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关于是非之论

(一)“是论”

是非观念是认识论的重要课题,而认识论的结果就是知识论。上文已经论述了怎样谈是非才是真理,接下来具体谈谈“是论”与“非论”。在笔者看来,“是论”即“真理”论,亦即孟子眼中关于真理的理论,而“非论”则是与真理相对的“谬论”的理论。

1.“是”是什么?

孟子眼中的“是”是什么?首先,我们要解决“是”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孟子认识论的起源问题。“愿学孔子”的孟子是深谙孔子思想之真谛的,他在认识的先验来源上进行了“闻而知之”与“见而知之”以及良知“我固有之”的区分,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的思想,并且有所丰富和创新,提出知识不仅可以生而知之,而且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孟子用大麦播种后,长出来的苗都是相似的,来说明人性都是善良的,但又会产生丰收与歉收,原因就在于后期环境的影响。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孟母对环境的重视,历史上可能少了一位儒学大师,孔子逝世后的儒学瓶颈期不知何时才会被突破。其次,在了解完其起源之后,在孟子看来,不仅圣贤具备“生而知之”的能力,而且一般人生来也具备认知的获取能力。此外,他还提出了与“生而知之”相近的“良能”“良知”,并承认了这类知识的先验来源。

2.为何求“是”?

《尽心上》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良知”“良能”说是孟子认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的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仁、义、礼、智等道德情感是人一出生就具备的,不需要学习与思考,只需要内求就行了。此外,他还提出了“良心”的观念。“良心”就是“良知”“良能”在人心中的表现形式,而良知、良能就是心这一器官先天具有的功能。孟子认为,人的一切道德观念都是从心中生发出来的,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相信存养、扩充“心”之善端,则可外化为仁、义、礼、智的道德理性。

3.如何求“是”?

孟子认为,检验知识的标准就是道。符合道的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上,孟子提出不能盲目相信间接经验的观点,对前人留下的典籍应该进行辩证分析;对任何知识的检验,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即事情进行的客观规律;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和放弃检验知识的客观规律。要学会通过心的道德来约束自我。孟子认为心的职能是思考,除非心死。当然,他不否认“心”的认知作用,但主要突出心的道德性;要处理好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道德需要我们反观内身,求诸一己之心。孟子阐述了“尽心知性以知天”的致思路线,旨在肯定人生行为的合“理”性的追求,应该由道德上讲的心中之性扩展开通,发现和把握天地万物、内外人我的性理,实现对天命之性的契合。最后,孟子认为,“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但“是非”的依托并非构建在语言论证之上,而是寻求情感的直观——“思则得之”。

(二)“非论”

1.“非”是什么?

“道”即所谓“是”,而“非道”即所谓“非”。在孟子看来,“道”是指人生来就具备的道德知识,是人心中先天存在的有关爱亲敬兄与仁义方面的道德知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那个时代,就是儒家强调的“礼法”,而礼法的权威性发端于“先圣”的权威或“后王”的强权,承认人的普遍认知能力,并由人类的认知能力自身探求理论合理性的依据。

孟子在“义利之辨”中所否定的“利”是“私利”,此处的私利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例如商人只为赚钱,百姓只为种田,国君不顾黎民百姓的生活,只为扩大疆土征战,而不是“公利”。具体可见《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另外,孟子认为好为人师是最大的忌讳,要虚心,要互相尊重,不能有优越感;在与陈相辩论“滕文公非为贤君”这个话题时,孟子认为,国君要和百姓一起耕种,一起吃饭,替百姓办事,这种认识是荒谬不合理的。《公孙丑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社会职业千差万别,人们通过交换,各取所需。孟子反对不符合礼的礼,不符合义的义,圣贤是不遵守这些的。同时,他也反对人们违背人性,死守礼法。如男女之间不能直接赠予东西是礼法,但是嫂子溺水顾忌礼法不伸手相救就等于豺狼,是不知变通的豺狼。万物皆有度,诸事皆有理。此一时彼一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种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但“万变”之中必有通理,如何把握和处理,取决于“礼制”施用的前提。孟子还反对统治者通过礼法来压迫百姓,在《离娄下》中齐宣王问孟子,离职的臣子是否要给逝去的君王穿孝服,孟子认为能够虚心纳谏、施行仁政的君王值得臣子的“三有礼”,而如今的君王不守礼法,不施仁政,臣子视之为仇敌,哪会有穿孝服的呢?孟子在《离娄上》中提出“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反对与自暴自弃的人来往,认为他们都是缺少品德修养的人。最后,孟子认为“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反感那些玩弄阴谋诡计却不知羞耻的人。一个社会最可怕的就是没有“羞耻之心”,没有羞耻之心,就更不会有是非判断力了。若蔓延开来,则人类社会可能会沦落至丛林社会,只知弱肉强食了。

2.如何去“非”?

孟子认为“是非,智之端也”。孟子将“智”解释为是非之心,此处的“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聪明或心,而是一种道德判断能力和发挥仁爱的能力。

在《公孙丑下》中,孟子提出“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他认为这并不是因为周公不智,而是周公不想怀疑他的弟弟,由衷地以礼对人。“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周公犯错之后立即改正,而不是像现在有些人一样将错就错。另外,孟子认为是非不来自外在的训练与服从,而是内心的察觉与自省,要养浩然之气,无论富贵贫贱都不能移,而且智是一种美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君子之学,而是成圣之道。孟子主张多读书,但是在对待古籍上,孟子深知必须锻炼自己对文字与语言的理解能力,才能理解古人,知晓大道。在文字与语言上,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反思,甚至有一些否定经典的色彩。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另一个方法是针对君王和臣子的。君王若想在死后有臣子披麻戴孝,必须施行仁政,待臣如子。而且,有恒产才能有恒心,没有固定收入却仍有一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只有读书人才能够做到。至于一般的老百姓,君王必须使他们有一定的产业和收入,并施之以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使百姓和君王一心,才能避免社会之“非”的产生,这也是近现代“福利制度”的前身。但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已经注意到此类问题。还有一个方法是修养心性、清心寡欲。做到不求名利,才能过上朴实无华的生活,与人为善,与人无争。

(三)“是”与“非”的关系

1.是非的对立论

孟子的“是论”与“非论”即孟子认为的真理以及谬误。孟子的“是”与“非”的区别在于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主观和客观是否统一。与客观对象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客观认识甚至扭曲的就是谬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真理具有具体性、全面性、过程性、客观性以及普遍性。

2.是非的转化论

在孟子看来,“是非”的评定亦不过是人为规范而已,并非基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合理性探究。在某种意义上,“是”与“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几个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是”是适应特定条件和范围的,若“是”超出其条件,则很容易转化为“非”。另外,“是”是发展的,是主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如果实践发展了,还照搬过去的理论,或者把将来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硬搬到当前来实行,真理很容易变成“非”。另外,“是”是全面的,如果将其某一个方面抽出来,加以夸大,容易使“是”转化为“非”。 qn4UlcaYU/YQFr1moHYbYPrxnQQeShqhr6SIlD/78RRjZ0njtPtiRGIQZ8C+pZ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