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常随行一起去襄阳坐看一场大戏吗?”在往襄阳和宜城的分叉路口,庞统对马良问道。
马良看了看襄阳方向,对庞统和秦川道:“我离家游学已经半载,家中双亲担忧已久,这次回去打算陪伴双亲,还是不前往襄阳了。”
庞统道:“也好,那就好好回家吧。到了襄阳记得来寻我。”
“襄阳外几十里路外的白县也随时欢迎季常来。”秦川道。
“有机会会前往叨扰二位兄长的。那二位兄长,就此别过。”马良对二人躬身行礼。
回礼过后,秦川道:“季常一路小心。”
目送马良离开后,秦川对庞统道:“士元兄不随我一同去白县吗?”
“暂且不去。还是待在襄阳安全。”庞统笑道。
秦川滑稽道:“那可不一定。”
“难道你还敢在襄阳大开杀戒?”庞统问道。
秦川摇头道:“我们以后还要占据荆州,怎么会做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但是黄射不同啊,他这种人偏激起来就会发疯的,尤其是知道被我坑了后。”
庞统无言,对秦川问道:“你在襄阳城中就不安排一点后手?”
“不可说不可说。”秦川神秘道。
“哈哈哈,既然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不可能不安排后手。我大概能猜到。”
“那你不妨说说。”秦川脸上依旧保持着滑稽的笑容。
庞统尴尬笑道:“你别是没有安排吧?”
“出发吧。”秦川大笑。
在襄阳城外,庞统和秦川分别,庞统要在襄阳久住一段时间,他想要看看最后秦川谋划的这场躲荆州的计策,到底能不能成功。秦川与庞统辞别后,没有进入襄阳,也没有回白县,秦川与关平、刘封二人直接返回新野。
刘备正在会见客人,听得秦川三人回来,忙让三人进来。
徐庶在场,看到秦川微微点头。
在场还有一个老者,鹤发童颜,身着粗布麻衣,却有着一股出尘的气质。秦川看到这个老者的第一眼,就断定此人不凡。
那老者见秦川三人回来,知晓刘备有事,于是起身准备告辞:“那草民就不叨扰将军了。元直咱们下次再叙。”
刘备站起来挽留道:“先生刚刚来,怎么就离开,不妨在新野多停留几日,备也好像先生讨教学问。”
老者推辞道:“山野之人,哪有什么学问能教将军,将军莫要折煞老朽。”
秦川好奇问道:“敢问先生名讳。”
徐庶在旁对秦川笑着介绍道:“此乃水镜先生。”
秦川晃然,对司马徽躬身行礼:“小子秦川,拜见先生。”
司马徽对秦川的礼坦然受之,毕竟他连刘备的礼都能坦然受了,你一个后辈小生给一个六旬老人行礼一点也不过分。
“这位小郎就是做出那阿房宫赋的秦司马吧。”司马徽笑道。
秦川说道:“玩闹之作,上不得台面。”
司马徽笑道:“玩闹之作便让荆州士子半年不敢作赋,之前所有的赋都在阿房宫赋面黯然失色,若是正经起来那还得了。”
秦川对司马徽道:“先生刚刚来新野,是和元直相聚吧,正好小子也仰慕先生许久了,愿意聆听先生的教诲,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刘备也同样道:“先生在新野久住几日吧。”
徐庶也同样挽留。
司马徽苦笑道:“那也好,还请将军安排个肃静的住所,人老了受不了一点吵闹。”
“这个是自然。”刘备欣然应允。
“那草民先告辞。”司马徽对刘备道。
徐庶说道:“我去给先生安排住所。”
司马徽离去时,秦川道:“我明日去拜访先生。”
“随时都可以来。”司马徽道。
徐庶与司马徽走出县署,司马徽对徐庶道:“元直,那小子没安好心。”
徐庶惊讶道:“先生何以看出?”
“那小子与我说话时,眼珠子转悠,而且还摸了摸他自己的鼻子。一看便是在打什么主意了。”司马徽说道。
“小川不是那种会加害先生的人。”徐庶为为秦川辩解道。
司马徽笑道:“他自然不是想着谋害我。应该是想算计我什么的。我有种预感,很多人要因为他倒霉了。”
徐庶松了口气:“小川一肚子坏水倒是真的,这趟出去,多地用计,也不知道成功与否。”
司马徽好奇道:“他用什么计策?看起来风程仆仆,似乎路途很是遥远。”
徐庶对司马徽道:“此事为军中机密,主公不让与任何人提及。恕元直不能说与先生听。”
司马徽笑道:“也是。我也听闻过此子的事迹,此人机智过人,行事狡黠多变,刘玄德得他,如虎添翼啊。”
徐庶点头道:“先生所知道的,只是他的小计策。他谋划的是整个天下,每每想起他现在所做之事,庶自叹不如。”
司马徽好奇道:“此子居然能让元直你如此夸奖。我还以为他只是如郭奉孝之流,是一个爱算计人的小鬼。”
“郭奉孝算了吧,他谋一城一地绰绰有余,但若是让他谋一场战役下来,郭奉孝不行。官渡之战,郭奉孝可曾有一次献策?曹操手下的谋主,还在荀攸、程昱、贾诩,他们所谋是一郡之地,一州之地,能给出主君战略性的建言,秦川现在的格局是与他们相当,甚至是隐隐超过的。但这些人多大年纪了?小川今年才十六。”
对于徐庶的话,司马徽陷入了沉默,带着司马徽来到自己的住处,这里本就是一处僻静之所,徐庶将司马徽带进家中,安排侍从打扫好房间,准备了酒水。
两人对酌,两人很快就聊到了荆州各个名士身上,司马徽已经微醺,放下酒樽道:“荆州万千学子云集,当中人物当属你、诸葛孔明、庞士元、孟公威、崔州平、石广元,其他诸子,不及尔等。”
徐庶笑道:“先生,我不以为然。”
“哦?如何说?”司马徽问道。
徐庶抚须笑道:“先生阅人无数,看人极准,恐怕这次要看走眼了。先生莫不以为秦川依旧无法比肩我等?秦川之学识抱负 治政,不在孔明之下,其谋略计策,亦不在士元之下。”
司马徽依旧不太愿意将秦川与卧龙凤雏相比,他道:“元直你所言,我始终不信。”
“哈哈哈哈,先生这次要看走眼了。待日后,先生就可知此人到底如何了。谜底有揭晓的一天的。”徐庶说道。
司马徽道:“那我可期待。若是天下真有人让人看走眼,我司马徽自当满足其一个绝不过分的条件。”
徐庶眼光一闪,司马徽此时微醺,说出此言,绝对是酒水的作用,这是一个好机会。
徐庶立马道:“那我可记下先生此言了。”
“你记下便可。明日那秦川来拜访我,若是他明日与我见面,便让我失望的话,此人也就不必再与孔明、士元相比了。”司马徽道。
秦川与刘备详细的讲述了在夷陵和五溪蛮的事情后,刘备自然是大为赞赏。
“你推测黄祖和黄射大概什么时候发起攻击?”刘备对秦川问道。
秦川说道:“应该就会在初冬。如果我们再为他们加把火,黄家父子能更快的发起进攻。”
“巫蛮在牵制荆南兵力、袭肃在牵制江陵兵力,这两方人都不是可靠,能否拖到冬季还是未知数。”刘备担忧的说道。
秦川道:“我也担心这个问题。那我们加把火?”
刘备好奇道:“如何加火?”
“资助他们兵力。”秦川神秘笑道。
刘备现在有兵两万,这是强行凑出来的,不强行凑不行,荆州被秦川这一捅,没有足够的兵力,休想吞下荆州。
两万在刘备看来还是少了,秦川也觉得少了。
现在秦川居然还让自己借兵给黄祖,这些兵可都是刘备的宝贝疙瘩,刘备哪会愿意借啊。
看到刘备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秦川继续说道:“主公,咱们就借五千精兵给他们。”
刘备吓道:“还借五千精兵与他们?”
“主公,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这五千精兵岂能白白借给他们,自然问他们要一批资源,比如粮草、铁等,尽量张大口喊,他们现在给不出,就说等以后他们拿下荆州后给。主公放心吧,黄祖和黄射肯定会答应的。”秦川说道。
“而且这五千精兵还有其他的作用的。”秦川道。
刘备问道:“有何作用?”
“主公附耳来听。”
刘封和关平在旁边看着秦川和刘备两人说着悄悄话,两人心痒痒,极为想知道秦川到底和刘备说了什么。
秦川与刘备说完之后,刘备脸上露出笑容,对秦川问道:“小川觉得谁领军比较合适。”
“当然是子龙将军。”秦川说道。
“为何?”刘备问道。
“二爷和三爷两个人个人形象特征太明显了,还是算了吧。”秦川说道。
刘备大笑:“那还得有一员副将。”
刘备的目光依旧看向关平和刘封了,秦川直接说道:“就刘封吧。关平还有其他用。”
“那就这么决定了吧。”刘备说道。
刘封还是莫名其妙,对刘备问道:“父亲,要将儿子调往何处?”
“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我且问你,你这段时间跟随秦川和关平两人在外两月,可曾学到东西?”
刘封挠了挠脸,对刘备说道:“学会了如何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