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运动对其他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长期进行系统的运动锻炼对消化器官机能有着良好的影响,能使胃肠蠕动能力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从而提高消化和吸收的能力。

就单次运动而言,因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会使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胃肠道血流量明显减少,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量减少。此外,运动促使机体产生的运动应激也可致胃肠道机械运动减弱,消化能力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运动与消化机能的矛盾,一定要注意运动与进食之间的间隔时间。饱餐后,血液主要流向胃肠道,此时立即运动就会影响消化,甚至可能因食物滞留造成胃膨胀,出现恶心、腹痛等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同样,剧烈运动结束后,也应经过适当休息,待胃肠道供血基本恢复后再进餐,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进餐后虽不能做剧烈运动,但进行散步或一些轻缓的活动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增进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机械运动。进行活动时,呼吸会加深,膈肌和腹肌的活动量增加,对消化器官可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也能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

二、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动对尿液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尿量和尿液的成分变化表现出来。

(一)运动后尿量的变化

运动后尿量的变化受气候、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汗量和饮水等因素的影响。如在夏季进行强度大、运动时间长的运动,或强度不大但运动时间长的运动时,机体会因散热需要大量排汗,尿量会减少。短时间运动后尿量一般没有明显变化。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会导致血液重新分配,肾脏血流量减少,尿量也会减少。

(二)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乳酸含量增加

正常人尿中乳酸含量很少,约100mL尿液中为0.05mg。运动后尿乳酸含量增加,尿乳酸增多的程度与无氧糖酵解供能密切相关,随血乳酸的变化而变化。当运动强度增大时,血乳酸含量增高,尿液中的乳酸含量也增高。因此,尿乳酸的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机体运动强度大小的指标。

(三)运动性蛋白尿

安静状态下,人的尿中蛋白质含量极少,每100mL尿液中含蛋白质2mg左右,用一般检查尿蛋白的方法无法测出。而尿液通过常规方法检测出含有蛋白质,则称为蛋白尿。机体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常因人体对运动负荷不适应而出现,在运动后休息一段时间,运动性蛋白尿不经过治疗会自行消失,故认为是生理性的。

运动后尿蛋白的出现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身体功能状态及运动项目等相关。尿中所含蛋白质称为尿蛋白,运动性蛋白尿中尿蛋白的含量可用以评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大小、观察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评价机体身体素质水平等。

(四)运动性血尿

尿液在肉眼观察下呈褐色或浓红茶色,或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红细胞,称为血尿。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尿的出现往往是在激烈运动后,机体无其他症状和不适。运动性血尿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长不超过7天。出现血尿后,患者经过休息,或服用一些止血药即可痊愈。跑步、跳跃、球类和拳击运动后血尿发生较多;负荷量、运动强度过大,机体机能下降,外界环境变化太大也容易造成运动性血尿。

三、运动对内分泌的影响

运动对于机体而言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刺激,能引起绝大多数激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通过激素的分泌速率和清除速率之间的平衡关系反映出来。

(一)运动对儿茶酚胺的影响

儿茶酚胺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统称,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在运动应激下,儿茶酚胺分泌量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长期的系统运动锻炼会使儿茶酚胺的分泌产生适应性,表现为随着机体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在相同运动负荷刺激下,儿茶酚胺分泌量升高的幅度越来越小。这种分泌的适应会使儿茶酚胺分泌的贮备能力增强。运动时儿茶酚胺的分泌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在完成同等负荷时儿茶酚胺的分泌量降低,则其分泌量上升的空间更大,最终所能完成的最大负荷量也将随之上升。

(二)运动对HPA功能轴的影响

HPA功能轴的作用是参与应激应答,起主要作用的激素为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GC)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运动过程中,以上两种激素的分泌量都会大幅度增加,ACTH的分泌量可超出安静水平的2~5倍。GC的分泌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小强度运动时GC分泌量变化不大,完成力竭运动时GC分泌量达到最大。GC分泌量的升高可以促进肝脏的糖异生活动,促进体内非糖类物质生成葡萄糖,增加机体的产能底物。

(三)运动对抗利尿激素及盐皮质激素的影响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hormone,ADH)由神经垂体分泌,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释放。这两种激素均参与体内水盐代谢的调控过程。运动时,人体大量丢失水和电解质,会刺激ADH、盐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泌尿系统对水、盐的排泄,起到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维持体液容量的作用。

(四)运动对生长素的影响

生长素 (growthhormone,GH)由垂体分泌。运动时血液中GH浓度升高,其升高幅度也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此外,运动时GH的升高幅度也与运动机能水平有关。在完成相同运动强度时,身体机能较好者血液中的GH浓度低于身体机能较差者。在力竭运动后,身体机能较好者GH浓度下降速度快于身体机能较差者。

(五)运动对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胰岛素的分泌会引起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增多,导致血糖水平降低,还可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入血。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正好相反,可加速肝脏糖异生过程,促进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运动会使胰岛素分泌下降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四、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的来讲,长期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机体的免疫力提高、防止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但大强度、大运动量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会被抑制、免疫力会下降,易感率增加、患病率增加。因此,运动要讲求适度,切勿刻意追求超限运动。

(一)长期系统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长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特别是系统地进行有氧运动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研究显示,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可促使大脑β-内啡肽的分泌,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免疫活性,曾强机体抵抗力。

(二)大强度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在一次性、大强度,特别是力竭运动后机体免疫功能会明显下降。在运动后的3~72小时血浆中会出现淋巴细胞减少、NK细胞能力下降的现象,在运动后1~4天机体被感染的概率增大。因此认为,在大强度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会产生一个 “窗口”,为病毒、细菌、感染提供条件,该现象被称为开窗理论。

事实上,在剧烈力竭性运动后,机体内免疫系统被抑制的同时,体内免疫系统抗感染的能力也会被激活,只不过这种情况是暂时的。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机体的疲劳感和呼吸道的感染率都有可能增加。有学者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B 6 、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谷氨酰胺、糖类等营养物对较长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反应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复习思考题】

1. 根据运动对骨的影响,阐述骨折之后是否能进行运动。

2. 简述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3. 根据运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阐述运动是否能促进冠心病康复。

4. 如何在运动过程中合理的呼吸。

5. 结合本章知识,总结一下科学运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lE5wQM8etFmiJiDRN7rQNEpoRy7eGu6bHe34DLLIX7zSW4YXReBGjEoEsxw73s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