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决定,只要看准了,就要果断地做出,不能拖泥带水。我转业的那一年,已经是一名拥有17年军龄的老兵了,一个老兵主动做出告别部队的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我的转业决定却做得极为果决。虽然当时不少领导曾在私下里做过我的思想工作,但我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我之所以坚定地转业,一来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再就是相信自己转业到地方也一定能够干好。
——王健林
1986年,王健林从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毕业,获得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回到部队后,被任命为大连陆军学院管理处副处长。这个职位,是个名副其实的正团级职位,再次说明部队上级领导对他的高度欣赏和足够信任。
也许,有过从军经历的人都知道,部队的生活虽然相对单调,甚至枯燥,但是作为职业军人,尤其是职业军官,他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对部队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感情,难以割舍,无法释怀。而有着17年军龄的正团级职位的王健林,对部队的感情更是深厚。
那时,王健林在部队里面临去留的抉择,是因为中央军委做出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员100万人。此时,王健林在部队里正干得顺风顺水。他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全面,经验越来越丰富,对自己的前途越来越充满信心。“转业”这个词语,似乎离他非常遥远。
这种裁军与平常的退伍转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常的退伍或转业军人、军官都事先知晓,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裁军的命令下来,各军区根据自身的整体情况而具体决定减员对象。这也就意味着,在一个部队里,谁都有被裁的可能,说不准谁会在下一秒脱下军装,因此,每一名战士都心事重重。
王健林16岁时离开家乡,带着美好的梦想来到了部队,成为一名军人。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部队的大学校里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一名正团职的军官。可正当他铆足劲儿向新的目标迈进时,裁军的命令下达了。面对裁军,王健林这样问自己:真的不穿军装了,我能去哪里?我能做什么呢?
但是,没过多久,王健林就想明白了。他觉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自己努力,在哪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自己的父亲就曾经在部队转业了,并且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好。
王健林明白这一点后,对裁军表现得十分淡定,他的工作没受到丝毫影响,还比以前做得更好了。其实,王健林根本不会被部队列入裁减的名单之列,而且王健林也多多少少得知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消息,他本该放下心来好好地在部队里干下去。但是,王健林却果决地作出了一个几乎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响应中央军委的“裁军”号召,申请转业。
王健林后来说:“任何决定,只要看准了,就要果断地做出,不能拖泥带水。我转业的那一年,已经是一名拥有17年军龄的老兵了,一个老兵主动作出告别部队的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但我的转业决定做得极为果决。虽然当时不少领导曾在私下里做过我的思想工作,但我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我之所以坚定地转业,一来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再就是相信自己转业到地方也一定能够干好。”
就这样,王健林毅然脱下了自己穿了17年的军装,来到大连市西岗区,担任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同时,他也把17年军旅生涯磨砺出来的品格和积累的经验带到了新的岗位上,如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正直的品质、勇于学习的精神、丰富渊博的知识、果敢处事的能力等。这些,对于王健林而言,都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也是他后来创建万达、成就万达的有力保障。
王健林的决定是果断的,毫无拖泥带水。试想,如果他当时没有主见,顺水推舟,留在部队,也一定干得很好,军职也会一升再升,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甚至一名优秀的将军。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工商界,就必然缺少一位纵横驰骋的神奇领袖,也不会出现屡创奇迹的万达帝国。尽管王健林转业后所走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但是,他那血管里流淌着的军人气概,却时时激励着他、鞭策着他,让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
王健林转业地方之后,总能在适当的时期,适当的地点,果断地做出适当的决定。1988年,他果断决定,来到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担任经理。1992年,他果断决策,将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了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
王健林在一次商业地产行业的内部培训讲话中说:“万达刚刚从事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懂规划设计,失误较多,走了许多弯路。在从事商业地产前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当了222回被告,成天忙于打官司,相关业务无法正常推进。我们有的同事甚至都哭了,苦苦地劝我专注搞住宅地产,不要再搞商业地产。在这种情况下,我跟他们提出,我们的团队再坚持两年,也就是我们坚持把商业地产做满五年。做满五年后,如果我们还是这么跟头把式的,就一定撤出商业地产。就是这种坚持,万达推出了第三代万达广场这种设计。随着上海的五角场、宁波的鄞州、北京的中央商务区这三个广场的开业,奠定了我们坚持从事这个行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