后妃:德行之厚,在于行人之所难。这话说得多好!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并能坚持下去,就是“德行之厚”。身为后妃,既富已贵,还能坚持勤劳和保持节俭,凭这两点,就是妇女之楷模。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这一章最重要的是写出了这位妇女劳作不倦、百穿不厌的欢乐心情。其实,做任何事关键都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情做。常有人问我:曲老师,我一天到晚做家务算锻炼身体吗?我回答:如果你心情快乐,就算,因为心情快乐能使百脉通畅,就算锻炼;如果你做家务有怨气,就不算。其实,任何工作都如此。比如加班这件事,既然决定要加班了,你索性就高高兴兴地去加班。如果带着怨气,反而伤害身体。

最后一章是这样的: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hé)浣害否?归宁父母。

翻译过来就是:告假女师言且归,洗净内衣洗礼服。哪些该洗哪些不洗,我心里清楚又欢喜。为什么如此欢喜呢?因为我要回家看父母。

最后一章把欢喜溢于言表了。所以,朱熹又总结了“后妃之本”的后两条:已长而敬不弛于师傅,已嫁而孝不衰于父母。翻译过来就是:受人尊敬,依然敬畏师父;既尊敬公婆又孝顺父母。

这一章里出现了“女师”,其实无论“后妃之德”“后妃之本”,都是由女师教化而来的。女师教育含四个方面: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指贞洁、慈悲、厚道;妇言指会说话;妇容不仅是学打扮,更重要的是举止从容;妇功则是学习缝纫、仪礼等。现在的女孩子一听就笑了,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学这些。可无论什么年代,只要你还是女人,若不懂这四项,还真没办法获得幸福。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就单挑女人会说话这一条来说吧。结婚以后,女子最爱犯的错误就是轻慢丈夫,总爱挖苦和指责,总夸隔壁老王好,这就是愚蠢。丈夫是自己的,一定要夸要赞,良言一句三冬暖。同样的话,好好说,就温柔敦厚;狠着说,就剜人心窝,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更何况是伤害自己的丈夫呢。把男人说没脸了,自己自然也不落好。别总笑话古人“相敬如宾”太做作,其实那才是生活智慧。你成天甩脸子,就是把丈夫往外面推。而女人最惨的就是:事全干了,苦全受了,就是不会给人家好脸。《诗经》里为什么总写巧笑啊,美目啊,就是因为作者发现了幸福生活的秘密。一个会欢笑、不抱怨、不怕苦,还能给大家带来安抚和快乐的女人就是女神。

女人这一生真的可以以结婚为界,婚前尽是无邪、“夭夭”之快乐,婚后尽是绵绵之痛楚,而最大的痛楚不是工作,不是抚育子女,不是照顾老人,而是生孩子。据说世上最高级别的疼痛就是女人的生育之痛。所以女人生产之后侧切缝针的时候,都不必用麻药,比起生育之痛,缝针的痛都算不得什么。

也许正因为女人对痛苦有真切的体会,所以一旦觉悟,修行更快,悟性更高。这也是我为何始终坚持赞美女性,坚持女子受教育的权利。我认为女子教育永远是所有教育里的重中之重。因为女人隐忍、坚强、宽厚、仁慈,女人给这个世界增添了荣光。

《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1〕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2〕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3〕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4〕

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5〕

葛藤蔓延在中谷,

其叶萋萋茂且盛。

黄鸟和鸣在灌木,

其声喈喈欢且乐。

葛藤蔓延在中谷,

其叶莫莫茂且密。

收割蒸煮织成布,

百穿不厌心欢喜。

告假女师且言归,

洗净内衣洗礼服。

勤勉只缘心欢喜,

我要回家看父母。

【注释】

〔1〕葛:一种多年生蔓草,俗名苎麻,纤维可织布。覃:延长、延伸。施:绵延。萋萋:同后面的“莫莫”都是指植物茂盛的样子。

〔2〕黄鸟:黄鹂。喈喈:黄鹂相和的叫声。

〔3〕刈:刀割。濩:在水中煮。絺:细麻布。绤:粗麻布。斁:厌恶。

〔4〕师氏:负责教育、管理女孩子的老师。告:告假。归:回家。薄:语气助词,稍稍的意思。污:用作动词,搓揉以去污。私:内衣。

〔5〕浣:洗。衣:指见客时穿的礼服。害:同“曷”,哪些。宁:平安,此指问安。 xQhUrekN2OOnMmbBEy2HCO/VHVKsSYoTCv7qJT+1tr8bhMp+hAAvuCyCfYKj7I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