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编的话

周宪 周计武

《文化研究》在当下的中国大约是独树一帜,也许是唯一的专业刊物。经历了十多年的成长,它团结了国内一大批有志于文化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迥异的问题。文化研究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体制的认同,无论是学科设置,还是专业教育,或是学术活动等,好在这一研究不断地激发学者们的兴趣,散播在各种体制化的专业知识生产的缝隙和边缘处,构成了中国当代知识生产的一个独特景观,也充分体现了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和批判性特征。

本辑的前两个专题鲜明地体现了文化研究的这些特性。“文化地理与文化研究”专题和“数字人文:媒介、书写与主体经验”专题是新的研究课题。前者把地理学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在界定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文本书写的再语境化,对文本环境的共时性差异和书写政治问题进行了有效的阐释。后者把传媒文化、数字技术文化、编码研究、软件研究同传统人文学科中的语言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和更新了人们的研究手段和观念。专题中的三篇文章试图在数字技术文化的语境中,通过对具体个案和典型事件的辨析,深入阐释媒介技术、文化书写与现代主体之间的复杂关联,重构现代人的主体经验和自我认同。

文化研究在中国亦有不少年头了,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文化研究学者,他们的研究和思考推动了中国的文化研究。本辑新辟“学者访谈”栏目,旨在通过对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的深入访谈,阐释中国经验,回应中国问题,建构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在西方文化研究人物与学派研究方面,本辑再次聚焦于霍尔的媒介文化及其编码与解码理论,旨在整体审视霍尔的文化观。本辑的其他来稿,既有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的现代性范式的反思性梳理,也有对西方批判理论、现代性理论和视觉研究经典的深入阐释。值得一提的是,邹赞的《当代新疆屯垦口述史的边缘话语、性别政治与身份认同》一文,以几部代表性的新疆屯垦口述史为文本对象,颇有说服力地呈现了差异性的边缘话语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内在文化逻辑。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的文化研究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中青年学者投身于文化研究事业,期待着《文化研究》更上一层楼。 j4DWRrrCNP3b05keDGp8anveO6fyo/vBOBKkxBTVW9cZy6W92iFiFKRRyXG6nm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