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点穴治病,激发和调动人体的自主抵抗功能

点穴法的作用基础是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人体沟通内外表里,联系上下左右,网络全身,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肌肤连成整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六部分。其中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为主要经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为经络的外延。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特点,即在人体体腔外,网络于四肢躯体;内属上,手三阴经系于胸,内属于心、心包络和肺;足三阴经系于腹,内属于肝、脾、肾;手三阳经内属于大肠、小肠、三焦;足三阳经内属于胆、胃、膀胱。此外,经络还有加强脏腑间表里相合关系的作用。肝开窍于目,其所主与所荣于筋,其华在爪;心开窍于舌,其所主与所充于脉,其华在面;脾开窍于口,其所主与所荣于肉,其华在唇四白;肺开窍于鼻,其所主与所荣于皮,其华在毛;肾开窍于耳,其所主与所充于骨,其华在发,皆有经络所联系。再加上经脉所属五脏六腑,贯通奇恒之府,经络就彻底将人体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同时还具有将脏腑所化生的气血运送到身体各部,滋润四肢百骸、协调人体阴阳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中医学理论认为,先天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称为“生气之源”。而后天源于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为水谷之气,布散于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源于自然界的清气依靠肺的呼吸和肾的纳气吸入体内,参与气的生成,并不断吐故纳新,促进人体的代谢活动,成为生成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而所有的运化、输布都依赖于经络系统完成。

此外,经络还有抗御病邪、反映病证的作用。中医学的病因学中,将疾病的病因定义为三因论,即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惧;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非内外因的其他原因,如饥饱劳碌、金刃蛇虫、跌扑损伤、房事过劳等。经络系统所防御的病邪一般是指外淫邪气。六淫是六种气候的异常变化类型,六淫侵袭人体导致经络受邪而出现由外达内、由表及里传于脏腑,这个过程表现为经络层次的病证。当邪气侵入五脏六腑时,脏腑发病也会按照经络系统定向地反映于体表部位。如心肺有邪留于两肘,肝有邪气留于两腋,脾有邪留于两髀,肾有邪留于两腘。所以,中医治疗疾病主张标本兼治,由表及里,外治表证,内调经络。

总而言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基础,用来联络六腑和其他器官组织,从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依赖气血的濡养,从而完成各项人体功能活动。其中经络分布于全身各处,使人体各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的完整体系。当人体患病时,内脏病变通过经络可以反映到体表,体表病变亦可以影响内脏。人体上的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于人体的部位,五脏六腑的气血通过经络进行输注,从而达到治病疗疾的效果。通过运用手指在腧穴部位上进行点按,穴位得到刺激,出现沿着经脉循行的“气行”现象,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祛瘀,起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作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J6spDzXZLmjXDi+CvbKMCwWye7diD8FudHXlIm3Az+CRY8QkIj5U+G1YP2g/h1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