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头痛,须用川芎。若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川芎,少阳柴胡,阳明白芷,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如巅顶痛,须用藁本,去川芎。
如腹痛,须用芍药,恶寒而痛加桂,热而痛加黄柏。
如胁下痛,往来潮热,日晡潮热,须用柴胡。
如肢节痛,用羌活。 去风湿亦宜用之。 心下痞,用枳实、黄连。 虚痞亦当审用。
如肌热及去痰,用黄芩,虚热用黄芪。 肌热及虚汗皆宜用黄芪。
如腹胀,用厚朴。 姜汁制,一本有芍药。 如腹中窄狭,须用苍术。
如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去湿痰,用白术。
如水泻,用白术、茯苓、芍药,饮水多伤脾,用白术、茯苓、猪苓。
如去痰,用半夏,热加 黄芩 ,痰疾加 南星 。胸中寒痰痞塞,用陈皮、白术。多用陈皮泻脾胃。 愚谓:陈皮佐白术能助胃。若多用陈皮无白术,则泄而不补耳。
如宿食不消,用黄连、枳实。 佐以曲、蘖亦好。
如破滞气,用枳壳。高者用之。 枳壳损胸中至高之气,二三服而已,不可多服。
如去滞气,用青皮。多服泻人真气。 如小腹痛亦用之。胁痛醋炒用,亦不可多。
如胸中烦热,用栀子。
如腹中实热结燥,用大黄、芒硝。
如去上焦湿热,须用黄芩泻肺火也。
如去中焦湿热痛,用黄连泻心火也。
如去下焦湿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者, 须知母、黄柏、酒防己、草龙胆。
如小便黄者,用黄柏:数者、涩者,加泽泻。 如茎中痛者,用甘草梢。
如气刺痛,用枳壳,看何部分,以引经药导使之行则可。
如血刺痛,用当归,详上下,用根梢。如和血,须用当归。凡血受病者,皆宜用当归。如破滞血,用桃仁、苏木。如补血不足,用甘草。如补气,用人参。调气,须用木香。如凡病渴者,用干葛、茯苓,禁用半夏。
如胃脘痛,用草豆蔻, 寒痛则可,胃中有火不宜。 如惊悸恍惚,用茯神。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以调和其性,中满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