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极”一词,出自《庄子》一书。其意是宇宙之始,是道家认为的万物阴阳变化的开端。中国历代应用“太极”这一概念,都是表明“起始”和“变化”的寓意。

17世纪中叶,河南陈家沟拳家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拳法所长创编“陈氏太极拳”。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后人经过增补和演化,形成了太极拳的各大流派。目前主要有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等。2005年,太极拳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既是武术中格斗搏击的技能和功夫,又是锻炼身体、养生的方法。太极拳搏击不是主动出击的技巧,而是自卫的手段;太极拳养生也不是消极的保护,而是主动锻炼的运动项目。

太极拳在中国历经三百余年而不衰,且习练者遍及神州大地,有偏僻的山区农村,更有现代化的都市。广阔的广场田野,有人在练太极拳;区区的斗室之中,也不乏习练者的身影。太极拳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如此广泛和强大的传播力,主要是出于太极拳本身的作用和功能。这种作用和功能,不仅被国内各类人士所认识,在国际上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上海中医药大学资深功法教师、著名拳师程杰峰先生曾说:“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是一动百动、外圆内方。”我悟其理:一动百动,是指在操练太极拳时,一个部位的活动,必须连同整个肢体的运动;而肢体的运动,也必须连同呼吸及精神的活动;外圆内方,是指太极拳的肢体动作,外观似圆润施展、缓慢连续,而内在活动又必须招招到位、步步定点。程先生“一动百动,外圆内方”的精辟评议,道出了太极拳的核心要旨,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太极拳,将拳冠名“太极”,必定是为了突显“变化”之理。拳的动作要在变化中施展,同时整个拳法也会在发展中演化。《太极运动法防治常见病》一书,是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研究人员朱清广博士在完整地学习其师周荣贵前辈所传吴氏太极拳的基础上,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后推出的心得之作。其在阐述太极运动法的基础时,既有传统学说,又有现代理论;剖析动作要领时,深入浅出,删繁就简。由于清广博士有较丰富的医学临床实践,使拳、医相融,理清法正。

我拜读本书稿后,感到将“太极”的概念与“运动法”的名称相结合,将“拳术”与“防治常见病”的目标相结合是其重要特色。愿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功法”与“拳法”在预防、治病、康复的健康链中发挥更卓著的作用。

上海市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2016年12月 DKZm/LXjg/izSP7Z+ngusNu5J0zG1AwegMGusTJOwiagwv++ITbUVPXAkdKgtr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