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学”字与孔子之学、孔子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对《论语》首篇首章这三句话的理解,历代颇多分歧。传统上一般是从“学习方法、交友、人不知的态度”三个方面来解读。“学而时习之”,传统上一般认为是一种学习方法,将“学”字解释为“学习、学了”,而整句的意思是学习要经常去温习。温习的内容通常指的是常识性知识。因此,将“学”字如此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孔子之学等同于小学阶段的“洒扫、应对、进退”,理解为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此观点正确与否,应结合对孔子之学的整体把握来理解。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弟子大多在其身后弘扬其思想,实践其政治主张,为孔子思想的流传做出了贡献。而这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和“诲人不倦”的教学品格是分不开的。当然,孔门的有教无类是有条件的,即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论语》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关于其中的“束脩”,历来解读不尽相同,主要观点有两种:第一,干肉说;第二,束带修饰。本文从第二种观点,即孔子办学不分贵贱,但有年龄限制,只有能够束带修饰,到了一定年龄的人向孔子求学,孔子才“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孔子创办私学,对弟子的教导正是根据“依于仁”“立于礼”而“文质彬彬”的君子标准,追求品德修养的内外和谐与统一,教授弟子“修齐治平”的君子之道、为政之道。所以,将“学而时习之”译为“学了要经常温习”的观点,似乎对孔子之学的理解有狭隘呆板之嫌。

有学者结合经典,回归孔子思想,提出首篇首章中的“学”字是名词,意思是“学说、主张”,且认为首章三句话连贯一致,层层递进,有一个统一的主题。 [1] 在此基础上,杨朝明在其主编的《论语诠解》中,将首章译为:“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被社会普遍接受,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它,那不是很令人感到喜悦吗?即使不是这样,有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没采用,而且也没有人理解,自己也不怨愤恼怒,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 [2] 显然,这种解读更符合“孔子之学”“孔子之道”。但是,这种观点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如:黎红雷在《孔子“君子学”的三种境界——〈论语〉首章集译》一文中指出“作为‘思想’含义的‘学说’,《论语》另有专门的名词指称,这就是‘道’”,且认为“将本章的‘学’理解为‘学习’而不是‘学说’,更符合孔门师徒当时的真实状况”。 其实,将“学”理解为名词并不是当代学者的创见,早有学者提出过。清人毛奇龄在其《四书改错》中指出:“错矣!学者,道术之总名。”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肯定了毛奇龄的说法,指出:“‘学’字系名辞,《集注》解作动辞,毛氏讥之是也。” [3] 按此解释,“学”不是动词,应是名词,与“道”相近,指思想主张及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这样理解似乎更符合孔子之学。并且,这种用法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论语·述而》)中的“学”也是学说之义。另外,《论语》中有孔子“士志于道”(《论语·里仁》)之说,又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的记载,在这里,“学”与“道”是名词,指“学说”。

将“学”字用作名词,不仅见于《论语》,而且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运用,如专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孔子家语》。该书曾经被当作“伪书”,一度遭到冷落,但随着出土文献的发现,它的真实性与重要性重新得到了肯定。该书记载:“孔子往过孔篾,而问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学焉得习,是学不得明也……’孔子不悦,往过子贱,问如孔篾。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其中之,是学益明也。’”(《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此处,孔篾、子贱所关注的都是自己的所学有没有得到实践。毋庸置疑,此处之“学”与“习”,得到了孔子的认可。这是对孔子所说的“学”与“习”的正确理解,即孔子之“学”是“修齐治平”的为政之道。这恰恰是“学而时习之”的最好注解,同时,又是对“学而时习之”传统解读的有力反驳。

再如《礼记》中载:“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礼记·学记》),意思是,安心于自己的学说而又亲近自己的老师,喜欢自己的朋友而又笃信自己的主张。很明显,此处的“学”与“道”为名词,意思是“学说、主张”。再如“百家之学”(《庄子·天下》)与“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庄子·天下》)中的“学”也与首章之“学”同义,当“学说”讲。

所以,对“学”字的正确理解,我们不应仅从语意出发,而应该结合孔子的学术思想以及精神品格来分析问题,力争全面、真实地反映孔子的生平思想。 vgIb84d7xGgrIhThrUKtnhM5mYq4kgecft96upFbhm1rvcFLv2IwGHmJedt2Q+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