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道德语言的分类与运行:一种对荀子名学的现代解释

于淼

摘要 随着社会组织形式的改变,传统儒家以家庭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传统小型社区的人伦理念和以五伦为基础的层层递进式的亲缘伦理推演模式亟待发展。而当今伦理学已被语言哲学研究纳入研究领域,这为现代儒家人伦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应以道德语言的规约性为主干探讨荀子名学,提炼荀子名学理论中的规约性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领域,再把荀子名学中的道德语言进行更符合现代语言伦理意义的划分,最后以其划分结果简要介绍荀子名学背后的整个儒家道德体系在当今社会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荀子 正名 道德语言 规约

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伦理学是古今中外道德研究的中心议题。儒家思想本就以人伦为核心,上下贯穿整个儒学系统。“儒家人伦思想,即从内在的道德性客观化出来,以对人类负责的,始于孝悌,而极于民胞物与,极于‘天地万物一体’。” 而现今传统儒家以家庭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传统小型社区的人伦理念和以五伦为基础的层层递进式的亲缘伦理推演模式亟待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以独立人为伦理实体,面向公共空间。而从“社会儒学”的角度来讲,要求儒家走出富含人情味的以亲缘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对现代社会诸如“平等”“正义”“自由”等现代价值进行儒学解释,对现代社会规范性进行回应。而在儒家传统伦理面向现代时,又必须解决这一困境:在坚持“人皆能为尧舜”的人性平等论的同时,传统儒家还持有等级和权威的信念,并且把人在道德上的差异默认为人格上和等级上的不平等。

随着近代分析哲学的兴起,伦理学也被纳入了语言哲学的研究领域。而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我的语言的界限便是我的世界的界限” ,人伦关系中的道德意蕴同样可以从语言的角度显现。同时,因语言无时无刻不处于公共领域的流通之中,并且是一种规约性十分明显的符号系统,这与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行和对规范的提倡十分切合。同时,语言面前人人平等,这又解决了儒家传统伦理面向现代的困境。因而,从语言角度对儒家人伦思想进行探讨应该是当今社会儒学研究的一个维度。而儒家源远流长的“正名”思想正好是从语言角度介入的切入点,而荀子作为先秦儒家名学的集大成者,更成为相关研究的重中之重。

自熊十力以降的现代新儒家,对“正名”这一带有西方哲学特色的思想都十分关注。总体来说,他们倾向于将儒家正名学说进行价值与逻辑的二元划分,然后再加之以认识论和存在论意义。“孔子言‘正名’,欲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言‘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正人之名而排无父无君者于人之外,是亦孟子之正名主义也。不过孔孟之正名,仅从道德着想,故其正名主义,仅有伦理的兴趣,而无逻辑的兴趣。……荀子生当‘辩者’正盛时代,故其所讲正名,逻辑的兴趣亦甚大。” 冯友兰此语便是这种思维倾向的体现。又由于现代新儒家倡导“心性儒学”,发展心本体论,又将荀子学说视为认知优先,因而对荀子思想的高度有所贬损。之后,荀子研究的视角被不断更新,荀子思想的现代性被不断发掘。本文尝试从语言视角分析荀子“正名”思想中的道德规约性,探讨其现代人伦价值。 hfvSzUg/gBUfj0hAzQzpHskNv0kcu6BEtvBQyx/YT+N9X3k0ZTJp8buFoxlUwlS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