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剂 十剂中遗寒热二剂,故隐居补之于后,以尽厥旨。愚谓十剂之中,亦有寒热之用

宣 可以去壅,如姜橘之属是也,故郁壅不散宜宣剂。以轻散之,或升散之,或宣越之,皆谓之宣。 有积痰上壅,有积瘀上壅,有积食上壅,有积饮上壅。宣,涌吐之剂也。经曰:高者,因而越之。若窒塞烦闷者,以病壅在上而用涌吐之也。又曰:木郁则达。如气逆胸胁胀,火上炎,治以苦寒升散,不愈,则升发之药,吐剂瓜蒂、姜、盐、参芦之属。

通 可以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故留滞不行,宜通剂以行之。 此中有发汗症。痹,留也:饮,留也:痛,亦留也。通,疏通之剂。如小便滞而不通,宜通草、海金沙之属:月经不通,红花、桃仁之属。诸通窍亦然,不特此也。凡痹、饮、痛留着于经络中,关节不通亦宜疏剂。

补 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故羸弱不足,宜补剂扶之。 如气虚用四君、血虚用四物及八珍大补之属。精不足,补之以味。摄生者,病去而进以谷味,尤妙。

泻 可以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故闭结有余,宜泻剂下之。 闭有在里在中者,实则泻之,或散之,如承气之类。亦有闭于经络者,随经以泻之,如针法是也。

滑 可以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涩则气着,宜滑剂以利之。 有经涩与二便涩。滑以利窍,如大便燥结、小便淋涩,用火麻仁、郁李仁、冬葵子、滑石之属是也。

涩 可以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故滑则气脱,宜涩剂以收之。 前脱者小水不禁,宜桑螵蛸、益智之属:后脱者大便滑脱不禁,宜肉豆蔻、诃子之属:阳脱自汗不止,宜黄芪、麻黄根之属:阴脱遗精精滑,宜龙骨、牡蛎之属:血脱崩漏不止,宜地榆、阿胶之属是也。

燥 可以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故湿则为重,宜燥剂除之。 湿有在上、中、下之分,在经络、在皮、在里之别。如夹食致泻,停饮成痰,宜苍、白术、茯苓、半夏之属:肢体浮肿,胸腹胀满,宜桑白皮、大腹皮、赤小豆之属。如水肿、小便涩,宜木通、猪苓之属分利之:上焦及皮肤之湿,宜风升辛散之剂:沉寒痼冷、寒湿吐利,宜良姜、附子之属。非沉寒积冷,太热太燥不可用。

湿 可去枯,紫石英、白石英之属是也,故苦枯则为燥,宜湿剂润之。 有减气而枯,有减血而枯。湿为润燥,与滑类略有不同。辛以润之,盖能散气化液故也。若硝石虽咸寒,本属真阴之水,乃润燥要药。人病枯涸皴揭,非金化然,亦有火化秉之,此非湿剂莫能愈也。

重 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故怯则气浮,宜重剂以镇之。 如神志失守,惊悸不宁,昏冒,用金箔、朱砂、琥珀之属:如伤寒下利,心痞硬,宜赤石、禹粮汤之属也。

轻 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故实而气蕴,宜轻剂扬之。 腠理闭闷,噎塞中蕴,轻者,散扬之。如寒邪客于皮肤,头痛、身热、无汗,宜麻黄汤、升麻、葛根之属是也。

寒 可以去热,芩、连、朴、硝、大黄之属是也。

热 可以去寒,附子、干姜、肉桂之属是也。 ZxHcgxBNVHYzE5m6nPxmDkstDzaP9THEXDWTiLdxMD263VacYeKDyl2yPO9PFp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