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蠡湖地理概况

图1-1 蠡湖地理位置

Fig.1-1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Lihu Lake

蠡湖又名五里湖。蠡湖是太湖北部湖湾梅梁湖伸入无锡市的内湖,位于东经119°13′12″至17′11″,北纬31°29′54″至32′50″,地处无锡市西南郊,属浅水型湖泊(图1-1)。湖泊大体呈葫芦状,东西长约6.0km,南北宽0.3~1.8km,湖区水较浅、水域开阔,来往船只较多。蠡湖历来以宝界桥为界,分称为东蠡湖和西蠡湖。从20世纪60年代起,因忽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在蠡湖大面积围湖造田、筑塘养鱼、围网养殖,沿湖渔业无序开发,湖岸被侵占吞食,污水直接入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蠡湖水面从早期的9.5km 2 缩小为6.4km 2 。2002年,平均水深1.6m,容积约为10.24×10 6 m 3 。西部通过犊山防洪枢纽的节制闸与梅梁湖连通,北面有骂蠡港河道与无锡城区连接,东面由曹王泾河道与京杭大运河连通,南面的长广溪河道与太湖另一湖湾贡湖连通,沿湖还有多条支河与周边城镇和农村相连接,形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水系。由于蠡湖深处腹地,相对封闭,水体流动缓慢,换水周期长约400d,因此自净能力较差。

1.1.1 水环境特征与变迁

图1-2 蠡湖的围垦示意图

Fig.1-2 Sketch map of Lihu Lake reclamation

图1-3 蠡湖围垦后建成的鱼池

Fig.1-3 Ponds along Lihu Lake after reclamation

1951年的蠡湖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自然湖泊形态,以天然湖岸为主,沿岸带有较大面积的浅滩,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菱、水鳌、苦草、范草、穗花狐尾藻等大型水生植物;20世纪60年代以后,湖滩地被大面积围垦(图1-2),沿岸又建筑人工堤坝,使得蠡湖基本上失去了适合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浅水滩地,更兼60年代后期开始放养草食性鱼类,导致处在高水位等不利条件下的深水区的沉水植物消失。20世纪50~60年代的蠡湖水草茂盛、水质清新;到70年代后,水草逐渐减少,周边筑塘造鱼池约300hm 2 (图1-3),鱼池肥水及污泥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蠡湖,水质开始变差;80年代起,蠡湖成为一个小型养殖湖泊,湖区由两个渔场分别以宝界桥为界进行网围养殖生产,东蠡湖为167hm 2 ,西蠡湖为130hm 2 。两个渔场均采取春季放流鱼种,并投饵施肥,冬季大捕捞的生产方式,放养物种主要是鲢、鳙,其他鱼类少量。据《2001年无锡市水产统计年报》统计,渔业产量为7.75×10 5 kg,起捕规格鲢平均为1.5kg/尾、鳙为1.25~1.5kg/尾。自2002年蠡湖实施综合整治起,停止了放养渔业。

1.1.2 水文

蠡湖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mm,平均水位为3.06m,历史最高水位为4.88m,最低水位为1.92m,正常蓄水位为3.30m左右,平均水深1.60m,相应库容约为1500万m 3 。湖区平均水温为17℃左右,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份,达38℃左右;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最低水温0℃。

历来蠡湖西端与太湖(梅梁湖湖区)直通,与太湖间存在频繁的由风涌水引起的水流交换,水位基本与太湖保持一致,而且蠡湖西部与梅梁湖的水质也基本相近。围垦使得蠡湖与太湖之间的通道变小,加之20世纪90年代初在通道上修建了水闸,将蠡湖与太湖隔离开来。蠡湖成为一个独立的湖体后,与太湖间的水流交换受到了严格控制,但水位仍与太湖接近一致。

此后,蠡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鱼塘尾水,以及通过长广溪、曹王泾、骂蠡港河道流入蠡湖的污水。其中骂蠡港、曹王泾等数条小河与梁溪河相通,而梁溪河又直通无锡城区污染严重的京杭大运河,因此加剧了对蠡湖的污染。

1.1.3 水质

20世纪50年代初蠡湖的水质调查表明,当时的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完全符合饮用水源标准 [1] ;60年代初期,据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调查,蠡湖仍保持着良好的水质 [2] ;70年代水生植物消失,水质趋于富营养化;80年代污染的加剧加速了富营养化的发展,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 [3] (图1-4);到90年代初已达到重富营养化水平 [4]

据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数据表明,2001年蠡湖大部分水质指标接近或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Ⅴ类水标准,其中的高锰酸盐指数、5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年平均值相当于全太湖的1.39倍、2.63倍、1.93倍、2.44倍和2.61倍,湖水处于重富营养状态 [4] 。经过2002~2005年水污染综合治理后,水环境总体上逐步得到较大改善 [5] (表1-1),但总磷为Ⅳ类、总氮仍为劣Ⅴ类。

图1-4 1987~2002年蠡湖水质参数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的逐年变化(摘自顾岗等,2004)

Fig.1-4 The yearly changes of COD Mn ,TP and TN in Lihu Lake(1987-2002)

表1-1 2001~2005年蠡湖水质状况

Table1-1 Water quality condition of Lihu Lake(2001-2005)

1.1.4 底质

蠡湖表层底泥(0~20cm)泥样呈黄绿至黑褐色,泥质松软、均匀,易变形,不含植物根、叶残骸;中层(20~50cm)呈灰至灰褐色,泥质黏度增加,出现少量植物根、茎、叶残体;底层(50~100cm)淤泥呈灰褐色,植物根、叶残体含量增加明显。土性分类上属于粉质亚黏土 [6] 。据无锡市水文水资源局和水利部太湖局对太湖的测量资料表明,存在于淤泥表面以上的一层2~7cm厚的半悬浮胶体状物质中污染物含量最高,含大量藻类残体和部分活体 [7]

蠡湖底泥有重金属的轻度污染,并呈表层低、中层高的特征;而有机污染呈表层高、下层低的特征,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含量在表层底泥中有明显的富集,并具有显著的同源相关性。底泥间隙水中营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湖水,相对湖水呈可释放状态 [6]

据无锡市水文水资源局《五里湖底泥分析报告》(2001),蠡湖底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污染已相当严重,水平分布是东蠡湖底泥污染比西蠡湖更为严重(表1-2)。其平均值均超过了太湖和梅梁湖底泥中的各项平均值,且长广溪、骂蠡港、曹王泾河道入湖口附近区的底泥营养盐含量最高,其表层有机质、总磷和总氮最高值分别高出全湖平均值0.9倍、0.5倍和1.4倍。

表1-2 蠡湖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Table1-2 Nutrient content in the sediments of Lihu Lake

淤泥是湖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不断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产生二次污染。

1.1.5 生态与资源特征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51年调查,蠡湖的植被覆盖率达100%,主要优势种为芦苇、茭草、菹草、狐尾藻、苦草和人工栽培的菱。开阔湖面被沉水植被覆盖,宝界桥以西湖心区沉水植物较稀。在沿岸浅水区,芦苇生长茂密,茭草丛生,并伴有斑块状分布的菱群落。浮游藻类以硅藻为主,其次为隐藻、蓝藻和绿藻等,年平均数量26.7×10 4 个/L。浮游动物年平均数量5660个/L,其中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148个/L。底栖动物螺、蚌、虾等极为丰富。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放养草鱼;70年代又围湖养殖、防洪筑堤,蠡湖驳岸直立、湖面缩小,部分沿岸带水生植物萎缩,天然水生植物迅速消失;80年代随着工业发展,污水增加,水体透明度下降,曾经在湖内生长茂盛的沉水植物几近灭绝,水生植物群落逐渐退化消失,仅有通湖的小河道和沿湖边浅水区尚有残留。敞水区的浮游植物剧增,1990~1991年调查表明,浮游藻类以蓝藻和绿藻为主,其次为隐藻、硅藻等,出现水华,平均数量4174×10 4 个/L,是1951年的156倍。浮游动物平均数量902个/L,其中大型浮游动物极为少见。底栖动物螺、蚌、虾等仅在沿岸水深小于1m的浅水带有少量残存,湖底以水丝蚓和摇蚊幼虫占优势 [8]

20世纪80年代到2002年,蠡湖湖区均进行网围养鱼生产,年初放养鲢、鳙鱼种,年末捕捞商品鱼。调查表明,主要有浮游动物8种,浮游植物36种,以颤藻、直链藻、萼花臂尾轮虫、水蚤等为主;底栖动物3种,分别为摇蚊幼虫、双翅目幼虫和颤蚓。

除养殖鱼类外,有少量鲤、鲫,原有的凶猛鱼类已基本绝迹。 GE46bRagj/EeZNSE1+n4YbjUG8EyWyD9Lh++MuVla0nwxI5FjvmeXNGAi/KbxN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