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世家豪族

曹操有首名为短歌行的诗非常的著名,他在短歌行中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很是详细的描述了汉末的人间惨像,只是曹操作为汉末人口大灭绝的刽子手之一,念叨着这种悲天悯人的诗句,也不知道惭愧不惭愧。

秦川可以很肯定,曹操的脸皮绝对厚。在这个时代能为人主的哪个不是厚脸皮。

五千余万人口经过历年的战乱,最后只有剩下数百万人口。这个时候中原可谓是极度空虚了。

就算是到了西晋,也才是一千余万人口,八王之乱之后人口再次凋敝,这个时候外族入侵,已经没有人力去阻挡那南下的滚滚铁骑了。

在中国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就是战争潜力。

没有了人口,一切都是空谈。

战乱是人口损失的最大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人口迁徙流浪的难民,导致无法进行人口统计,另外一个因素是豪强世族收入的仆役。糜竺在徐州之时,全家上下,就有仆役万人。

入了世家豪族为仆役,就算是这些家族的人口,不用缴纳赋税钱粮,除开仆役,还有大族的部曲、佃户,他们都是不列入户籍的,也不用缴纳赋税,这些人统称为隐户。

隐户、流民占据的人口数额会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尤其是隐户的人数。

难民好处理,只要分得田地,给予发放种子农具,入了户籍,这一家子就是户籍人口中的下户了。

隐户最难处理,别说大汉帝国四百年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直至到了新中国土改才解决隐户的问题。

而刘备的蜀汉在历史上隐户的比例极为庞大,刘备入蜀,蜀中人口九十余万,众所周知,蜀汉的战争一直都是在境外进行的,而在蜀汉被邓艾灭了之后,人口还是九十四万。

数十年间人口居然没有增长?其中的诡异,不言而喻。其中隐户有多少,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隐户数额很是庞大。

汉代的政权支撑,依旧是依靠世族豪族来支撑的,让世家豪族没有了仆役或者让仆役也缴纳赋税,这就是亡国之策了。

“士元,你家有仆役多少人?”诸葛亮好奇问道。

庞统也没有什么避讳,当即答道:“庞家是分为两家的。两家共有仆役七千余人,这些人参与家中各项产业,其中参与种植的最多。”

“那庞家一年缴纳的赋税是多少?”诸葛亮继续问道。

庞统答道:“一年缴纳一千石左右的赋税。”

庞家上下人口有三百余人,这三百余人都是要缴纳赋税的,而那些仆役七千人不用缴纳任何赋税。

诸葛亮继续问道:“那士元那你家中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

“粮产二十万石,钱财收入这些就不说了,乱世钱财贱如土。”

刘备惊讶了:“产量就有二十万石,而你只缴纳一千石的赋税。这……”

庞统说道:“景升公秉承汉税,田税不过三十税一,刍稾税也不过年每亩五十五钱,我家中三百余人,分十二户,每户只需要缴纳户赋两百钱,成年男丁服徭役若不愿往,需缴纳三百钱的更赋,三百钱是戍卒之钱,正卒我家中只有三人,故三人没人需缴纳两千钱。一岁至十四岁岁的孩子,不分男女,每年交纳二十三钱的口赋,十五至五十六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交纳一百二十钱算赋。至于商税,同样是三十税一,就不说了。”

秦川叹道:“田税、商税太轻了,而人头税太过于重了,普通百姓家庭难以承受。”

东汉赋税制度多有变动,光武帝制定三十税一的田地税和商税,之后变动都不是很大。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世家豪族不宜动,但田税、商税、人头税都应该改动,以促进百姓生育。”

刘备愁道:“如何改动?”

对于赋税改革,刘备是真的不知道从何下手,让他想办法,是难为他了,毕竟一辈子都是在战马上行军的打仗,哪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

诸葛亮简短的道:“减免人头税,对田税进行分梯层改制,商税必须要加。”

秦川在旁边说道:“不妨直接将人头税减免了,而对徭役,必须服役,咱们荆州应当大修基础建设,如水利、道路、城墙都需要修缮。”

“进城的城门税也应当减免,入城没有了门槛,对商业的促进十分明显,同时对于商税建议不要太过与繁重,十税一是最合适的。田地税对富户应该加重,对贫户应该不收税,反而进行补贴。”秦川说道。

“商税对富户也应该比平常百姓要重。”

“赋税改制之后,荆州府库应当充裕。有足够的钱财,对于促进人口就好办了。”

“只有将百姓的赋税压力减轻,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余财生育。如果是单单只喊着促进人口,而不给百姓们足够的福利,人口是不可能增长的,对于百姓生育,我们应该还设立奖励,如一家生二胎,奖励多少,生三胎奖励多少。”

“同时对于流民,安排官吏,让他们入籍。若是有世家豪族胆敢在流民中插手的话,应当给予雷霆一击,让荆州世家豪族知道流民是不能碰的。入籍之后给予流民田地、帮助建造房屋、免费发放农具、耕牛,三到五年免除田税。”

“而那些世家隐户,主公应当下达将人头税放到这些人身上。每一个隐户人口,需缴纳三百钱人头税。再缴纳赋税之后,鼓励隐户脱奴籍,入户籍,若有人阻挡,格杀勿论。”

秦川一番话说完,众人沉默下来思索。

徐庶在旁道:“小川说的关于人口与赋税都是针对世家豪族,真正实行起来,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诸葛亮对秦川说道:“小川所言,太过于偏激。引起世族豪强反弹,后果不堪设想,权力机构依旧是需要世家豪族来支撑,帝国的运行离不开豪强。若是我们仅仅局限于一州之地,此法或许可行。但是若是未来能定鼎天下,此法绝不可行!”

世家豪族占据着大量的财富,他们的财富可以动摇一州一郡,甚至动摇国本。而他们的人脉广大,豪族与豪族之间,如同一道巨大的蛛网,覆盖着大汉政权机构之上,家族中的子弟多有进入衙门的,有的影响力巨大的世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们是汉代社会结构的除开皇帝外最高的一层,也是他们组成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结构,缺少或者得罪了他们,天下将会大乱。

诸葛亮话是对的,这是大汉的国情,世家豪族是维持统治的根本,得罪他们,便只有覆灭的下场。

“如果我们在荆州施行小川所说之法,将荆州世家豪族得罪干净,那么我们以后攻取其他州郡,必然会导致这些世家豪族的疯狂抵制。如今的世家,多有私兵,实力不容小觑。”

“未来就算平定了天下,也将会因为受到世家豪族的抵制,导致天下烽烟四起。小川所言关于世家豪族抑制之法,不可行。但对于百姓赋税、鼓励生产之法乃是大善。”诸葛亮说道。

秦川也明白,世家豪族维持统治的根本所在,若是得罪了他们,下场会很惨。但世家豪族绝对是一个王朝的附骨之疽,是攀附在帝国身上的吸血虫,豪族不削,汉帝国将难以强盛。西汉与东汉的国力强弱,高下立判,只因东汉世家豪族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反而越来越强大,更是出现庄园化,划地为领地,修建堡垒,训练私兵,横行郡县,兼并土地、百姓,其害极大。若是能将世族豪强的人口、财产释放出来,东汉国力将会远超西汉,毕竟东汉的生产技术是要强于西汉的。东汉国力强盛若是有西汉的七成,就不会有什么黄巾之乱、群雄割据,甚至都不会出现五胡乱华。

如果真的帮助刘备夺得了天下,如果不把世家豪强削弱,这样的帝国,就会是和西晋一样。这不是秦川想要扶持的帝国。

“小川说的也十分有道理,孔明说的也有道理。我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刘备为难的说道。

于是刘备将目光看向徐庶和庞统。

徐庶是寒门出身,庞统是世家,他们的话或许更有参考意见。

“主公,世家豪族很是强大。没有足够的实力前,不宜动手。但在荆州,可以稍稍打压一下世家豪族。”徐庶说道。

庞统点头,很是赞同徐庶的话:“我虽然为荆州的豪族,但主公若有政令,庞家将第一个响应。”

有庞统的这句话刘备就已经很开心了。

“世家豪族,必须削弱。他们为百姓、对政权统治者的危害已经极为庞大。世家所仰赖,财、权罢了。若是断其财路、绝其权柄,世族豪强不足为虑。我有一法,名为科举。” Ja3YXTtJhINWPL1vbiLJlp1ufc/XJK/8AFCxVaLMVvyx0o51hKn/da5SCUicjq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