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主要依托3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肝炎病毒传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广大群众容易误解,并因偏见形成歧视的原因之一。
切断甲型、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HA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一般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即感染者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并经粪便排出病原体的方式而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HAV或HEV可通过污染饮水供应系统,引起大规模的暴发流行。HAV和HEV也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肉类、内脏或贝壳类水产品而感染
。近年来,甲型肝炎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发病数不断增加,这可能与不洁性行为有关(如:口交、肛交和手淫等)。HEV(尤其是基因4型)还可通过人畜共患的形式传播,不仅可以感染人,还可感染猪、马、牛、羊、鸡和啮齿类等动物。通过开展人和多种动物HEV的核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实验,HEV可在人畜间传播的特点已经得到证实
,人极有可能通过接触猪及其排泄物而感染HEV。此外,HEV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及输血传播
。
所以,为切断HAV或HEV的传播途径,首先需要干净的食物和水
。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同样重要。对急性甲型、戊型肝炎患者应当隔离治疗,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尽量避免食用生的或者糟醉的海、水产品(如:毛蚶、贻贝等),加工食物要做到生熟厨具分开。饲养场、屠宰场的工作人员要做好猪粪便等排泄物的消毒和处理,防止污染水源与外环境,同时注意勤洗手。至HAV或HEV高流行地区旅行或工作,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提前接种肝炎疫苗。另外,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社区内污水处理系统和人类粪便处理系统,并保证公共供水的质量
。
切断乙型、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和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传
。人体常因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被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和体液(如:经血、阴道液和精液)而感染。比如:医疗活动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或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口腔器械、针灸、内镜检查等)可引起患者或者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或职业暴露
。使用未严格消毒器械进行文身、扎耳洞、修足可引起感染
。家庭内日常生活接触,如:共用剃须刀、牙刷及搓澡巾等均可引起病毒感染
。另外,静脉注射毒品、无安全防护的男-男性行为或伴侣间的性接触也可导致感染。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因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
。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发生概率较低,且尚无有效的母婴阻断方法。影响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为病毒载量、分娩方式、重叠HIV感染等。这里必须重点强调的问题是,日常生活接触,比如:打喷嚏、咳嗽、近距离交谈、亲吻、握手、拥抱和共同用餐等行为,或者吸血昆虫叮咬(如:蚊子、臭虫等)均不会传播和感染HBV或HCV
。
所以,为切断HBV或HCV的传播途径,建议做到如下几点:①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搓澡巾、牙具、理发用具等用品。②坚持安全性行为,男-男同性恋者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定期检测肝炎类指标,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与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③已感染HBV的孕妇,应及时告知医疗机构,使用标准化的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程序,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以减少HBV母婴传播的概率。④慢性肝炎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减少体内病毒载量,降低家庭内传播的风险。⑤乙型肝炎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成人乙型肝炎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好的方法。
同时,医疗机构和服务行业也需加强肝炎病毒的消毒和管理:①采供血机构加强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筛查。②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预防原则,完善各类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管理;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如:推广使用锐器盒,注射操作时不可“反套针帽”);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用针具),尽量避免无必要的侵入性治疗(如:静脉输液)。③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
Q16 甲型、戊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甲型肝炎病毒(HA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一般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即感染者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并排出病原体的方式而传播。
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就是因为市民食用了被HAV污染的毛蚶,发病数超过30万。近年来,随着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和既往感染,人群甲型肝炎的免疫屏障已经建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也发现,上海市海、水产品中HAV带毒率极低,已接近于零,但当前往HAV高流行地区时仍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的或糟醉的海、水产品;对于高风险人群,推荐提前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男-男同性恋人群中甲型肝炎发病数也在不断增多,这与不洁性行为有关,比如口交、肛交及手淫等。
HEV共有4种基因型,其中1型和4型HEV在我国流行。1型HEV只感染人,多为水源性传播,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戊型肝炎暴发流行。4型HEV主要通过人畜共患的形式传播,猪是病毒的主要宿主,鹿及其他哺乳类动物体内也会带毒,人生吃带病毒动物的肉或内脏可以感染HEV。带病毒的人和猪的粪便污染水源,便会进一步扩散流行范围。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发现,上海地区屠宰场生猪胆汁中戊型肝炎的检出率在7%左右,而从人和猪体内分离到的HEV病毒株基因同源性达到90%以上,提示猪在戊型肝炎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生吃猪肉,特别是猪内脏有感染戊型肝炎的风险,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15年颁布禁令,禁止餐饮店提供生猪肝和生猪肉,要求猪肉至少达到“中心63℃加热30分钟”的标准。烹煮猪肉时,砧板应生熟分开,接触过生肉后要及时洗手消毒。此外,有案例报道输血也可传播HEV,据监测上海市人群HEV感染率大于20%,而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症患者,还有报道因免疫低下等原因造成感染HEV后慢性化,故经血传播也值得重视。
甲型或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与不安全的水或食物、卫生条件差和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生活中要养成不吃生食,不饮用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等良好习惯。
Q17 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传播。
● 人体常因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被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和体液(如:经血、阴道液和精液)而感染。比如:医疗活动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或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口腔器械、针灸、内镜检查等);使用未严格消毒器械进行文身、扎耳洞、修足可引起感染;家庭内日常生活接触,如:共用剃须刀、牙刷及搓澡巾等均可引起病毒感染;静脉注射毒品;无安全防护的男-男性行为或伴侣间的性接触等。这里必须重点强调的问题是日常生活接触(比如:打喷嚏、咳嗽、近距离交谈、亲吻、握手、拥抱和共同用餐等行为),或者吸血昆虫叮咬(如蚊子、臭虫等)均不会传播和感染HBV或HCV。
● 母婴传播是我国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形式,分为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吸入母血和产后密切接触感染3种类型。影响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为病毒载量、分娩方式、重叠HIV感染等。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发生概率较低,且尚无有效的母婴阻断方法。
● 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未接种疫苗的男-男性行为者、伴侣间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性生活者,尤其容易通过性行为而被感染。
Q18 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但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能力比乙型肝炎病毒弱,故以血液传播较为多见。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传播曾是丙型肝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曾经发生过血友病患者因输入被污染的第八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A)而发生丙型肝炎的暴发流行。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2015年开始对抗-HCV阴性献血员筛查HCV RNA,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Q19 洗手能预防病毒性肝炎吗?
是的,洗手可以预防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甲型和戊型肝炎。
但是,洗手并不是擦擦肥皂就能搞定,需要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让我们一起学习“六步洗手法”的口诀。第一步:掌心对搓;第二步:手心手背交替搓;第三步:双手交叉搓指缝;第四步:弯曲互握搓关节;第五步:交替揉搓大拇指;最后一步:指尖并拢搓掌心。防止“病从口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从小培养。如果家中已有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家属及照料者更应勤洗双手,预防感染。
Q20 病毒性肝炎患者家里需要定期消毒吗?如何获得消毒服务?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病家消毒服务需要收费吗?
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途径传播,在患者住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为患者家庭提供一次全面系统的消毒服务,我们称为“终末消毒”。如果患者留在家里治疗休养,则建议家属每天在家里进行日常消毒,做好粪便等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我们称为“随时消毒”。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一样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但戊型肝炎在潜伏期的末期传染性很强,所以为了防止患者家属可能发生的继发感染,也建议患者家属或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对家庭进行预防性的日常消毒。而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所以只需对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或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即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源地消毒总则》的相关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家庭的上门消毒或消毒指导服务,消毒服务均免费提供。所以,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积极配合和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消毒服务工作,如有具体问题可以咨询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提供病家上门消毒或消毒指导,如有具体问题也可咨询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Q21 家里有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吗?
不同病原体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①煮沸消毒方式对于各型肝炎病原体均有效。②HAV或HEV属于亲水型病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等。③HBV、HCV或HDV属于亲脂型病毒,其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低于亲水型病毒,含氯消毒剂仍然有效,还可以使用消毒能力稍弱且刺激性较低的其他消毒剂,比如:季铵盐消毒剂或医用乙醇等。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庭消毒时,一般采用消毒剂喷雾、表面擦拭、浸泡、煮沸以及消毒剂覆盖搅拌等方法,如: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可用漂白粉(固体消毒剂接触面积更大,效果更好)覆盖混匀消毒;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或饮具推荐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或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适当调整);一般患者接触过的台面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或者喷雾消毒即可。
(陈恺韵 施 阳 潘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