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被灌的酩酊大醉,最后在傍晚十分进入青庐,恍恍惚惚的看着眼前的白笙,在众人的见证下两人进行交拜之礼,之后二人饮交杯酒,再是秦川从自己头上取下一缕头发交给白笙,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表示同心,这就是结发,这代表着二人正是成为结发夫妻。
新婚后的三日,一切归于平静。
家中也安静了下来。随着秦川的妾室们搬进来,家中的人增多,这才多了几分热闹。
八月已经秋高气爽了,阳光不在炙热,反而晒在身上暖烘烘的。
大狼趴在地上,秦川坐在大狼身边,给大狼梳理着毛发。
葛玄和左慈还没有离去,秦川还有很多话想要和左慈说,所以留着左慈没有离开。
两人缓缓走来,在秦川的旁边坐下,左慈在大狼头上揉了揉,对于左慈大狼很熟悉,倒是不排斥左慈。
“你在忙什么了?”秦川对左慈问道。
左慈在旁道:“诸子百家存在了数百年了,终究要消亡了,他们人丁单薄,甚至一些派别都已经消失了。我在想办法让他们多存在一些时间。”
秦川说道:“儒家当道,百家消亡,这是历史的自然规律。”
“这种规律也是人为造成的。武帝罢黜百家,只是儒家的学说符合他的统治思想。而百家的存在,是对一个兴盛的王朝没有任何坏处的。”
“百家争鸣固然壮观,但相互角逐、争论不休,但却思想驳杂,无法形成统一,在大一统的王朝里,只能选择一个思想来统一天下,是无法让百家发挥长处的,汉武当初选择儒家是正确的,儒家是最符合大一统王朝统治思想的。”秦川说道。
“百家想要恢复先秦时期的荣光已经不存在了。放弃这个想法吧。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他们已经被历史所抛弃。”秦川对左慈说道。
左慈对秦川道:“如果刘备能统一天下,三造大汉,你必然是重臣,你如果愿意帮忙,百家出世何其容易?”
秦川苦笑道:“师傅,你只从百家的生存方面考虑。却不从天下人的生存考虑出发。百家如果出世,他们的学说继续大行其道,你知道会造成多大的混乱?
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们重法,反对儒家的礼,而且理念又和儒家的中庸之治所冲突,儒法两家争论已经数百年了,学派之争最后出现思想之争,伴随着出现政治斗争,这样的局面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很危险动荡的。
道家主张挺多的,重礼依法,采儒法之善,但是他们内部的观念都有冲突。老庄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黄老道家追求大一统,主张因俗简礼、宽刑简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国。虽然都是主张无为之治,但却又有着区别。
墨家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这在我看来都是个笑话。
国家要强大,尚贤还要重才,仁爱非攻纯属亡国之道,经济更是笑话,钱是要花出去的,一个国家只有流动的钱财越来越多,国家才会越来越有钱,最终越来越强大。尊天事鬼这种带有宗教观的想法,任何一个大一统帝国都不会接受的。而且我本人更是不信鬼神。”
秦川看向左慈,对他说道:“说了这么多,完全可以总结一句话,那就是诸子百家不适合大一统王朝。”
葛玄对左慈道:“师傅,我觉得师弟说的很有道理。汉武帝选择儒家,就是在反复衡量后,才觉得儒家是最适合大汉的学说,而百家被罢黜也不是没有道理。”
秦川拍了拍大狼的头,示意它自己去玩。
左慈对秦川问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秦川说道:“有倒是有,但是看看百家愿不愿意吧。”
左慈道:“什么办法?”
“放弃他们的政治主张,发展学术主张,加入我创立的学院。”秦川说道。
葛玄疑惑道:“那这样放弃政治主张没有什么用啊。他们发展学术,就能广收弟子,而这些弟子日后为官,岂不是就变成了政治主张?”
“这就是需要对他们的学术主张进行阉割了。法家主张依法治国,这是历朝历代都同意的观点,没有法律法规便无法治理天下,让百姓安稳。但不管是律法和道德仁义礼法,都是不和律法冲突的,所以法家想要出世,就放弃他的一部分学说吧,专心主张法制学说,为国家完善律法,促进法治。”
“道家,却只有黄老道家适合治国,其他的还是摒弃吧。”
“墨家需要阉割的东西就挺多的。唯一认为的尚贤还有可取点,但是我觉得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墨家有机关术,他们为什么不选择研发制造利民的农具、器械,利国的兵器?这才是他们生存下去的根本。”
“每一个学派都有他们自己的闪光点,但是一些观点是不适合治国的,只有摒弃,与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才能生存下去。这是他们犯了几百年的错,若是还不愿意改正,就只能消亡了。”
左慈道:“恐怕他们不会愿意。”
“如果他们还是这样顽固,师傅没有必要为他们奔走了。就让他们消亡在秦岭的深山当中吧。”秦川说道。
左慈想了下:“等回去的时候,我去和他们说一下。如果他们愿意,我在与你联络。”
秦川道:“儒家已经占据了天下了,百家想要出世而不遭到儒家的围剿,只能放弃政治主张,另辟蹊径从学术上下手,学术主张繁多,而没有了政治,在学术上儒家也不会下死手的。而有我的书院庇护,儒家也不会太敢放肆,但若是百家走其他的路,被儒家的人堵杀,就莫怪我没有帮助他们了。”
左慈对秦川道:“徒儿啊,你给我说一句老实话,你对诸子百家的态度到底是如何的?”
“百家争鸣对思想控制来说是有负面影响的,但是这样终结了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却又能让皇权更加的强大集中,对后世而言是有功利的。只有激烈的碰撞,才会有变革。只有变革,才能生存。当年七国相争,百家帮助列国纷纷变法图强,而如今用在诸子百家身上也是最合适不过了。他们只有变革,摒弃糟粕留取精华,发展长处吸纳创新,才能生存。”
“你这话还是模棱两可啊。”左慈说道。
秦川无奈道:“师傅,有些话说出来了就不好了。”
“今天就咱们三个在这里。你信不过谁?”左慈道。
“行。那要我说,诸子百家想出世,只能当帝国的走狗。然后在未来在谋求权益。他们也不要想七想八,现在他们就是一条条丧家之犬,能有个容身之所在谈其他的吧。”秦川说道。
左慈叹息了一口气。葛玄点头赞同。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家,著作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如今还剩下几家?”秦川问道。
左慈道:“如此多的学说,最终发展成学派的却只有十二家。如今秦岭深处,抛开儒家,隐居了十一家,如我所在的阴阳家却只有我一人,而纵横家也只有历代鬼谷子一人,道家远不如外世的道教兴盛。兵家一直昌盛,但也快要脱离学派这一范畴了。”
对于百家的掌控,秦川是没有信心的,但是秦川能做到约束。
这番话中有着忽悠的成分,但是秦川必须做,百家出世,在短时间内会造成混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有收益。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秦川要必须对诸子百家进行约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掌控,这样才有利于统治者。
如果用唯心主义来定论诸子百家,其实每个学派都有可能创造一个强盛大一统王朝的,比如没有采用儒家学说的唐朝,唐朝采用尊祖崇道,采用道家思想治国,试问中国历史上除开汉朝,有哪个朝代能和唐代相比?
而自唐以后,儒家就失去了光彩了,成了统治者禁锢思想的工具,最后甚至到了祸国殃民的地步。明末的局面,儒家没有一点责任是不存在的。
没有儒家的中国历史,或许会有点不一样。
秦川向为未来创造点不可知的东西。而诸子百家的重新出世,或许会不让这块土地上的未来王朝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
左慈和葛玄一起离开了,离开之前左慈给了秦川一个地图,上面标记着诸子百家隐居之地,那是在秦岭的最深处的,人迹罕至,只有一条特殊不为人知的路才能到达那里面。
新婚过后,休息了半个月,没七天一次去学院教书,家中妻妾如云,秦川的日子过的还是很滋润的。
不过滋润的日子并不长,八月底,刘备召唤秦川前往州牧府,与秦川一起的还有关平、刘封、黄叙。
在州牧府看到另外三人也来了,秦川知道在襄阳的时间待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