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读《论语》,首先是为了了解孔子及其学说。有了对“学”字的理解,我们就拿到了把握《论语》全书乃至孔子思想的金钥匙,“得其门”而入,一切“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可尽收眼底。如上所述,《论语》首篇首章之“学”字的内容已经很清楚,“学”字确系名词,指孔子的思想学说与主张。首篇首章三句话连贯一致,正与孔子的人生主题相应,是孔子一生追求学行天下的真实写照,也是“人不知”君子品格的真实体现,开宗明义,点明了整部《论语》的主旨。
[1]刘家齐:《“学而时习之”章新解》,《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李启谦:《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杨朝明:《〈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载庞朴主编《儒林》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杨朝明主编《论语诠解》,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第4页。
[3]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第4页。
[4](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第231页。
[5](三国)谯周撰、(清)马国翰辑《论语·谯氏注》,见《玉函山房辑佚书》。
[6]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第47页。
[7]黎红雷:《孔子“君子学”的三种境界——〈论语〉首章集译》,《孔子研究》2014年第3期。
(责任编辑:刘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