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公

不管是宋忠的名望还是书院如此多的儒学大师的名望,都不及透露出来的精英班毕业的学子可以直接进入州牧府为官这样的消息吸引士子。

清高这种良好品质只是在少数人身上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喜欢仕途的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就更少了。

古代读书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混一口饭吃,也不是为了能摆脱阶层,鱼跃龙门,在科举没出来之前,普通人读书很能跨阶层,读书人大多数世家大族或者殷富之家,他们不用跨越什么阶层,鱼跃龙门,所以大家读书基本上都是为了当官,走上仕途。

当然,也有少数的寒门弟子通过读书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在庞大的士子群体里,这样的寒门弟子实在是少的可怜。直到了科举制的诞生,真正给了寒门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

秦川站在藏书馆三层的阳台往书院大门看的到是人山人海,书院正门前的广场上,站满了穿着儒生装,头戴博冠缠葛巾的士子。

“有三千之众。”关平站在秦川的旁边,对秦川说道。一眼就能看出大概的人数,这是作为一个将军必须具备的技能。

秦川说道:“今日招收的只是精英班的弟子,这三千人中有三十个人能成功考试通过,那么就证明这些人中的人才质量还是不错的。”

刘封惊讶道:“百里挑一?”

秦川笑道:“这还是为了不至于今日书院开山而招收不到学子,而特意降低的难度,可以说第一批学子是幸运的。第二批考试的将会难上许多倍。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了。”

“这些儒生也知道变通啊。”关平感叹道。

秦川嗤笑道:“是耶耶我特意强烈要求的,今日是打响名气,以后才是宁缺毋滥。”

“其中寒门弟子恐怕要占据三十个名额中的一半吧?”关平问道。

秦川点了点头。

宋忠负责书院的事宜,这些事情也只能他这个祭酒带着书院的这些教授来做。

这个时代,学院的校长叫做祭酒,也叫做博士祭酒,而学校的老师们则称呼为博士,也可以称之为先生、教授。博士是带有官方色彩的称呼。

秦川并不打算去抢风头,这也不是给秦川出风头的场所。作为将军,就应该在战场上出风头的。

考试从早上就开始进行了,试题只有三个题目模块,一考治政,二考兵事,三考经学。

五个考场,每个考场可以进去一百人,而答题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每一批进入开始的学生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但三个题目都是考治政、经学、兵事。

午时考试结束,再有想要参与考试的学子只能等待下一次考试了。

批卷在第一场考试的时候就在进行了。

经学的题目自然是由书院中的这些儒学大师进行批改打分,而治政则是有诸葛亮带着一批能吏进行批改,兵事则是徐庶带着一群通兵法的官吏进行阅卷。

开山大典的时候,刘备会亲自到场,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开山大典的时候。

所有试卷批阅完成,最后会在开山大典上宣布三十个入选的名单。

阅卷室有重兵把守,任何人进出都要搜查,天网谍子更是布置了许多在阅卷室进行监视,以防阅卷的教授徇私舞弊,这本来引起了许多教授博士的不满,但是秦川解释,此例将会成为惯例,今日他相信没有人会徇私舞弊,但是日后未来或许会有教授徇私舞弊,这是为了形成惯例才从今日开始,一番解释,这些教授为了书院的未来,也只能不做计较。

秦川和关平等人接受了检查后,进入考场。

整个房间中,有百人在进行阅卷,百人也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批改试卷上的题目。

秦川径直来到批改兵事的区域,徐庶正带着人在进行批阅,秦川笑问道:“元直,可有贤才?”

徐庶苦笑摇头道:“这些人都是读了几本兵书的人,答题算是中规中矩,不知变通,生搬硬套兵书上的兵法,若是上了战场当上了将军,也只是个庸才将军。”

“终究是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儒学,不可要求太高。若是有跳脱出兵法的,自可录取。”秦川说道。

徐庶摇头:“还没有看到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答案。”

秦川拿过一张左伯纸做成的试卷,直接跳过治政和经学两题,看向兵事。

这一批的兵事问题用着一大段文言文写着,秦川阅读了片刻,这批试卷的题目考的是曹操若是举兵二十万南下征伐荆州,作为荆州主将的你,该如何与曹军作战取得胜利。

这张试卷上的答案却是是中规中矩,以荆州之兵相抗,战与南阳,将曹操军队阻挡在汉水以北,与曹操军谋求决战,最后还大大夸奖了一番荆州军队,言兵多将广,将军们的能力远远超过曹军将领,定然能打败曹军云云。

秦川笑道:“拍马屁可不能取得好名次。”

于是秦川在试卷上写了一个丙等,答题成绩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三十名入选学子最少都要有两甲一乙才能有资格入选,若是这样才成绩多于三十个,那么就会从这些人当中选三十个更加优秀的答案出来。

有一个丙,那么这个学子已经没有资格进入书院了。

关平指着一张试卷在大笑,却被旁边的儒生给呵斥了,关平顿怒,秦川赶忙道:“你别在这里发脾气,暂且忍忍。”

关平放下怒火,对秦川道:“你看这个试卷,兵事一题,这是考的官渡之战,询问袁绍如何才能在官渡之战中获胜,这个考生写的居然是没得胜,引颈受戮。”

秦川一看,若然是如此,再看看他的治政和经学,全都是简短几句话,满是调皮的意味。在治政一题上询问如何治理交州,答案写的是交州蛮野之地,不通王化,让其自生自灭就好。

治政和经学的答案便都被写上了一个戊字。

“这是来凑热闹的。以后这总凑热闹的人,不可再让其参加学院的任何考试。”秦川说道。

关平道:“耽误咱们的时间,也对,应该永不录用。”

秦川将这份试卷交给了许靖,对许靖道:“这样的试卷有多少?到时候名单整理出来,这样的士子,以后学院永不录用。”

许靖看完了这张试卷,再看了下写在试卷上的名字,然后对秦川道:“这习衷乃是习家的二房的三子,是个纨绔。”

“这种纨绔也来凑热闹,更要杜绝这种学子。”秦川道。

许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两个时辰后,所有试卷全部批改完毕,其中两甲一乙的有二十四人,数量居然还没有三十个。

“考试题目难度比较大,而且批卷也极为严格。二十四人足够了。”宋忠说道。

秦川和诸葛亮还是徐庶三人相互对视一眼,二十四份试卷中,居然只有一个寒门,而且那个寒门学子还是属于家道中落的那种。

“一甲的试卷有多少?”秦川问道。

旁边的小吏道:“有一百一十份。”

秦川道:“全部拿出来,重新看。”

宋忠不懂秦川其意,秦川对宋忠问道:“先生可有悲天悯人之心?”

“自然有。”

“寒门弟子向来不能比士家子,我打算借今日之机,告诉天下寒门士子,他们有一个机会了,也让士家子们明白,以后他们要更加努力,从而不被寒门子追上。所以今日三十名额中,我要取十五位寒门子。”秦川直截了当的说道。

宋忠沉默半响,对秦川说道:“这有失公允,也是耻辱!学院绝对不能如此做!若是这样做了,今后学院如何公开公正?”

秦川道:“公允?先生可知天下多少寒门士子有潜力才华,却进取无门?世家坐大,只手遮天,鱼肉百姓,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世家大族只手遮天,垄断官场,民间还有这样的谚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对寒门子弟是公允吗?

今日我以一场不公,换后世读书子弟,千千万万年的公允。若有骂名,我秦川一人担着便是。”

书院要表明一个态度,向世家大族宣告,以后的未来,不再是世家只手遮天的天下,以后的官场将会出现更多的寒门子,也向天下的寒门子弟宣告,他们的人生不再是被拘束在土地上,而只要努力读书,可能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有识之士有时候也会被自己所在的立场所影响判断。

在场的许多儒学大师,都是大家族出生,少有寒门出生。

他们对于秦川的话并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反对。

宋忠叹气道:“但今日若是有失公允,以后如何著心天下?学院会成为笑柄的。”

“今日是书院开山大典,也是给寒门弟子希望的一天,失信天下?是失信于世家大族罢了,这点我不在乎。若是能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书院那边是成功了,纵然是死,也是重于泰山。”秦川说道。 6yGMsy5tQ1T5RHZRcJ4JllHzPfVoaifEKFh1gEWjCiqAAgDuOX8WTFldhzEzruD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