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情绪管理

父母先要疗愈自己

天气不会永远晴空万里,总会有阴雨连绵的日子;同样,家长和孩子相处也不会永远风平浪静,总会有失去耐心的时候。这些时候包括:无尽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突如其来的危机。一旦发生冲突,不少家长常常会下意识地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过后又会内疚甚至是痛恨自己,直到下一次冲突,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恶性循环。

面对情绪失控,也许有人曾经建议,或者从相关渠道得到的信息是要学会控制情绪,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忍,就像一句俗话说的:“‘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后方知‘忍’字高。”然而,当采取了控制或忍受的做法,不用多久就会发现行不通。要么负面情绪因为压抑而不断累积,就像一个不断产生蒸汽却没有排气孔的的高压锅,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外在诱因)都可以让负面情绪集中爆发;要么被积压的负面情绪会突然转移到无关的人身上,也就是所谓的“迁怒”,就像有的人在生活极度失意的时候,会通过伤害无辜来报复社会。

其实,情绪无法被控制,只能被管理。因为情绪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人与情绪对抗,其实是自己反对自己,自己排斥自己。这样做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解决问题的手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管理好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首先要明白负面情绪的来源,就像医生治病,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情绪

很多人的负面情绪,都源自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就是说,来自童年时期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一方面,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者冲突。如果父母的脾气暴躁,孩子就学会用发火解决问题;如果父母喜欢羞辱人,孩子就学会在冲突的时候口不择言,用语言暴力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尽管在成年后,孩子在意识上会反对父母当初的教育方式,但在潜意识中,还是会不知不觉地认同父母,因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其威严和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毕竟小时候每个人都要依赖父母,即便长大后,我们的思维还是会因为惯性,在行为上继续模仿父母,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情感上排斥,行为上认同”。另一方面,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一个概念,就是“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在成为父母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以后会采取何种方式与孩子相处,因为一个先入为主的模式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人首先要敢于承认这个事实:父母当初的教育方式确实不妥,甚至已经深深地伤害了我,影响到当下我和孩子的相处。

其次,如果可能的话,成人要把这种影响当面心平气和地告诉父母而不是指责父母,毕竟父母无法给予我们他们本身没有的东西。心理学上有种说法,人的大部分负面情绪都是一种自我攻击,而这种自我攻击在本质上是为了报复父母,因为人的生命来自父母,攻击自己也就意味着惩罚父母。如果能面对面地和父母沟通,就可以为曾经积压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从而使其中的大部分得以释放。当然,若父母能为他们曾经的行为表示歉意,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我们也要表示理解,毕竟父母也是受害者,也曾经被长辈用类似的方式对待过。想象一下父母在小时候被长辈用类似方式对待时的无助和害怕,想象得越具体,我们就越容易释怀,从而原谅父母。

如果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和父母面对面沟通,可以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具体地写下来,越详细越好,当然,结尾应是原谅父母的话。通过书写,可以让曾经的伤害浮出水面,而不是在潜意识里压抑着。然后把写成的文字对着父母的相片大声地念出来,可以痛哭流涕,也可以声嘶力竭。通过这个具体的仪式,潜意识就会相信我们已经原谅了父母,困扰我们的负面情绪就能大大减轻。原谅父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原谅我们自己,接纳我们自己。就像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所说的,年轻的战士总是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他所攻击的旧主的许多品质和能力。我们身上总是保留着许多为我们自己所谴责的东西,就像相似之处才能拿来做比较,相似之人才会争吵。美剧《血族》里面也有一句表达相同意思的经典台词:当你心里住着一个囚犯的时候,总有一天会发现,其实被囚禁的是你自己。

最后,我们要不断告诉自己,我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依然可以选择用更好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观念产生的负面情绪

有时候影响人的不是发生的事情,而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好比面对一个好动的孩子,如果成人的观念是这个孩子就喜欢捣乱,接下来成人很有可能会惩罚这个孩子;如果成人的观念是这个孩子其实很想安静地坐下来,只不过实在无法控制他自己的行为,成人就会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包容。

因此,下一次要发脾气的时候,应及时改变看法,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更容易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就好比同样是半杯水,“只剩下半杯水了”和“还有半杯水”这两种不同的解读,给人造成的内心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失望,后者是惊喜。

“应该”思想产生的负面情绪

不少父母常常不愿意相信事实,而是带着“应该”的思想,这也容易让他们发脾气。比如,“孩子都这么大了,他应该懂礼貌呀”“我在他身上花了这么多钱,应该会考出好成绩呀”。如果带着这种思想,人就是在和事实对抗,容易失控。就好比面对“下雨了”这一事实,如果我们认为“不应该下雨呀”,情绪就会产生不适。

因此,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不要再带着“应该”的思想,而是要承认事实,仅仅把它定义为一个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定义成问题后,我们才会开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发脾气。

转移的负面情绪

意大利有句谚语:“他是个大好人,好得一无是处。”意思是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刻意在别人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在面对委屈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逆来顺受,最终导致负面情绪发生转移。

因此,父母一定要学会在外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不被侵犯,而不是委曲求全。很多时候“委曲”并不能求全,反而还会让人更委屈。某种程度上来说,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其实都是我们“教会”对方的。受委屈了,却没有及时通过合理的方式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碍于情面或者其他原因把负面情绪压下来,那么负面情绪就会不断寻找安全的发泄出口,这时候常常遭殃的就是周围的亲人,尤其是孩子。

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

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它会突然降临,我们无法得知它的来源,因此在面对它的时候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三个步骤进行化解。

首先,快要发脾气的时候暂时离开现场,然后进行数次深呼吸。

之所以要离开现场,是为了避免双方相互刺激导致情绪进一步升级,最后可能导致情绪完全失控;之所以要深呼吸,是为了让理智重新和我们的身体建立连接,以便回归理智状态,因为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受潜意识支配的,不受理智的约束。

其次,感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体现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负面情绪就像西方文化中的魔鬼撒旦,它一定需要一个载体,而不是凭空就可以存在。美国作家露易丝·海在其著作《生命的重建》中提出一个观点:生理上的疾病,几乎都是由于某种负面情绪在该部位长期淤积导致的。这同样说明了情绪需要一个身体部位作为载体而存在。

最后,运用自己的意念让负面情绪所依附的部位放松,这类似于瑜伽中的“冥想”。可以想象有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不断抚摸着紧张的部位,或者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耀着,让那个部位不断地放松。当紧张的部位彻底放松后,负面情绪也就消失了,就像人们常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适合负面情绪生存的环境不存在了,负面情绪也就随之不见了。

心理学上说,所有的关系都是人和自己关系的外在投射。唯有疗愈了自己内在的伤口,人和自己的关系变好了、和谐了,人才能以健康的方式去维持其他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 9hkaGSiABX2DrVC7+uiXO4XSt1LYygaFxWyjUt3UYPrfJnsp9vCI+EOmZjKMPY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