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师经典

一、一代宗师叶衍庆教授

叶衍庆教授是我国骨科界的一代宗师。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叶衍庆教授首先在国内开展了使用三翼钉固定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的手术。1950年,又率先在国内进行了腰椎间盘摘除手术,引进了麦氏截骨术用于治疗股骨颈新鲜及陈旧骨折。同时,针对当时骨结核病十分猖獗的情况,开拓并发展了脊柱前外侧减压术,挽救了很多胸椎结核并发截瘫的患者。他又对当时发病率很高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治疗提出一整套系统的治疗方案,为我国该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叶衍庆教授的前瞻性观点对推动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曾多次教导周围的年轻一代不要轻易行创伤性截肢,应尝试做小血管吻合,重新建立血液循环来挽救肢体。他说:“小血管不一定不可以缝合,不要轻易放弃。”他的卓越预见促成了我国断肢再植的成功,协助当时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实施了中国首例断肢再植手术。

叶衍庆教授非常重视骨科的研究工作。自1958年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成立后叶衍庆教授历任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积极领导大家投身科研工作,自己带头进行骨科基础科学的研究。从生物学、化学、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方面出发,探索骨折愈合的机制,并在这方面获得了重要成果。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所对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转化的电镜研究获得了国际认同。他对中医伤科及中西医结合也很有研究,在国内首先考证了中医伤科发展的历史,为中西医结合伤骨科工作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叶衍庆教授非常注意培养下一代。他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们,在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非常仔细地加以呵护,关心他们的成长,并为每一个人制定出发展方向,创造良好的进修条件。他常为不同的学生列出不同的参考书系列,指导他们去钻研。学生们回忆起叶衍庆教授时,都难忘他对下一代的深切关怀之情。他不但关心年轻医生的业务发展,还关心他们的品德,树立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形象。

1957年,叶衍庆教授被邀请参加卫生部医学院校教科书编纂和评阅工作,认真研究祖国医学后发表《祖国整骨科的科学成就》《祖国整骨科对国外的交流和影响》等专著。同时,他重视骨科基础理论研究,从生化、病理等方面探索骨折愈合机制,提高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发表论文有《急性肩关节前脱臼的安全复位法》等三十多篇。1955、1977年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5—1977年担任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7—1988年担任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代表。

叶衍庆教授是我国骨科界的元老级人物,对中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不凡)

〇 摘编自《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26卷1期

—专家简介—

叶衍庆

叶衍庆(1906—1994),男,江苏人。

1930年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35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学习获骨科硕士学位,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所长;瑞士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名誉会长。

二、转移肿瘤异质性的演变

原发恶性肿瘤的转移,对生命危害极大,虽然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和各种辅助治疗后有部分患者恢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死于恶性肿瘤的转移。预防和消除肿瘤转移是肿瘤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目标。

原发恶性肿瘤内部和转移到肺部的肿瘤内部细胞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的异质性就是肿瘤细胞之间不相同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肿瘤细胞对治疗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要将所有这些不同的肿瘤细胞全部杀死,才能够治愈恶性肿瘤。当原发肿瘤被诊断时,可能只有1厘米×1厘米左右,里面有10 9 个肿瘤细胞,即使杀死99.9%的肿瘤细胞,留下来0.1%的肿瘤细胞依然会繁殖生长,并形成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这是肿瘤细胞多样化(异质性)的原因所在,也是肿瘤治疗中困难的地方。

肿瘤转移发生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肿瘤细胞本身的特点,一个是人体本身的免疫状态。肿瘤要发生转移,首先肿瘤细胞要从原发肿瘤的细胞中脱落下来,然后进入血管,在到达转移部位的时候,肿瘤细胞还要穿透血管,进入转移的器官中。大多数在血管中游走的肿瘤细胞会被人体的免疫细胞杀死,但也有少部分肿瘤细胞成功登陆转移到器官部位。当肿瘤细胞种植在转移器官之后,肿瘤细胞要自己重建肿瘤的血管网络,否则肿瘤细胞无法生存下去,也无法进一步形成肿瘤。肿瘤发生转移是随机的事件,无法预测哪些肿瘤细胞会发生转移,哪些不会发生转移。具体的机制也不知道,但是,我们猜测恶性肿瘤的转移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进程。

从现象上看,肿瘤细胞转移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比如肺部、骨组织、肝脏等容易发生转移。于是人们提出了一种“土壤和种子”理论,认为肿瘤就像种子,转移器官就像土壤,种子必须种在特定的土壤上。以此形象地比喻肿瘤的转移过程理论。

发生转移的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这些不同的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功能表达是不同的,形态学也是不同的,对免疫细胞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如何来获得具有转移潜力的肿瘤细胞呢?我们可以在原发肿瘤病灶中取得肿瘤细胞,注射给动物老鼠,如果形成肿瘤转移,就取下转移肿瘤的细胞进行培养,就可获得具有转移潜力的肿瘤细胞了。培养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独立性,而不是在培养中被选择出来的,这是有研究结果支持的。

(过邦辅)

〇 摘编自《中国肿瘤》1999年8卷5期

—专家简介—

过邦辅

过邦辅(1919—2012),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第二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

从事小儿矫形外科、骨病、骨肿瘤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开展的改良先天性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国内广泛采用至今。

三、再造“中国手”

断肢再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机械化产业兴起的背景下,很多产业工人在工作时被机床斩断了手指,于是断指再植手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63年,当时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陈中伟、钱允庆等做了全世界第一例断指再植手术,拉开了这门技术的序幕。当时,在全世界也没有断指再植成功的先例。1963年9月,在罗马举行的第20届国际外科手术会议上,这一例断指再植手术,被公认为世界医学史上首例成功的功能良好的断指再植病例。

断指再植已属不易,而它与手缺失的治疗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1978年,年仅21岁的青年高天社,在一次修建水库的爆破中,被雷管夺去了双手。我们为其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手术,把人造掌骨接在患者断臂的桡骨中,外面覆盖上手臂的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造成手掌,然后移植自体的两个或三个足趾,分别插入人造掌骨的髓针上,就成为两个或三个人造自体“手指”。手术后通过训练,一只能握、能捻、能勾、感觉良好、动作灵活的新手,在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次诞生了。

这一喜讯很快传遍全中国。1982年8月1日,受卫生部委托,本人到法国里昂参加国际显微外科医学会议,并就“全手指缺失再造”相关技术进行了大会发言,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一时间,“于仲嘉”这个名字成了新闻关注的热点,国外专家和官员接踵而来,国外媒体争相刊登了消息,把我们这只再造手称为“Medical first(医学第一)”和“China hand(中国手)”,也有人将之誉为“于氏手”。随后,我们有关“手或全手指缺失再造手”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继第一只再造手成功之后,我们又利用患者自身的髂骨替换了金属掌骨。紧跟着,第一例双脚造双手两指成功,第一例双脚造一手三指成功。再跟着,我们还为一名多年完全缺失手指的小伙子成功地做了右手五个手指的再造手,这也是一例“世界罕见”。1997年,首例“前臂延长再造手”又为残臂过短者开辟了再造手的新途径……

随着六院骨科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声名远播,各地求医者慕名而来,我们又开始研究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的显微外科新技术。这个崭新的技术被命名为“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术”,改变了过去无法修复或再造的肢体伤残只能截肢的旧概念,这项成果在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此外,我们还从动物实验入手,创造了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使临床上有些无法修复的伤残肢体获得功能的修复。该课题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如今,“自体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和手技术”已经成为六院骨科的特色传统,并形成一支显微再造手术技术队伍,六院骨科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断指再植中心,每年要做600~800例断指再植手术。而断肢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前的择期手术变为紧急手术,在发生意外的6~8小时内就开展断肢再植手术,这样不会长疤,患者的功能康复更好。穿刺皮瓣技术也向更加微创、安全、精细的局部穿刺皮瓣转移技术发展,这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更美观、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于仲嘉)

〇 摘编自《东方早报》2013年7月

—专家简介—

于仲嘉

于仲嘉,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原骨科主任

现任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和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世界外科学会会员,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

长期从事骨科和四肢显微外科技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四、从“削足适履”到“量身定制”—3D打印技术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使用3D打印的钛合金假体,为一位44岁男性患者成功实施骨盆软骨肉瘤切除后骨盆重建手术。这一真正意义上的3D金属打印个性化骨盆假体重建手术的成功,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领域取得又一突破。

我国最早接触这项技术的专家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介绍,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就是把二维图像叠加成立体的实物,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计算机协助下,根据CT等数据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将材料精确堆积制造出研究对象的原型。

国际上每年要做100多万例人工关节置换,但各种品牌的人工关节一般只有五六种型号,方法是选一套最接近患者的人工关节,通过切削患者的骨骼,使其与人工假体匹配。要改变这种“削足适履”的状况,就必须追求“量身定制”——用CT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量准骨头外部和内部轮廓的尺寸,然后在计算机里进行三维重建,即形成虚拟的立体图像,据此打印出病变区的骨骼模型。据此设计内植物,再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变成为个体定制的实体植入物。打印出来的植入物,还可以先在3D打印的模型上进行模拟安装,不断修改到符合患者的需要,这大大提高了疗效与安全性。

戴尅戎院士说,3D打印技术已推广到膝、肩、踝、肘、腕、骨盆等各个部位。他们已为数千例患者制作了模型,为上百位患者制作出个体化的骨关节修复假体。除了骨科,3D打印技术还帮助整复外科、口腔科、眼科制作模型或假体,用于为患者修复颅骨、修整下巴、重塑颧骨和眼眶等。通过3D打印模型,医生还可以详细、易懂地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情与治疗方案,让双方更容易沟通。

早期的3D打印机都只能打印塑料等非金属制品,如今新一代3D打印机已能按设计直接打印出金属或陶瓷制品,直接植入人体。

由戴尅戎院士和郝永强教授领衔的骨肿瘤团队使用3D打印钛合金假体,为患者实施骨盆软骨肉瘤切除后假体重建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3天即能进行康复训练和下地,术后2周已能扶拐行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3D打印骨盆假体重建手术。

金属打印是这样进行的:在3D打印机平台上铺一层金属粉末,按设计发射出温度极高的电子束或激光,迅速熔化照射点的金属粉,再铺上一层粉末……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完成金属小颗粒的堆叠和熔合,打印出各种结构复杂的个性化部件。

戴尅戎院士表示,我国要发展3D打印技术,就要鼓励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机和相关的材料,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的培养,并在政策上支持这项新技术,同时严控质量。

科学家们已在尝试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人造组织和器官。戴尅戎院士表示,目前打印出来的人体结构或组织,尚不具备新陈代谢、造血、造尿等生理功能。这有赖于多学科的进一步合作与突破。期望能通过3D打印制造器官,以解除移植器官资源紧缺的难题。

(宋琼芳)

〇 摘编自《上海大众卫生报》2014年6月6日

—专家简介—

戴尅戎

戴尅戎,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

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制品用于人体内部,在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与定制型人工关节、干细胞与基因治疗促进骨再生、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等方面获创新性成果。

五、鞋:足的天堂还是地狱

人的足,根据足趾的长度可以将人足分成三种类型:埃及人型, 趾最长,其他各趾的长度依次递减;中间型,又名直角型, 趾的长度与第二、第三趾长度相等,甚至与第四、第五趾的长度也差不多;希腊人型,第二趾最长,其他各趾长度递减。

a.希腊人型
b.中间型、直角型
c.埃及人型

西方民间传说,具备希腊人型足的多半是美男子。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智者与圣人很多,这种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希腊文化的仰慕与钦佩。快回家去看看你儿子的第二趾吧,说不定他会出落成一个大帅哥呢!

人们都知道平足是因为足弓变浅或消失所致。正常人站地时足弓稍微抬起,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足弓消失就是平足,足弓增高就是高弓足。

正常足

平足

其实人足有两个弓,一个是纵弓,便是上面所述的足弓,另一个是横弓。横弓在足的前方,由5个跖骨头组成,正常人站立时前方横弓只有第一、第五跖骨头着地,其他3个跖骨头都不是主要的负重点。如果横弓消失了,5个跖骨头都着地,特别是第三跖骨头负重最多,这样足底皮肤在第三跖骨头与地面(鞋底)挤压下,便产生了胼胝(俗称老茧),有些胼胝是很痛的。

这是足底涂了滑石粉踩在地面上的图形。a是正常的足底,着力点在第一、五跖骨头与足跟,有足弓。b是平足,足纵弓已消失。c是足横弓已消失。第三跖骨头(足底)有痛性胼胝。

足的横弓怎么会消失的?年轻人很少有横弓消失,即使是平足的患者,横弓往往也是很好的。步入中年后,由于韧带的退化,体重增加,使足的横弓不堪重负而逐渐坍塌。其实有很多人是由于穿鞋不当所致。

外翻畸形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草原上奔跑逐猎,十个趾头敞开着,无拘无束。因为爱惜脚,所以就有了鞋。鞋保护了脚,也损害了脚。在鞋子发展过程中,鞋的实用性被忽略掉,而它的观赏性却日益受到重视。城里人崇尚纤巧的脚型,嘲笑农民的脚像蒲扇,像芋艿头。阔足型的脚偏要穿小鞋,于是窄鞋、尖头鞋、高跟鞋严重地损害了脚。

窄鞋、尖头鞋和高跟鞋会使足产生 外翻畸形,这是鞋对足束缚的后果。 外翻足在第一跖骨头内侧会因摩擦而产生疼痛性 滑囊炎。特别是高跟鞋,对足的损害更大。人穿了高跟鞋,就想踮着脚走路,使足的横弓变宽,中间3个跖骨头负重增加,加速了横弓坍塌,使 外翻畸形再加上 滑囊炎、胼胝与叠趾,疼痛不堪,需要手术矫形治疗。 外翻病例多数见于女性,但在历史上亦曾出现了大批男性患者。20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海上男士们流行穿大英小牛纹皮尖头皮鞋,结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许多患 外翻的“老克勒”。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少见了。可是满街遍地都是尖头高跟鞋,可以预料在三十年后将会出现大批 外翻患者。

(张光健)

〇 摘编自《关节炎之窗》2007年12月

—专家简介—

张光健

张光健,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风湿病学会委员、骨质疏松学会委员、显微外科学会委员和中国神经康复研究会秘书长。

擅长各类骨科疑难病症诊断和治疗。

六、髋关节置换后再翻修手术哪种好

髋关节发生疾病后采用置换关节,使用10多年后,可能需要再次更换关节,医学上叫做髋关节翻修手术。据报道,髋关节置换后大约15年后有约10%的置换后髋关节需要进行再次翻修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有两种技术,一种叫做生物型关节假体技术,一种叫做骨水泥固定型关节假体技术。目前临床实践下来,发现骨水泥的关节假体在使用多年后更加容易出现松动、骨溶解等假体失败的情况。因为骨水泥在假体周围,所以骨水泥型假体的翻修假体的手术比较困难。

如何较好解决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技术问题呢?这需要掌握几个重要的原则。取出原来失败的假体的时候,要非常注意保全好髋臼的骨,避免很多骨的缺损。手术前,要很仔细地评估髋臼的骨的缺损多少和类型,要做好术前的充分的准备。要选择最合适和最佳的髋臼的重建器械和技术手段,比如植骨和特殊的髋臼钢板。手术结束时必须确保假体的稳定性,不能让假体在术后不稳定。

髋臼骨的缺损评价方法可以采取美国矫形外科协会(AAOS)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估方法对于手术中更有价值,但术前评估就有缺陷。另外一个评估方法叫Paprosky评分,可以较好地术前评估髋臼骨缺损。在髋臼缺损的修补上要考虑髋臼缺损的类型、多少、范围、残留骨的质量、假体情况、患者年龄、手术医生的经验等因素。目前髋臼重建中使用的都是异体骨,人工骨的临床使用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是材料是否降解,另一个问题是没有足够力学支撑强度。

对于假体的选择,目前有骨水泥的翻修假体和生物假体。生物型假体翻修必须进行大颗粒或节段性的异体骨重建,进行骨重建时候再安装假体。骨水泥固定髋臼的假体有四种基本使用的方法,其中骨水泥固定髋臼假体加植骨,另外采用CT三维定制髋臼钢板,这类方法经过我们的实践,临床效果良好,可以解决不同患者不同类型的髋臼缺损的翻修手术。骨水泥假体翻修远期效果存在潜在问题,所以也有学者主张采用生物型翻修假体。生物型翻修假体需要掌握如下几个原则:自身残留的骨组织必须和假体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确保生物学稳定,不能依靠植骨的接触面积来提供稳定性;自身残留的骨的70%面积与假体接触;提供假体翻修的即时稳定性。

(杨庆铭)

〇 摘编自《上海医学》2004年27卷2期

—专家简介—

杨庆铭

杨庆铭,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骨与关节损伤疾病临床工作。积极组织、实施与关节外科相关的人工关节生物材料、假体设计工艺、假体松动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七、走出膝关节炎的认识误区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我国有超过1/4的老年人常年忍受着膝关节疼痛,其中绝大多数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所致,很多患者对膝关节炎存在认识误区。

误区一:年纪大了,膝关节有些疼痛是正常现象。膝关节骨关节炎因常发生于老年人,又被称为退变性关节炎或老年性关节炎。其实,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成中,年龄并非主要因素。目前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因关节损伤、过度负荷、炎症破坏等所致,并非传统认为的老化或退变。所以,老年人出现膝关节炎症状并非正常现象,应当及时就医。

误区二:膝关节炎患者应刻苦锻炼。由于该病是因关节软骨破坏引起,若以强力挤压和摩擦性的所谓刻苦锻炼,会加重病变软骨的磨损,甚至使之剥脱。所以,锻炼应注意保护关节软骨,应避免或限制做以下运动,如负重下蹲、跑楼梯、高强度对抗运动、攀爬、举重、疾跑等强力磨损性运动。

误区三:膝关节痛,还是不动为妙。患者因为膝关节疼痛常不敢活动,久而久之,将导致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进而出现膝关节不稳,容易发生或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所以,即使膝关节疼痛也应适当锻炼,如经常靠墙半蹲(两足间放一凳子,以便休息时坐),锻炼股四头肌,可以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在不负重的情况下(如坐着),轻缓地活动膝关节,可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能力,关键是锻炼得法。

误区四:消炎镇痛药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好药。消炎镇痛类药物仅能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一般只对急性期和发作期的骨关节炎有较显著的疗效,而对慢性骨关节炎并无根本疗效。由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结构性改变所致,目前尚未发现能使软骨有效再生的药物。所以,介入性外科治疗是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误区五:膝关节痛是由骨刺引起的。骨刺不是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骨刺是因为膝关节缺乏稳定性时,人体代偿增生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定程度的骨质增生可以增加关节接触面,提高关节的稳定性,所以骨刺有其积极的一面,根本没有必要盲目切除。

误区六:人工关节总不如自己的关节好,还是等走不了路时再换。如果膝关节炎的病理进程达到需要进行关节置换的地步,就不应等待而延误治疗良机。这是因为膝关节置换时,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越好,手术后的关节功能也就越好。如果等到出现关节僵硬、畸形时再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不仅将大大增加手术难度,还会明显影响术后康复。另外,长时间的膝关节疼痛、无力或畸形影响下肢的行走步态,必将逐步导致腰椎和下肢其他关节的劳损和病变。

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认识将决定你对它的态度,把握治疗的良机就在你的手里!

(黄煌渊)

〇 摘编自《家庭医生报》2005年4月

—专家简介—

黄煌渊

黄煌渊,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脊柱外科中心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骨专科委员会顾问。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运动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致力于骨科医疗、教学和健康教育。

熟悉关节、脊柱及创伤疾病的诊治。

八、骨质疏松和骨折:古老而现实的难题

骨质疏松症是个古老的话题。曾几何时,有人认为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就像一个人年纪大了会长白头发一样不可避免,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其实不然,骨质疏松症是人类最普遍的骨骼疾病,它与疼痛相伴,引起残废,还陡然增加死亡的危险,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骨质疏松症主要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升高趋势明显。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80%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15100万人,到2050年将超过两亿,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迫在眉睫!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低、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点,其结果是骨骼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部位依次为椎体、髋部、前臂等。其中髋部骨折的患者中,12%~20%可能死亡,50%终身需要他人护理,没有人可以恢复到骨折前的功能水平!不言而喻,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不菲的医疗费用也将成为患者、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最有效的措施是及早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而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之一是阐明其发病机制,进行对因治疗。骨质疏松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需要对其遗传背景进行长期深入研究,分析各基因型和单倍型与峰值骨密度变异、骨质疏松及其骨折风险的关系,争取获得骨质疏松或骨折的风险基因型,并据此对高危人群及早进行干预,减少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在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仍应用WHO推荐的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但我们还亟需建立大样本量的正常人群骨转换指标参考值,将血液骨转换指标的测定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建立我国正常人群和骨质疏松患者25-(OH)D 3 水平的数据库,有效实施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性症的重要举措。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但是还没有一种能真正逆转骨质疏松的药物,其研究和开发任重道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困难重重、危机四伏,是困扰骨科临床的另一个难题。由于骨质疏松者骨结构破坏,对内植物的把持力下降,使本来能够治疗骨质正常的骨折的内植物用来处理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却难以奏效,临床上亟需研制新的内植入物,改善骨折内固定的有效性。此外,骨质疏松者骨转换周期改变,成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折愈合的速度和质量都不及正常的骨折,可能造成内固定失效。临床上需要有新的手段和措施,设法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以恢复和改善骨折肢体的功能。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呈粉碎性而且有压缩,复位后出现骨骼缺损的情况不在少数,亟需寻找既能填充骨缺损提高内固定的即时稳定性、又不阻碍骨折愈合的进程的骨替代物。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固定稳定性的缺陷加上老年人行动不便,难免需要卧床,其结果是骨量快速丢失,需要在治疗骨折的同时,适当应用骨吸收抑制剂,抑制骨量快速丢失,预防和降低再骨折风险,因此开发一种既能促进骨愈合又能抑制骨吸收的新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曾炳芳)

〇 摘编自《10000个科学难题·医学卷》2011年8月

—专家简介—

曾炳芳

曾炳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兼骨科主任。

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骨科显微外科的临床和研究,擅长肢体创伤的治疗与组织缺损的修复,包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自体组织修复移植。

九、手脚麻木无力,是中风还是颈椎病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过手脚麻木的经历,但对于手脚麻木是如何引起的,老百姓很难分辨。

我们知道,感觉和运动是肢体的两大基本功能。拿手来说,比如我们希望动一下手指头,大脑发出指令,神经信号经过脊髓,传导到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末梢指挥手臂的肌肉收缩,于是手指就动了。同样,一根木刺扎到手指了,神经末梢感觉到木刺以后,把信号传回大脑,于是我们就感觉到了疼痛。当然整个传导路径是很复杂的,比如:正中神经—臂丛—颈丛—颈脊髓—脊髓丘脑束—丘脑—大脑皮质。在这条路径的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出现感觉异常:刺痛、感觉迟钝、感觉过敏、感觉缺失。

如果脑子里出现梗死灶,影响到感觉神经传导,出现手脚麻木,是中风的症状。如果颈椎的骨赘或者椎间盘压迫到神经,引起麻木,就是颈椎病了。一般来说,中风引起四肢症状,以肢体无力较多,往往伴有头晕头痛、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而颈椎病引起的肢体症状,疼痛和麻木呈放射性的分布,往往伴有颈肩背部的疼痛不适。要区分这两类疾病,除了患者的症状,查体和辅助检查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您或者家人有类似的症状,还是要到医院做一个完整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进行相应的治疗。

就颈椎病引起四肢麻木无力而言,手臂的麻木疼痛大多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般保守治疗就可以了,小部分需要手术。但如果出现手臂无力、下肢麻木或无力,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一类患者往往存在脊髓的压迫,不及时处理,有可能留下终身的残疾。除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外,根据症状的特点,颈椎病还可分为颈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特别提醒

颈椎病的发生和颈椎退变、姿势不良、长期劳损都有关系。在冬天,较低的气温常常诱发颈椎病加剧。这是因为寒冷刺激会引起肌肉和筋膜的痉挛,痉挛导致代谢产物增加,同时对代谢产物的清除非常不利,这样就产生了疼痛。疼痛又可以刺激产生进一步的痉挛。痉挛和疼痛形成恶性循环,致使症状愈演愈烈。冬天尤其要做好颈项部的保暖。很多朋友都注意到,在颈肩背部疼痛的时候,用热水冲一冲可以明显缓解疼痛,道理就在这里。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在目前是成熟的技术。对于技术娴熟的脊柱外科医生来说,这一类手术疗效确切,风险可控,已经治愈了千千万万的患者。

(侯铁胜)

〇 摘编自《新民晚报》2015年1月

—专家简介—

侯铁胜

侯铁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现任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q4zuVMudmxFIUHLJ65WLkwJTmwYSxo6e05VsWMHuS7TyGWc3aG9p4pu5vgz+Fs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