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院前转运的监护和救治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我国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广义上是指在患者发病时由护理人员或者目击救助者在发病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上的院前急救则是具有医疗基本要素、运输和通讯工具而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患者未到达医院前进行的现场抢救,以及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进行的监护活动。

多数急症均在突发场合下发生,在现场进行争分夺秒的必要救治,对患者恢复健康至关重要。伤后1小时被称为急救“黄金时间”,而6小时以上则被称为“死亡时间”,由此可见院前急救时间段至关重要。

院前转运是院前急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发病之初或在受伤现场进行初步有效处理后,用配有急救器材的运输工具(救护车、直升机、轮船等),把患者护送到医院急诊科途中的急救。它对挽救患者生命,阻止疾病和伤情的恶化,减少伤残和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为重要,为医院进一步的救治奠定了基础。

一、转运原则

1. 使用最便利的运输工具。

2.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4. 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转运要求

转运前:①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慰,以取得患者配合。②根据患者病情给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备好药品(依据不同的病种及途中可能发生风险,备用不同的急救药品),对于有鼻饲的患者通知医院转运前停止鼻饲,以防转运途中呕吐或反流而引起误吸。③设备检查: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再次检查所带医疗设备是否齐全以及车载电源是否运行良好。

转运中:①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神志、血压、呼吸、心率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急救处理和调整措施,必要时应停车抢救。②应及时检查伤病及治疗的具体情况,如外伤包扎固定后有无继续出血、肢体肿痛变化、远端供血是否缺乏、固定是否松动、引流是否通畅、输液供养情况。③途中应注意行车安全,确保不发生事故,避免开快车,以防危险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转运方法

院前转运工具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当时的疾病特征、转运距离、转运缓急、转运环境、路况和天气等实际情况。

(一)担架转运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先抬头,后抬脚,放下时先放脚,后放头。担架员应步调一致;向高处抬时,伤员头朝前,足朝后(如上台阶、过桥),前面的担架员要放低担架,后面的要抬高,以使患者保持水平状态,向低处抬时相反。

(二)救护车转运

救护车转运是我国主要的转运方式,其所配设备、药品及人员,各地区和医院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优点是花费少,启动迅速,不易受不良天气状况的影响,转运途中易于监测,发生生理紊乱的可能性更低。

(三)直升机转运

适合长距离转运,当陆路通行困难或要求更快时间内转运时可以考虑。因飞行转运的准备时间较陆路转运明显延长,且起飞前及着陆后仍需车辆转运,对医院场地也有特殊要求,可能拖延转运,因此需综合考虑。

(四)轮船转运

当海上或海岛上发生事故时,可以选择轮船转运,其优点是平稳、舒适,但速度缓慢,可引起晕船,并要防止意外落水。

四、各类患者的转运

(一)重症患者转运

危重患者的转运治疗是急诊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重大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对危重患者进行快速而安全的转运与救治显得尤为重要。

1. 危重患者转运前的评估与救治 危重患者转运前,应认真评估病情,制订转运计划。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防范,降低风险发生率。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急救处置,如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并持续心电监护,甚至心肺复苏。

(1)对于昏迷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体位,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及时吸痰。

(2)频繁躁动者,可适当应用镇痛、镇静剂,但应尽可能保留其自主呼吸。

(3)对于心脏出现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CPR、除颤,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

(4)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立即给予口咽通气管,吸痰,气管插管,面罩呼吸球囊辅助通气等。

(5)对于循环不稳定的患者,积极寻找原因,纠正可逆病因,如输液、抗休克等。保证各种引流管、输液管路通畅,固定牢固,防止管道扭曲、折叠。

2. 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监护 危重患者转运全过程应严密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及呼吸频率,尤其是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采取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尽可能降低转运过程对患者原有监测治疗的影响。机械通气患者需要记录气道插管深度,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吸呼比,氧气供应情况等,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随时改变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必要时可高浓度给氧,使SPO 2 ≥90%。对于脑出血或脑外伤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生脑疝应立即采取甘露醇脱水等抢救措施。在途中护士需注意输氧管、输液管、导尿管、胃管、负压吸引管等各种管道是否通畅。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须全程记录。

(二)创伤患者转运

在我国,创伤是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大死亡原因,且发生率逐年增高,在45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我国多数地方还是以创伤患者占据院前急救的第一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创伤的救治已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并且大多数患者的死亡发生在院前阶段。因此,创伤的院前救治显得尤为重要。

1. 创伤患者的现场救治 出血是创伤患者引起休克的主要因素,快速正确地控制出血尤为关键。四肢体表出血,应用止血带或加压包扎,并记录时间,观察末梢循环,防止肢体缺血坏死。深部伤口出血可用纱布或凡士林填塞止血。四肢骨折需夹板临时固定,夹板固定时要跨关节,外露骨折断端不送回复位,以敷料包扎。怀疑颈椎骨折要上颈托固定,胸腰椎骨折用脊柱板固定。开放性血气胸者用凡士林油纱厚敷料覆盖创口、包扎。闭合性气胸致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胸部穿刺减压术。连枷胸者,以厚敷料盖骨折部,加压包扎至反常呼吸消失。体内异物严禁拔出,周边垫高,敷料覆盖。

2. 保持正确转运体位 烦躁不安的患者会影响检查及转运的安全,应根据病情予以镇静或用约束具约束等处理。平车转送时必须拉上两侧护栏,注意安全。

(1)脊柱骨折患者的转运:脊柱骨折的患者,在固定骨折或转运时要防止脊椎弯曲或扭转。因此,不能用普通软担架转运,要用铲式担架,严禁用一人抬胸、一人抬腿的拉车式转运。首先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然后一人托肩,一人托臀,一人托下肢,动作一致抬放到硬板担架上,颈下必须垫一小垫,使头部与身体成直线位置。颈两侧用沙袋固定或用颈托,肩部略垫高,防止头部左右扭转和前屈、后伸,这样可以避免因患者的脊柱强度弯曲而造成脊髓断裂和下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2)骨盆骨折患者的转运:应使患者仰卧,两腿髋、膝关节半屈,膝下垫好衣卷,两大腿略向外展。用三人平托式放在铲式担架上搬运。

(3)腹部内脏脱出患者的转运:内脏脱出应首先用消毒纱布与碗来覆罩固定脱出的内脏,搬运时患者应采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减少痛苦,同时还应根据伤后的纵横形式采取不同的卧位。如腹部伤口是横裂的,就必须把两腿屈曲;如是直裂伤口就应把腿放平,使伤口不易裂开。

(4)颅脑损伤患者的转运:搬运颅脑损伤(包括脑膨出)的患者时,应让患者向健侧卧位或稳定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头部两侧应用衣卷固定,防止摇动并迅速送医院。

(5)颌面伤患者的转运:患者应采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便于口内血液和分泌物向外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防止窒息。若伴有颈椎伤时,应按颈椎伤处理。

3. 转运过程中的监测 患者转运的全过程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对呼吸、循环功能支持效果的观察,特别是多发伤患者。具体做法如下:

(1)对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气道压力、潮气量、无创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音的监测。同时注意结合简单易行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如患者脉率、脉搏强度、肢端末梢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充盈时间,可以大致地反映出患者循环功能及外周脏器灌注情况;皮肤、黏膜及颜色变化,有无发绀,患者的呼吸运动状态及双肺呼吸音检查结果可以简单评价患者呼吸功能情况。简单的体格检查还可以发现仪器误差带来的误导,如血压过低时经甲床无创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有可能失真,血压过高或过低时无创血压的监测数据也有可能失真等。尤其是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应防止搬动过程中由于体位变化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2)各管道监测:很多情况下,转运患者可能同时带有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等,此时的处理以固定防脱落、观察是否通畅为主。

(3)重要的原发病及并发症的监测:如颅脑外伤,腹腔内大出血,血气胸患者的神志、瞳孔、昏迷评分、创伤评分的变化,并随时告知随同的医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做好记录。保持输液管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

(三)特殊患者转运

1. 新生儿转运

新生儿转运包括宫内转运、院内转运及院间转运等。积极做好规范的新生儿院前急救与转运,可明显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新生儿转运队伍应该由新生儿专科医师和护士组成,相关人员须接受过新生儿专科培训、急救培训和转运培训。转运工具包括救护车,新生儿专用转运保暖箱,可移动的呼吸机、监护仪以及其他新生儿急救物品。

转运前需对患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评估患儿病情,再决定是否转运,并向家属说明病情的危险性,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对早产或低体温儿,应予保温箱保温治疗,对休克患儿应及时扩容纠酸。对频繁抽搐、昏迷患儿,及时予以降颅压及对症治疗。在转运途中,必须对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神志、SPO 2 等的监测。

2. 孕产妇转运

转运前需了解孕产妇的孕周及宫缩频率,阴道是否流血,是否破膜,根据了解的情况准备所需物品。转运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和护士。需要准备的器械和物品除常规的急救设备和物品外,还有多普勒胎心仪,一次性产包,会阴切开包等。转运孕产妇时要做好随时接生的准备,将产妇躺于担架上,担架上铺一层棉被,最上层用一次性无菌防渗漏床单,将产妇平稳托放上车并固定好担架。一般产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血压低休克者取中凹位。胎膜早破者可垫高臀部,减少羊水流出。护士在转运途中密切观察产妇的面色、神态、体温、宫缩、阴道流血情况,如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在转运途中若孕妇马上要分娩,需立即停于安全处或平稳行使,医生和护士需立即在转运车上为其接生,一切措施需快速准确,危重情况及时处理,其他情况尽量回医院处理。途中持续观察新生儿哭声、面色、呼吸、体温情况,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及时抢救处理。同时现场电话通知院内产科及新生儿科做好接待及抢救准备。到达医院后与提前接到通知的病房医护人员交接,将母婴病情、急救处理用药、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交代。

3. 传染病患者转运

院前转运传染病患者时,各种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会对急救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这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院外急救人员感染的监控和管理,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将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院前急救人员需做好自我防护,应佩戴口罩、帽子及防护眼罩,穿隔离衣裤及隔离靴,戴双层手套。在转运前后需做好急救物品的消毒灭菌和管理,加强救护车消毒与管理。

对转运人员加强培训学习,了解各类传染病接触传播、飞沫传播、体液传播等传播途径的特点,充分掌握各类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学习一、二、三级防护知识和技巧,消毒隔离知识,人员、车辆、设备洗消和医疗垃圾处理等知识。 8Y0/mn615INdrFMuNChVtABgtp6GIDBQSsph4oIWYO/BwZVteR9Swt0rJSGaFD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