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是一件好事。不妨先招募一批士兵,整顿军队也同时进行。”刘备说道。
整顿军队是刘备离开荆州之前就与徐庶商议过的事情,刘表掌控荆州军队这么多年,军中派系根深蒂固,如同铁板一般,外人想要伸手进去,难度挺大。
刘备可以说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控这支军队。
想要彻底掌控,让这支军队乖乖听话,那就只能进行整顿了。
军队剔除老弱病残,对军官进行更换对调,对以前的编制组织进行打乱,安插跟随刘备多年可以信得过的士兵担任军官,这些都是整顿军队的老套路了。
荆州有十二万军队,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只有七八万左右。剩下的都是混子,将这些混子剔除,能让军队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也能让刘备对军队的掌控更加的轻松。
而练兵一事,应该是徐庶这几天想出来的,结合局势,刘备很快就看出了此事可行,旋即就答应此事了。
徐庶说道:“主公,现在咱们的人手不够。想要大刀阔斧对荆州进行改革恐怕不行。”
刘备现在的人手确实不太够,以前的老属下有的能力不够,有的现在做着别的事,糜竺就负责帮助刘备敛财,孙乾在刘备身边协助处理政务,简雍明显不适合。
“提拔许多有能力的人才吧,元直应该有这样的准备吧?” 刘备问道。
徐庶笑着拿出一份名单,对刘备说道:“这些人都具有能力,可以提拔或者善用。”
秦川凑着看过去,名单最开始是韩嵩、蒯良,下面是陈震、伊籍、向朗、潘浚、蒋琬、郝普……后面的名单都是一些秦川没有任何映像的,这些人应该是不曾在史书上出现的。
刘备思索片刻后道:“元直觉得这些人该如何安排?”
徐庶摆手道:“还看主公安排,这些人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有大才之人,其中几人,完全可以火速提拔。”
“韩嵩、蒯良担任原职,暂不让他们接触荆州政事,蒋琬这个年轻人是白县县长,提为长沙太守。伊籍调左将军府任从事郎中,位次于简雍、孙乾。其他几人安排我再做考虑。”
秦川在旁边道:“主公,若是得诸葛孔明,荆州之事就不算事了,如今荆州事物烦乱,得孔明,主公将无烦扰。”
刘备说道:“前两次访孔明不得,我一直想着这次回襄阳定要去再访。元直。你替我选一个好日子,我要再去拜访孔明。”
徐庶笑道:“两日后就是黄道吉日,宜出行。”
刘备道:“那就两日后前往隆中!”
刘备开始召集众人开始处理政事了,没秦川的事情了,秦川干脆跑出来了。
现在刘备忙着让自己的人才库充实,人才库充实了才好办事,而练兵之事要稍稍靠后,秦川还可以悠哉一段时间。
关平和刘封两人就没有参与这样的会议的资格,这事没法说理,虽然两人身份都比较重要,但是你军职地位低啊,还涉及不到刘备的核心决策层,所以两人看着秦川走出来,就凑过来打听消息了。
“最近好好玩玩,咱们接下来的一年甚至两年三年都有事情做了。”秦川对两人说道。
关平问道:“说说怎么回事啊!”
秦川对关平正色道:“你一个校尉居然打探军事机密,该当何罪!”
关平呸道:“别给我猪鼻子插大蒜——装象,你不也是个校尉啊。”
“就是。”刘封附和道。
秦川对刘封道:“你个白身布衣没有说话的资格,现在是两个校尉交流的时候。”
“阿封,我们两个揍他一顿吧!”
刘封点头答应,秦川退后几步对两人道:“别闹啊,咱们可是在左将军府门口,别让人看到了笑话!”
关平哪管这么多,扑向秦川,今天不揍一下骚包秦川,关平不解气!
刘封跑过来也要抓住秦川。
秦川赶紧跑,三人在左将军门前打打闹闹,站在府门值守的一群士兵们只当做没有看见。
“成何体统!在左将军府前打闹,简直胡闹!”
秦川被关平和刘封抓着,听到有人训斥,秦川心道是哪个王八犊子敢训斥自己三个人了?
抬头一看,秦川就乐了,是老熟人。
“呵,这不是李严李正方吗?怎么,哥几个打闹碍着你事了?”关平转头看了看左将军府,继续说道:“这好像不是你家门前啊。”
李严刚刚还以为是别人家的世家公子在此打闹,哪知道居然是秦川、关平、刘封。
这三个少年在江陵可是揍过自己的啊,真是哪里都能看到小人啊。李严心中无奈叹道。
秦川乐呵呵的问道:“正方兄怎么来襄阳了?”
李严虽然很不愿意和这几个少年打交道,甚至话都不愿说一句,但是秦川以礼待人,以兄称之,李严的面子落不下,也不好和 这几个少年人置气,回答道:“先前在江陵,小友说左将军正在招贤纳士,所以我来自荐,只是在徐元直一直拒绝了我,已经连续拒绝了五次,这次听闻左将军回来了,我打算直接见左将军。”
秦川听了有点肃然起敬啊,这哥们被徐庶拒绝了五次了,居然还来自荐,要是换成别人,估计早就甩衣袖骂刘玄德不过如此,丝毫没有识人之明了,是个睁眼瞎了。
“是什么让正方兄如此执着……”秦川好奇问道。
“肯定是大伯英明神武,霸王之气外露,是一个能让人效死的主公,所以才让他如此执着!”关平说道。
李严看了一眼关平,对秦川说道:“我只是咽不下这口气,我李正方有经天纬地之才,怎么在那徐元直口中就是一个不堪用之辈?太气人!吾誓要证明吾有辅国之能力!”
刘封看着关平说道:“你先把你吹牛的本事先改改吧。”
李严拂袖而走,来到左将军府门前。
“去看看。”秦川对两人说道。
左将军府门前有一块告示牌,告示牌上贴着招贤榜,另外平时还会贴着左将军府颁布的政令。
李严走上前,那值守的将军府小吏看到李严来了,有点惊恐的道:“你怎么又来了?快快走,军师都已经拒绝了你五次了,你还来这里作甚!快走快走。”
那小吏上前推着李严离开,李严一脸羞愤,落魄如此,居然被一介小吏欺辱。
李严怒道:“我是来揭榜的,我要见左将军。”
小吏也怒了,因为李严居然推不动,小吏怒道:“连续五次被拒绝了,你是什么贤才!狗屁不是的废物!”
李严一张脸憋的通红,小吏说的没错,李严都觉得小吏说得对,被拒绝了五次了,算什么贤才?
秦川几人走过来,秦川看向那个小吏,小吏是认识秦川的。
小吏松开李严,躬身对秦川行礼。
秦川对小吏严肃的道:“主公让你在这里接待揭榜的贤才,你是如此对人的?”
小吏见秦川脸有怒容,唯唯诺诺的道:“可是此人已经自荐五次,被拒绝了五次,不是一个贤才。”
“是不是贤才不是你说了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一介肉眼凡胎,怎可知站在你面前的不是贤才?元直拒绝李严五次,或存在考验磨砺,若是因为你失去了一位英才,你罪何其大也?”秦川训斥道。
那小吏的身子弯的更低了。
秦川说道:“你好自为之!”
小吏对秦川三人施礼,然后又对李严施礼。
秦川对李严道:“正方兄,揭榜吧。”
李严躬身对秦川行礼感谢道:“多谢小郎。”
李严揭下招贤榜,那小吏接过之后,快速跑进左将军府禀告。
刘备正在和徐庶、孙乾、简雍等人商议整顿军队之事,听得有人揭榜,刘备笑道:“这是我回襄阳第一次遇到揭榜之人,我得好好对待。”
“是何人揭榜?”徐庶问道。
那小吏苦着脸说道:“还是那李严。”
徐庶惊讶道:“他又来了?”
刘备好奇问道:“怎么回事?”
徐庶叹了一口气道:“主公有所不知,这李严前后揭榜五次,这是第六次了。”
“此人被元直拒绝五次,是因为何故?”刘备也惊讶了,居然有人如此有毅力。
“其人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言才能能为一州州牧,或为相济世安民,或为大将军,平乱开疆。不过我观其人才能平平。”徐庶说道。
刘备闻言道:“此人能六次揭榜,毅力非凡,若是让荆州人知晓我连续拒绝一个人六次,恐怕这些贤才会望而止步。随我去看看此人吧,若是真的有才能,自然重要,若真如元直所言,给个一官半职吧。”
徐庶点头道:“主公说的有道理,只是主公和此人说几句话就没有这个心思。另外庶所想只是给主公挑选真正的贤才,不想让人滥竽充数。”
“元直不必觉得做得不对,你替我把关,不让我任用庸人,是做的极为正确的事情。”刘备安抚道。
刘备等人走出,看到站在那的李严,还有秦川等人,刘备直接对李严道:“你可是李严?”
李岩见刘备真的出来了,喜出望外,走上前来躬身道:“草民正是李严,字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