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物品的价值在于它被需要

《人民的名义》一炮走红,引发收视热潮,堪称2017年影视界的一道风景。在大叔小伙、官员百姓众口议论之中,该剧在人们的密切关注下迎来了全剧的完结。近年来,虽然火了的剧有很多,但是一部剧能够带来如此大的观众效应,或许还是头一次。我们自然免不了要问:为什么这部剧能够走红呢?

许多影视剧之所以红,是因为有吸人眼球的题材,或是有炙手可热的明星出演,但是,《人民的名义》一剧似乎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形式上。题材恰恰是很多年轻人不爱看的政治题材,而剧中除了陆毅算得上“偶像派”,其他演员似乎并非抢眼的帅哥靓女,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电视剧能够获得男女老少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喜爱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拨开谜团,最直接的原因无非就是观众有需求而已!当然,之所以说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这种需求的存在,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而那些更多的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毕竟,所有源于美好初衷的事物都值得尊敬。

首先,反腐现实题材在影视剧市场上的稀缺为该剧带来了“火爆”的前提。由于反腐类、政治类的剧集题材较为敏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电视荧幕上“断档”。而充斥其间的则是各种穿越剧、宫斗剧、玄幻剧、青春偶像剧和“抗日神剧”等。我们不能说这些剧没有存在的价值,但是多则必滥。正是这种现象,使得《人民的名义》成为电视剧行业中的一股清流。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古装剧却无历史根据,玄幻剧多成胡编乱造,宫斗剧频频女主逆袭,青春偶像剧全靠小鲜肉颜值”已成常态。许多电视剧一味迎合观众,导致剧情雷同、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粗制滥造之风盛行。更有甚者,一切以收视率为准,宁愿请大牌来撑场,也不愿意在编剧和效果上多下功夫。事实上,正是因为许多国产电视剧制片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扭曲,才会造成这种乱象。

长此以往,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观众的眼睛经不起那么长时间的欺骗,电视剧粗制滥造之风也让人们感叹“无好剧”,所以才会让人们对好剧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就在此时,《人民的名义》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突然杀出。该剧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情节设置来说,都属精品。因此,人们在看倦了玄幻的“五毛钱特效”和抗日神剧“手撕鬼子”的桥段之后,突然看到《人民的名义》这样的电视剧,就会感到十分震惊和难得,耳目一新,对其的印象分就加了不少。

其次,演员量身定做式的角色诠释为作品增色不少。如果说题材新颖还只是该剧受到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那么角色的完美饰演则是锦上添花。有很多电视剧缺乏的不是新奇的想象和新颖的想法,而是一味追求名人效应,请炙手可热的明星来出演,而不根据角色量身选角,导致因某些演员毁了整部剧。而《人民的名义》在剧本创作、人物塑造、演员演技方面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可以说很好地展现了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功力。

在《人民的名义》中,演员的选择算得上是恰到好处。无论是老戏骨,还是荧屏新人,毫无疑问,他们都对角色进行了完美诠释。演员本身虽然是多变的,但其自身气质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正是这样特别的演员选择,让这部电视剧出现了丰富的层次感,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跟着剧中的人物同喜共忧。

全剧一开始那个生活俭朴,住老房子,吃炸酱面,骑自行车上班,可在其豪宅里藏着2.4亿元现金的赵德汉,让人无法不想起现实中那个买豪宅藏巨款,从家中搜出的现金刷爆几台点钞机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饰演赵德汉的侯勇,用逼真的演技,将这个“小官巨贪”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被广大网友评为“演技炸裂的老戏骨”。而像侯勇这样的演员在剧中比比皆是,一部剧拥有如此之多的优秀演员,是成功的必然因素。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该剧所表现出的“真实性”。一直以来,对于大量脱离现实的所谓IP剧充斥电视荧幕,不少人认为是作为观剧主力的年轻群体的偏好所致,认为年轻人就爱游戏、玄幻、青春爱情类题材,而对政治题材缺乏兴趣。但是,《人民的名义》一剧的热播,尤其是在年轻人间的流行,打破了这种成见。

剧集开播不到半月,就刷爆了网络和朋友圈,以至于有人说:不看《人民的名义》,已经没法跟人聊天了。从达康书记的表情包到以各种人物搭档偏好分类的“粉丝团”,年轻人通过剧作细节的标签化,分享和巩固着自身的价值观念。这种分享甚至超越年龄层,成为年轻人与父母长辈、领导上司之间沟通的一个契机。反腐作为转型期的一个焦点话题,成为代际间价值观念交流的桥梁。

在刻画祁同伟“拍马溜须”的时候,身居高位的他居然挥起锄头,在陈老后院除草,还为领导死去的亲人哭坟。这些场景,都将“拍马屁”的真实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为了自身政治前途,他不要尊严,曲意逢迎;而面对人民群众,他却作威作福、自高自大。这和现实中的许多官员是多么相似啊!面对上级领导,他们卑躬屈膝、阿谀奉承,面对人民群众,他们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正是通过对官场生态和腐败行为的细致还原,使得这部电视剧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其实,大多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并不排斥政治题材的电视剧,他们讨厌的是脸谱化的人物,以及脱离实际的说教。美剧《纸牌屋》的走红早就说明了这一点。《人民的名义》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塑造了一批鲜活的正面人物形象:侯亮平、沙瑞金、陈岩石、赵东来,他们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是人民的希望所在。该剧还生动展示了丁义珍、祁同伟等一批腐败分子堕落的过程,提醒我们诱惑就在身边。剧中有不少情节,本身就是以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案件为蓝本。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虽说跌宕的剧情、真实的演绎对本剧的成功功不可没,但无论是怎样的电视剧,只有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百姓最关注的话题,承载了人民的不平、不满,才更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现实代入感。

《人民的名义》是现实反腐斗争的艺术再现,体现了文艺创作与时代同行的主旨,反映的是民心所向,所以一经播放,就迅速引发广大人民的追捧和热议。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人们对于贪污腐败这一现象避而不谈,可是这一现象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人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可以说,这部剧是“应运而生”,它的走红充分说明当前的观众同样会为这种拥抱现实的主旋律作品“点赞”。反腐剧在阔别市场多年后,一朝归来便成王者,已经说明了许多问题。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火,靠的不是博取眼球的题材,更不是偶像派明星效应,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和喜欢。人民喜欢和支持的必然是站在人民立场、能够为人民发声的作品。人民群众需要这一类电视剧,是发自内心的诉求,因为在电视剧的深度解剖中人们寻求到了答案,在真实性的演绎中人们得到了满足。这部剧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是应运而生之下符合人们心理诉求的好剧。

或许是人们已经受官员腐败的荼毒太久,而《人民的名义》让观众可以一泄心头之恨,更对我们所处时代的反腐进程充满了乐观情绪,所以此剧受到人们的欢迎。事实上,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也确实存在,人们因为官员的腐败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例子已经太多,所以现代社会反腐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央的反腐行动,为中国当代社会的反腐倡廉,开了一个好头,《人民的名义》又在反腐热潮将退未退之际,重新勾起了人们对反腐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在为《人民的名义》一剧的成功欢呼鼓掌时,却有另一个疑问袭上心头:既然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如此受欢迎,观众也如此支持,为何却在市场中缺位多年? ZPZm8d2MMYsT5goRPUI3OtTtzw39lPEgtqx7U0qwAkWFIhSgOxd8fPMxpWTSa5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