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直以来,在中学流传着这样的话: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作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由此可见,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由于作文难以像自然学科那样精确地量化和客观评价,导致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作文兴趣不浓,自信心不强。不少教师怕教作文,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假、大、空现象比比皆是,作文教学这些“老大难”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作文能不能教?作文能力能不能提升?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关键是怎么教、怎么提升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知道当下作文教学与学生在高中阶段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方有高效。缺少系统化训练,思维不能有序提升应该是当下作文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构建作文科学训练序列,让作文能力训练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级阶梯,正是本书编撰的宗旨之一。

余秋雨先生说:“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当下的作文训练也需要有这样一种化繁为简的行动,从核心点入手,牵一发而能动全身。因此,本书从众多的作文能力元素中提炼出“基础元素”和“发展创新元素”,分专题训练。在“基础元素”中,侧重训练使作文能“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的思维策略,并且练好两种主要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在“发展创新元素”中,侧重训练使思维“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有创意、有个性”的方法,力求简捷易行,富有可操作性。

在内容设置上,本书既有对写作理论详尽、深入的介绍和解析,也有对具体例文的分析和点评,更有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集锦”。曾国藩在《读书录》中写道:“深于文者,乃可与言例。”就是说,学习某种写法,先要学习这种写法的理论知识,然后才能够与之谈论相对应的名家例文。鲁迅曾经说过:“文章怎么写,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说明着怎么写。”这充分体现了方法导引和优秀例文的示范对学习写作的人的重要性。本书针对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基本文体,选取多篇例文——这些文章既有优秀的范例,也有有缺陷的问题文章,编写者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体例编排上,本书遵照写作的规律,从“写作诊断”出发,发现问题,再到“审题与立意”“构思与表达”,教给学生如何思考,然后进一步具体到“写作技法”,让学生对一些实用的写作技法学会运用,最后是“佳作集锦”。在列举学生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技法融入到对例文的点评和剖析中,并给出优秀范例,全书体例循着“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严谨的逻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一章主要包含四个部分:训练目标、范文引路、方法指津、升格练习。学生先明确训练的目标,接受范文的引导和启发,再学习写作的方法,最后进行实践运用,遵循了认知与学习的规律。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多位一线特高级语文教师的帮助,期待各位读者在阅读和学习之后,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你们的进步是对各位编写者和为本书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最大的鼓励。另外,本书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也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最后,我们期待读者在学了本书后,能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从此喜欢上作文,将作文由“最怕”变成“最爱”。 nG+4F0z1extetqkPa0UB3hCCZIyZgfeynnY8Ev+wnYKDyTILzmv36qZngJW7LV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