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是非观受到孔子、孟母以及周国和齐国文化的影响。孔子的是非观是孔子认识论的内容之一。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孔子第一个自觉并深入地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知”对“行”有指导意义,主张知而力行、知行统一。孔子对“行”的这一独特理念影响了孟子。
《孟子》一书中,孟子未曾提到他的父亲,但对母亲的感情极其深厚。《孟子·公孙丑下》(以下引文只注篇名)记载:“孟子自齐葬于鲁……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从孟子葬母亲的棺木的质地以及孟子和弟子充虞的对话中看出孟子对母亲的恭敬。而孟子对母亲的尊敬也是有原因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孟母,就没有儒学“亚圣”孟子。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向的《列女传》就分别记载了孟母的五个小故事,无论真假,她的家庭教育的典范已经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教育传统以及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第一个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见于《列女传》。孟母三迁的做法对孟子的影响极为深刻,甚至在他成为儒学大师后,仍然强调环境教育对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孟母不仅注重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启发引导孟子。第二个故事即东邻杀豚就是这样的,孟母通过这个小事教会了孟子说话要言必行、行必果,为人要诚实守信。第三个故事是孟母断机的故事。孟子小时有一次在学堂念书累了,便回了家,此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为什么回家后,孟母拿起剪刀将自己辛辛苦苦织好的布剪断,以警戒孟子不能中断自己的学习,要刻苦读书。四是孟子去妻的故事。孟子的妻子在独处时伸开腿随意坐着,孟子看到便和母亲说要休了她。问清原因后,孟母便通过《礼记》里的知识让孟子明白是他对妻子不守礼在先,让他不敢再责备妻子,且断了休妻的念头。最后一个故事是孟子仕齐。孟子做官回家后长吁短叹,孟母问其原委并指出:“无论是做人、做官,在合乎‘礼’的同时,要按照你的内心去做事,就像自己也是按照老规矩去做事。”成人、婚姻和出仕,是古代君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而在孟子身上,这些都与自己的母亲分不开。因此,孟子的是非观是深受孟母影响的,包括做事要持之以恒,讲究诚信,要遵循内心。
孟子的思想除了受孔子、孟母的影响外,还深受自己的母国——邹国以及以管仲、晏婴为代表的齐文化的影响。历史上的邹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小国。当时的邹国,由于国君荒淫无道,国势日衰,江河日下。国家的衰落加剧了鲁国对它的压迫。到了战国时期,在鲁国的不断蚕食之下,邹国已经奄奄一息、偏居一隅,最后被楚国灭掉。孟子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这段对话不仅真实地记录了邹国异常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内部矛盾的一般状况。孟子在邹鲁一带的活动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因为这里国小民寡,即使对孟子言听计从,不打折扣地全部实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也不可能左右天下的形势。孟子要想把仁政思想推行到整个天下就必须把精力投放到国力强盛的大国,因此不久孟子就率领他的学生离开邹国,到了齐国。笔者认为,孟子在齐国待了21年之久,他想在齐国推行自己的政道,必然对在齐国政治舞台上声名赫赫的政治家管仲、晏婴予以关注和研究,他对战争的“是非观”态度受到了管仲、晏婴的影响,在国家兴商与兴教方面的是非观上也深受管仲与晏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