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盛行造就了一批明星企业,小米、雕爷牛腩、黄太吉煎饼……它们来势汹汹,粉丝云集,同时,很多传统企业则面临灭顶之灾。这就迫使传统企业开始研究和关注“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之道,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说法也甚嚣尘上。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呢?
在相当多的传统企业看来,“互联网思维”就是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的改变。的确,电商和传统商家的最大区别就是销售渠道的改变,把实体店搬到网上,这样不用租房,不用大量库存,甚至销售人员也大大减少,商家节约了成本,自然盈利的空间就扩展了。
在营销方式上,电商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传统商家仍然迷信广告的狂轰乱炸。小米公司创造了“营销”的神话,“饥饿营销”“粉丝营销”“参与感营销”,种种新名词似乎都与小米有关。
传统企业想不明白,为什么用户一夜之间都跑去“网购”了呢?实体店关的关、转的转,仍在苦苦支撑的,也是门可罗雀。传统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不改变,毋宁死”,于是开始了“+互联网”的尝试,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建立自有网站,建立微信、微博大号……
可是,他们仍然失望了,因为聚拢粉丝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并不是说你建了一个平台,粉丝就自然而然地来了。互联网可以给予用户的东西太多了,可谓应接不暇,如何让用户在短暂的上网时间里看见你,并且被你吸引,进而与你互动、交流,真的要花一番心思。既然传统企业触网已成为发展的必然之道,那么传统企业“+互联网”的尝试,要解决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 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商家为中心
这是所有企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需要转变的一个观念。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沟通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无论是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还是不利的信息,传播起来都会非常迅速,这就是企业必须注重口碑传播的道理。
例如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店,在很多人看来这样周到的、细致入微的服务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但是就是这种服务让用户印象深刻,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用户口碑,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传统企业要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要研究和思考的对象是每一个用户,比如自己的目标用户究竟是哪些人?他们的爱好是什么,喜欢哪些网络内容,网络行为又是什么?
而当下,传统企业的问题是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要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粉丝经济,与用户实时交互体验做得不够。当然,这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的营销体系,如果传统企业在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社群的创新和营销,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起凉茶,“加多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铺天盖地的加多宝广告,几乎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但实际上,除了广告攻势之外,加多宝并没有忽视互联网营销。
2015年4月30日,加多宝“金彩生活圈”正式启动,所谓的“金彩生活圈”,就是每个购买加多宝的用户都可以通过罐子上的“扫一扫”进入加多宝的互联网生活圈,在这个圈子里还可以链接其他朋友,或者进行其他消费行为,每个罐子都成为了用户生活圈的便利入口。
加多宝用户流量资源高达数十亿,体量相当巨大。加多宝“金彩生活圈”如今的战略合作品牌有京东商城、滴滴打车、百度外卖、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等。不仅如此,加多宝还在继续面向全球招商,与更多的品牌合作,打造一个更大更丰富的“金彩生活圈”。
从一个罐子出发,为用户打造出一个生活平台,加多宝的“金彩生活圈”战略堪称传统企业的互联网逆袭。这也给传统企业提供了借鉴—传统产品也同样可以连接起用户与互联网。
2. 好产品是一切经营之本
“打造爆款”一度成了电商经营的法宝,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用户吸引过来成为商家第一要务。低价、再低价,打破底价,或者借助一个可以引爆眼球的事件,或者创造一种流行,企业总是企图让产品或品牌一夜成名而天下闻。
但问题在于,“打造爆款”似乎并不难,持久流行却很难。用户一时被营销的噱头吸引而来,但来得快去得更快。马佳佳的情趣用品、快看漫画、魔漫相机、脸萌,等等,曾经风靡一时的产品,并没有获得长久火爆的市场。因为任何产品的品牌形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无论以什么方式“引爆”都没有错,关键是要有好的产品作为支撑—当用户蜂拥而来的时候,发现产品确实很好,这样才能留下用户。好产品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
来自荷兰的老品牌喜力啤酒非常善于运用热点事件进行营销,他们多年来一直和体育赛事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喜力发现体育爱好者与啤酒爱好者的重合度比较高,因此,喜力与欧冠联赛、橄榄球世界杯赛进行了多次合作。
就像喜力营销经理蒂姆·艾乐顿说的那样:“我们赞助橄榄球比赛,实际上就是在和我们的客户对话。如果说我们赞助欧冠是为了扩大知名度的话,赞助橄榄球世界杯就是为了提高忠诚度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喜力啤酒的营销方式也与时俱进,用户通过手机免费下载喜力啤酒的“球星”应用—一款竞猜游戏,就可以一边看比赛一边参与竞猜,猜测点球、射门、角球等情况,猜中者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喜力的忠实用户。
当然,喜力啤酒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产品品质的创新和追求。2013年,喜力推出了低卡配方,号称“口味最佳的低卡啤酒”,而且打出了“不好喝不要钱”的广告。也正是对产品的品质有底气,喜力啤酒的营销推广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成为畅销不衰的啤酒品牌。
很多传统企业认为联网产品需要好的创意、好的营销故事吸引用户的眼球,即使产品一般也没关系。这种想法只能打造昙花一现的产品,不能保证产品持久的竞争能力。人们都在关注小米手机、雕爷牛腩的营销故事,小米手机的“高配低价”战略和却没有领会到雕爷牛腩的“轻奢”路线。互联网时代,好的产品会说话,好的产品是一切营销的起点和终点。
3. 不是替代和颠覆,而是相互融合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都在向O2O模式转型。为什么?因为单纯靠线上经营的红利越来越难以支撑起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向线下布局谋求新的出路。随着电商之间竞争压力的加大,纯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连阿里、腾讯、京东这样的巨头都开始发力O2O了。这更加说明,网络经济离不开实体的支撑,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才是大势所趋。
兰亭集势是一家主营婚纱礼服的外贸B2C网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也是一家成功登录纽交所的服装外贸企业。服装类产品一直是中国的优势行业,生产婚纱礼服的外贸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可是兰亭集势是如何把传统产业做到如此成功的呢?
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是兰亭集势的最大竞争优势,而实现定制的基础则在于线下的资源整合。
兰亭集势的生产合作方来自江苏虎丘,这里是婚纱礼服生产的集散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婚纱礼服生产商,但是,分散的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势必在管理、产品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兰亭集势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专家团队,在选择好生产供应商后,对他们进行深度改造,并且给予管理和技术上的指导,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产品达到外贸商品的标准。
可以说,兰亭集势的个性化定制正是建立在对供应链的深度改造和整合基础之上的。兰亭集势每日向供应商更新订单,因为供应商已经达成了流程化的生产协调能力,因此按订单生产,一般在两周时间内就能完成制作并且将产品送达兰亭集势的仓库;而标准品的供货时间更是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
兰亭集势在线下保证了一条稳定、优质、高效的货源生产渠道,线上借助电商平台实行C2B定制,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为用户打造了良好的使用体验,使得其婚纱产品在整个婚纱外贸市场里脱颖而出。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变仍然是形式上的改变,虽然涉及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服务和传播等各个环节,但是商业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不会改变。
比如说个性化定制产品,由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来,决定产品的款式、功能。传统企业是由企业的市场调查部、产品开发部来根据用户调研结果设计产品。两者实质上都是让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让用户更满意。
在生产环节,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机械化的批量生产,而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产以柔性生产线生产小批量的个性化的产品为主,但是追求生产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不会变。
在营销环节,虽然传统的广告方式和互联网的广告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让尽可能多的用户知道并且认可的宗旨没有变……
有的媒体和企业动不动就讲互联网“颠覆”了传统企业、传统行业,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乱花渐欲迷人眼”,传统企业“触网”要抓住本质,不能只看到表象,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转变。商业的本质是要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任何时代,企业的运营都需要实体商业的支撑,拥有实力的企业才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当然,这个实力体现在人、财、物等多个方面的资源。传统企业必须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式,在产品开发、用户互动、商业模式建立、供应链整合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企业效益与效率的共赢。
总之,互联网不是传统企业发展的阻碍和破坏力量,而是传统企业的改革加速器、创新动力源,帮助传统企业更好地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