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学”字与孔子一生追求

孔子一生追求学行天下,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努力奋斗,见七十余君却没找到能够推行自己主张的“有国者”,但孔子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这在文献记载中多有体现,如在陈蔡绝粮时,“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孔子家语·在厄》),充分体现了孔子为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矢志不渝的精神。

临终前七日,“孔子蚤晨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而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意思是,泰山大概要坍塌了吧!栋梁大概要折坏了吧!哲人大概要病逝了吧!“既歌而入,当户而坐。”他的弟子子贡听见了,快步走进去见孔子,孔子叹息道:“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孔子家语·终记解》)意思是,圣明的君王不出现,那么天下谁能尊崇我的学说呢?随后,孔子就病倒了,七天后去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孔子的话意味深长,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不无遗憾的临别之语中,以泰山、梁木、哲人自喻,感叹天下无道的现实,感慨自己的学说未能行世。这体现了孔子对自己思想学说的认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孔子的理想信念。学行天下正是孔子一生的追求所在。那么,体现孔子此信念的“学而时习之”出现在《论语》首篇首章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论语》的作者及其成书过程来看,将“学”解读为名词也是合理的。《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可见,《论语》是弟子们从孔子那里得来的“第一手材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材料虽来自众手,却经过了认真的拣选,上文所说的“论纂”便可说明。

《论语》既是经过认真拣选之“正实而切事者” [4] ,又是由子思等人编辑而成,而子思作为孔子的孙子,自然比常人更了解孔子,更懂得孔子的思想与追求。因此,作为《论语》提纲挈领的首篇首章,必然会与孔子最关注、最看重的人生理想相应。那么,什么才是孔子最关注、最看重的呢?根据孔子生平的活动,他一生追求学行天下,让自己的学说被“有国者”采纳,为社会所普遍接受。这是孔子最大的人生理想,也无疑是众弟子的重点记录对象,必然成为《论语》开宗明义的首章选择。

另外,从首章三句话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首先,从字面来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中的“说”通“悦”,即喜悦、高兴。在三句话中,“悦”与“乐”(快乐)、“不愠”(不怨愤恼怒)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也表明《论语》首章的三个分句不应割裂开来进行理解。其次,从程度上看,三种感受并非完全一致,其中“不愠”在层次上与其余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就“说”与“乐”而言,二者也是存在差别的,谯周注解说:“悦深而乐浅” [5] ,朱熹也曾表示:“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6] 可见,此二字虽都是表达愉悦的心情,但从愉悦程度上看,“说”更胜一筹。也就是说,从“说”到“乐”,再到“不愠”,对喜悦心情的表达力度是逐步减弱的。而按传统解读来看,与表达不同心情的“说”“乐”“不愠”分别对应的是“学习”“交友”“胸怀”,三者之间仿佛并无先后、高低等层次上的关系,这使得前后衔接过于牵强。而用不同的措辞表达自己的学说分别处于为“有国者”“推而行之”,“有朋自远方来”,“天下莫能容”三种不同境遇中的心情,更能准确、细致地传达出孔子对自己学说的坚持及其君子情怀。最后,首章三节的内在统一,更加符合文本内容,也更具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孔子的学说、主张能否被社会普遍接受,作为《论语》首篇首章,是《论语》编纂者的必然选择,也更符合孔子的生平追求。当然,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论语》首篇首章的“学”字作为名词“学说、主张”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oy8Ozr3ahVomOGVUFll5lbXzt2AMaGSORnRtj/35BRacgaKcci5SthoIBfnriI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