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漕运

“墩子,留在咱背青龙的帮子里,苦了你了!”

老茵儿轻叹。

他早先就知道,墩子脑瓜灵,绝非池中之物。

但是得知墩子冒险捞荷包,用计赚药钱,老茵儿还是发现,自己之前小看了墩子。

这小子,不是个背青龙的,这简直就是一条真龙!

只可惜,这条真龙落了水,困在了大运河的浅滩之中。

“墩子,你手里还剩些银钱,到城里,找家铺子,做个伙计吧!”

老茵儿劝道。

伙计,实际上就是学徒。

不管是药铺,还是木匠铺,亦或者是饭庄,商铺,都有这样的伙计学徒。

要做这样的学徒,是需要给拜师礼的,给了拜师礼,拜了师父,药铺里边先学抓药,抓药有成再学看病开方,若是机灵,混的好了,将来自己开一间药馆,好歹能养活自己。若是在木匠铺里,拜了师先给师父打下手,之后学手艺。饭庄、商铺之类的,则是学记账什么的,这和打杂跑趟的伙计完全不同。

通常来说,乡下人的出路,要么就是学文科举,将来高中进士,步入仕途。

要么就是把家里的机灵的孩子送到城里做学徒,将来也有不错的前程了。

当然了,要送,肯定得送机灵的孩子,要是蠢笨的,花了拜师礼,送到城里去,跟着师父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白白浪费了银钱,一事无成,最终还得回乡下做泥腿子。

在老茵儿看来,墩子机灵,虽说不识几个大字,但是进城当学徒,前程无量。

好歹将来学到了本事,能自力更生,能赚上一房媳妇。

若是一直在大运河边上做拉纤的脚夫,别说没出息,媳妇都说不上。像是老茵儿、孙独眼、歪嘴刘,一把年纪还不是孑然一身?

一发了工钱,无非是到破窑子里边快活一回,不小心染了花柳,那就等死就行了。

以前墩子手里边没钱,出不起拜师礼,自然是做不了学徒。

但是现在,贾思晴荷包里还剩下一点银子,买上礼物,直接去城里拜师,这条路走得通。

听了老茵儿这番话,墩子挠头,只是傻笑。

“这些钱,给叔养病都不够哩。”

“还有果儿,我去城里学徒,哪还能带着果儿。他叫我声哥,总不能让他饿死吧。”

墩子说道。

老茵儿轻叹。

他也知道劝不动墩子。

墩子这孩子终究还是太讲义气。

老茵儿虽说退了烧,但是还得养伤少说一个月,这一个月做工是做不得的。不做工,也就没有吃食,要饭他都没多少力气。果儿更不用说,脑袋瓜子不够爽利,也是小时候发烧,没及时医治落下的毛病。墩子若是不带着他,这世道他也很难活命。

墩子现在拿了钱拍拍屁股一走,这河神庙里就是两尸两命。杀了墩子他也干不出这种事儿来。

“放心吧叔,我心里边有打算。”

看到老茵儿叹气,墩子脸色也凝重下来,他开口说道。

“城里边当伙计固然好,可也是把命卖给师父,若是拜了好的师父还行,若是拜了心思不好的师父,未必就有好前程。”

“说不得还得等师父死了才能立下门户。”

“我想好了,等秋来漕运,拉了漕船那趟活儿,就和果儿去寻别的活路。我脑瓜子好,果儿也有把子力气,未必不能闯下点儿事业。”

墩子一边拨弄火堆,一边小声说道。

“你有想法那就好,大运河上背青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老茵儿眼中闪过一抹欣慰。

他虽然知道墩子不是池中之物,但是他老茵儿终究在运河道上半辈子,眼界有些窄了,没法帮墩子想出什么好的出路。这一切还得墩子自己琢磨。

墩子手里剩下的银钱差不多还有一两。

要是只养老茵儿一个人的话,养到他伤好完全没什么问题。但是墩子身边还跟着一个果儿,一个人的饭量能顶仨人,这一两银钱长久来说就有些不够了。不过墩子也有省钱的法子,买馒头不够,那就买粮食自己熬煮,味道是差了一些,但能吃得饱就成。

现在终归是夏天,野外各种野菜也不少,可以挖了做菜粥吃。

草里的蚂蚱,也是好吃食。

夏日里往往闹不了饥荒,只要有心,总能找到吃食。难的是秋冬,尤其是秋汛一来,黄河决了堤,秋粮没了收成,野草都没得吃。即便是秋天吃了野草,熬到冬天,草根都没了,天一冷,冻死饿死就是无数。当年墩子一家往南逃难,不光是要到江南富庶之地要口吃的,也是看江南冬日里气候温润一些,不至于活活冻死。

拖家带口的,下江南总比闯东北要容易些。

就这么熬,一眨眼的工夫也就熬过了一个六月。

黄河中游果然还是下了大雨。

大水冲到下游,大运河都涨了水,有些堤口撑不住,崩了口子,走了大水,黄淮两岸一片汪洋。

当今圣上道光皇帝急令贾道庸任漕运粮道,官升一级,从二品大员,协助漕运总督穆彰阿,疏通运河,治理水患,确保江南秋收之后,漕粮能够顺利运抵京城。据说圣上爷对黄河水患万分上心,不止派下贾道庸协助穆彰阿治水,还准备调东河河道总督,现任江宁布政使的林则徐林大人,官升一级,升任正二品的江苏巡抚,加兵部侍郎,要彻底根除黄河水患!

据说这林则徐林大人五年前,道光七年的时候,就从陕西按察使调任江宁布政使。但因为陕西水灾,硬生生耽搁了下来。他这几年来,先后任职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实际上一心扑在治水上。在治水上的工夫,就是上书《疏导运河十三策》的贾道庸都难以匹及。

要彻底根除水患,圣上爷显然把希望寄托在林则徐林大人身上。

不过,今夏的黄河水患已经形成,需要先治再疏,林则徐在东河河道总督位子上,轻易调动不得。要升任江苏巡抚,说不得要等年后了。

这一些,都是墩子到不远处镇上的时候,听过路的豪客说的。

具体一些情形是真是假,倒是不得而知了。

贾道庸终归还是外放了江南道,在漕运总督门下任职。

漕运是大清的命脉,漕运总督是正二品,权势极大,向来都是由满官任职。现今的漕运总督是穆彰阿穆大人。说是穆大人,实际上却是不姓穆,穆彰阿是名,全名是郭佳·穆彰阿。只不过大家都叫“穆大人”。就像是嘉庆朝抄家砍了脑袋的和砷,全名是钮钴禄和砷,应该是叫“钮钴禄”大人,但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上,大家还是都叫“和大人”。

满人八旗子弟,一家兄弟出仕的多,你要叫“钮钴禄”大人,谁知道说的是哪个?而叫“和大人”、“穆大人”,就方便很多。

听到贾道庸的消息,墩子就想起了贾思晴。

这位贾家大小姐,不知道是留了京城,还是随着父亲回了江南。

或许是留了京城,在干爹干娘府上住着,寻摸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从此也就很少再回江南了。

“这样倒好。若是贾小姐回了江南,再要遇上,荷包总得还她。”

墩子倒是希望贾思晴留在京城。

不过再一想,他就自嘲一笑。

真要再见了贾大小姐,贾大小姐怕是根本认不得他了。

拐过了七月,墩子和老茵儿、果儿也就启程南下。

从淮安走宝应,过高邮,就到了瘦西湖,这就是扬州地界了。再往南就过长江,走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湖州……等过了乌镇,也就到了杭州府了。

一路上,墩子爷仨也接一些散活,长江道上也随着一个帮子,走了一个月的长江道。

也只是赚了些吃食。

八月十五是团圆节,往年墩子是跟帮子里的兄弟一起过,现今就剩下了老茵儿叔、果儿俩人。

墩子摸索着荷包里的最后一点儿银子,咬了咬牙,买了些熟肉,还称了一斤月饼,奢侈无比的过了这么一个团圆节。

九月初三。

运河道上耽搁了三个月的墩子仨人,终于回到了大运河的终点,杭州府。

大运河称京杭大运河,北起京城,南到杭州。当年是隋炀帝为了方便下扬州修建而成,后来多次扩充,在大明一朝才形成了现今的大运河全貌。

大明朝的都城就在北京城,从那时候起,江南富庶之地的税粮,就通过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运到京城。

杭州府说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实际上却也是漕运的起点。

到了九月,秋粮收缴入库,也就是漕运开始的时候了。

杭州城外大运河两岸,满满当当都是漕船。这些漕船里边,少部分是官船,绝大部分还是临时征召来的商船。毕竟,官家用船,除了运官盐,以及战时用来运兵运粮之外,其余时候用不了太多的船。也只有漕运这一两个月用船较多。

平常的时候,官家没必要备那么多的船只,到了漕运的时候,临时征召一些大运河上的商船就可以。 eb4R9g5PEyndY7ulYHOg1eV4yYVGh2ajV6idLg6LbOIE85nOkd88An7qoKx67a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