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章 小船

“行,那叔你保重!”墩子咬了咬牙,快速在衣衫里一掏,一个小布兜塞在老茵儿手里。

这是他身上仅剩的一点儿银钱。纵然老茵儿找不着活儿,靠这一点儿银钱,再要着饭,走到镇江也不是难事儿。

银钱交给老茵儿,墩子也不再多说什么,猛地回头。

“船家,你给我弟弟双倍工钱,咋就给我多五成?”

“我可是运河道上的老人了,走运河道儿我门里清,我也得要双倍的工钱!”

墩子咬定了说道。

“哎呦,你小子行啊?”船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多看了墩子两眼。

“脱了衣裳瞅瞅!”船家说道。

墩子毫不犹豫,直接把上身衣衫脱了一半,露出右边膀子,上边满是老茧。

“成,双倍就双倍了!”

这船家也是运河道上走了不知道多少趟的老手,一看墩子肩膀上的老茧,就知道墩子是常年运河道上背青龙的。这小子张口就敢要两倍的工钱,不是那种傻了吧唧的人。不傻,又有运河道上背青龙的经验,给他双倍工钱,也值!

再者说了,这船家也看出来了,果儿脑袋不大灵光,就跟着墩子。墩子要是不来,果儿也不来。

果儿一个能顶俩,他和墩子俩人,都是双倍工钱的话,无非也就是拿四人份的工钱。

而果儿不来的话,船家得再找仨人,每个都得是多五成工钱,仨人加起来,那就是四人份半的工钱。还多了半分工钱呢!

怎么算,让墩子和果儿加进来,都是赚的。

“这艘船你领头,机灵点儿!”

拍拍墩子肩膀,船家说道。

“登记一下姓名。”船家说道。

“墩子。”墩子说道。

“说大名儿!”船家道。

“韩墩子……韩实。”墩子想了一下,才把自己许久不用的大名给想起来,“他叫王果儿。”果儿倒是没大名,只知道是姓王。

船家倒是粗通文墨,在黄纸册子上歪歪扭扭写下“韩实”、“王果儿”两个名字。

收了果儿和墩子之后,这艘漕船最后也就剩下了六七个名额了。

没等多久,就见一队人摇摇摆摆走过来,都是二十四五岁模样,一个个倒也壮实着,不过吊儿郎当,看着不像是实诚人。

“刘老癞子,你们不在帮里边干活儿,到这儿凑什么热闹?”收人的船家显然认识这一队人,开口询问。

“孙哥,有好活儿咋不告诉我们一声啊?啧啧啧,多五成的工钱啊,我们可都眼馋了啊。怎么着,算兄弟们一个啊。”

那队人当先一个叫刘老赖子腆着笑说道。

“草,刘老癞子,你们这是越活越回去了啊?”船家孙哥脸带不屑,“背青龙的活计你们也抢饭吃?”

“嘿嘿,哪边吃饭吃得饱,我们跑哪边!”

刘老癞子嘿嘿笑道。

这帮子人,都是南漕帮手下的兄弟,不过刘老癞子这几个人,在南漕帮里向来是游手好闲,也不受重视,可谓是底层里边的底层。

“先说好,帮里的人背青龙也不是不行,工钱帮里边要抽两成,你们可别忘了!”

船家孙哥一本正经的说道。

“嘿嘿,这个我们可不敢忘,我们敢忘,孙哥你也忘不了啊。不过孙哥可得照顾着点儿,三艘漕船,我们得打头,领头的必须是我们这些自己人!”

刘老癞子正色说道。

这刘老癞子几个人早就打听好了,三艘漕船的统领百户硕尔泰,这是京城来的大家子弟。这几日在江南一带,瘦马就开过两个苞。几十两上百两的银子说扔就扔出去了。这回硕尔泰大人要争头标,多五成的工钱不算什么,只要是能让硕尔泰得了头标,肯定要赏下银子来。到时候,刘老癞子这些人作为拉纤队伍里边的头领,分上几两银锭子都不是没可能的事儿。

相比起来,工钱倒是小事儿了。

哪怕漕帮抽走两成,也不算什么。

“你们要领头?”

船家孙哥皱眉。

刘老癞子他们是什么德性,这孙哥是一清二楚。

运河道上走青龙,他们是狗屁不通。

但是,刘老癞子在漕帮里一直游手好闲,还能那么一直混着,实际上在帮里他们是有些关系的。孙哥也不好不给面子。

“得,你们管一艘漕船,走最前边。不过给我记住了,都小心一点儿,出了什么事儿,那就是掉脑袋的罪过!”孙哥沉声正色说道。

“呵呵,孙哥放心,我们有数!”刘老癞子说道。

三艘漕船,他们能占住第一艘就足够了。

因为到时候,硕尔泰大人也是在第一艘船上。等到了黄河,夺了头标,硕尔泰大人下船打赏,也就随手只给第一艘船上的这些人。总不能再跑到后边第二艘、第三艘船上给赏钱吧?只要占住了这第一艘漕船,那最终的赏钱也就到了手了。

“孙哥,那我们……”眼看刘老癞子这些人占了第一艘漕船,墩子眉头已经紧紧皱了起来。

三艘漕船,铁定是第一艘最重要。

只要是第一艘走的顺当了,后边的两艘只管跟着也就行了。若是第一艘走不好,后边都得憋着。

刘老癞子占了第一艘漕船,他们偏偏根本没有拉纤的经验,这简直就是瞎胡闹了。

“没事儿,你们管第二艘漕船。真正走起来的时候,我让你们走最前边,让他们跟着你们走后边就行了。”

孙哥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第一艘漕船,是硕尔泰大人所在的那艘漕船,但并不一定非得走最前边。

最前边一条漕船开路,硕尔泰大人所在的漕船居中坐镇,最后边再跟一艘,倒是最为合适。

这样一来,风险也小一些。

当然了,最终得赏钱的时候,还是硕尔泰所在的那艘漕船。

“这样也行!”

墩子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

“行了,人凑齐了,都拿好了干粮,即刻出发!”

看着纤夫队伍基本上凑齐了,船家孙哥高声呼喊着,准备立刻出发。

正常来说,漕运的队伍,都是一艘船紧跟着一艘船,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谈不上什么头标不头标的。但是实际上的情况没那么简单。真正在运河道上跑起来了,也有那出了小问题耽搁下来掉队的。总不能为了一两艘漕船,别的漕船都停住等吧?

也总不能前边有一艘跑慢了,后边都得慢下来吧?

所以也是有前有后,有赶有超。

不过在逆水行舟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是用纤夫拉纤,速度都不快,这个时候,后边的想要赶超前边的,难度就大了。

总不能你们这一队拉纤的,拉着纤绳,瞒过前边那一队,将其赶超吧?

所以拉纤的时候,除非前边的漕船出了问题,停了或者靠岸了,后边的才能赶过去。

出了杭州向北进运河,运河水是打南边的钱塘江灌进来的,所以说是顺流。等到了太湖边上,运河水就是太湖水了,谈不上逆水还是顺水了。这个时候想要走快,就得靠纤夫。再往北,运河水是从前边长江灌下来的,这就是逆水了。没有纤夫拉纤,根本走都走不动!

硕尔泰的三艘漕船早就装载好,掌舵的都是有经验的老船家,从码头浩浩荡荡入了运河道,直接向北。

墩子等人起先就是跟着,在运河道上步行往北走。

到了该拉纤的时候再拉纤。

这三艘漕船也并非是单独行动,而是有小船跟着。

小船的作用,一个是把纤绳送到岸边。

等到需要拉纤的时候,从船上引下纤绳来,小船载着送到岸边,交给纤夫,就可以拉了。

这个作用倒是不算什么,因为即便没有小船,墩子这些纤夫大不了跳运河里,游到船边,再把纤绳拽回来就是了。

实际上小船还有另外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一旦在这运河道上走不好,漕船不小心搁浅了,就得用小船把漕船上的货物一点点的运下来。漕船货物少了,吃水量小了,慢慢升上来,重新飘起来,再快速拉过搁浅的地儿,也就没事儿了。

走江南运河还好一些,都是钱塘江、太湖、长江下来的水,泥沙少,不至于搁浅。

但是到了黄河附近就不好说了。

黄河水冲下来的都是泥沙,淤积在运河河道里边,形成一个个浅滩。

偏偏黄河水都是浑水,你根本看不出哪儿深哪儿浅来。

再有经验的船夫和纤夫,操控着漕船走,一不小心也会搁浅。

那个时候,就是小船起作用的时候了。

“硕大人,这次咱们选的这些纤夫,一个个倒是也精壮啊。看来这次的头标,非咱们莫属了。隆玉隆大人,虽说也不错,但和硕大人相比,终究还是要被压了一头。”

硕尔泰三艘漕船,最中间一艘是硕尔泰亲自压阵。

在他身边,还有个汉人军官,似乎是硕尔泰的副手,此时低眉顺眼,恭维说道。 8H8bSSePRkOEXsu5DSOBFuZmb1KUkmZJz5iUsy96FstmOOzPmzJZzSevnZ4FV8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