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库尔德人、库尔德斯坦和库尔德问题

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继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之后的第四大族裔群体。关于库尔德人的起源、现有人口数量等,有诸多模糊和争议之处。库尔德斯坦是库尔德人主要生活区域的称谓,主要涵盖了今天的土耳其东南部、叙利亚最北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部,关于库尔德斯坦作为地理政治概念的变迁历程,也存在含糊之处。库尔德问题既有时间维度,也有空间维度,并且隐藏着深刻的政治意蕴,因而十分复杂。

1.库尔德人

洛克曼·梅霍(Lokman I.Meho)和迈克尔·尼迈(Michel G.Nehme)认为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库尔德人总人口在3000万左右,其中51%生活于土耳其,24%生活于伊朗,16%生活于伊拉克,3%生活于欧洲,1%生活于苏联。 哈坎·厄兹奥卢(Hakan Özoğlu)估计库尔德人的人口总数为2000万~2500万。 凯温·麦基尔南(Kevin Mckiernan)指出,今天生活在中东的库尔德人总数为2500万~3000万。 阿米尔·哈桑普尔(Amir Hassanpour)指出库尔德人数超过2200万,其中1000万~1200万生活在土耳其,占据了土耳其人口总数的20%;500万~600万生活在伊朗,接近伊朗人口总数的10%;生活在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为400多万,约占伊拉克人口总数的23%。 族裔识别本身的难度,固然是难以得到准确的库尔德人口总数的原因之一,但更核心的症结还是政治因素,库尔德人自身趋向扩大这一数字,而库尔德人生活的国度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则又趋于低估这一数字,加之历史及现实原因所形成的库尔德人在欧洲以及美国的散居状态,最终很难得到统计学意义上准确的库尔德人口总数。

表1 不同学者不同年代提供的各国库尔德人口数量

作为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库尔德人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学者将库尔德文明起源追溯到基督诞生前。有考古学家指出,公元前2000年的苏美尔铭文中已经有了关于库尔德人的记载;也有学者指出,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远征记》中,将库尔德人描述为居住于深山之中的一个好战民族,他们没有臣服于当时的国王。 俄国东方学家弗拉迪米尔·明诺斯基在《伊斯兰教大百科》中认为现代库尔德人是多族裔混合通婚的结果,因此任何寻找独具特点的库尔德人的努力都属幻想。然而,情况远较此复杂。库尔德人也被认为是中东的伊朗人种,人数不等地居住于土耳其、什叶派的伊朗、阿拉伯和逊尼派的伊拉克,以及叙利亚北部和苏联的外高加索地区。不能忽视这块土壤——库尔德斯坦——的经济和社会重要性。一战结束以后,库尔德人和他们的邻居一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见证了巨变……他们的历史依附于其他民族的历史。无法构建独立的库尔德人历史……因为库尔德人受不同外部统治者影响的程度,远甚于自身内部结构的影响。只有承认这一特点,方可理解库尔德部落之间的差异性。

图1 古代库尔德人形象

《谢拉夫之书》( Sharafnameh )一书中的“扎哈克”传说,是库尔德人最为津津乐道的古史传说。1597年,强大的比底利斯(Bidlis)公国亲王谢拉夫汗(Sharaf Khan)用波斯文编辑了第一部库尔德史书《谢拉夫之书》。该书是关于库尔德公国尤其是统治家族的编年史,既记述了统治家族的政治活动,也涵盖了它们与周围强权的博弈,以及各个库尔德国家享有的独立程度。 扎哈克是一位在历史上因暴力和邪恶而臭名昭著的君主,为了惩罚其罪行,上帝在他两肩膀上各划了一道蛇形伤口,扎哈克因此痛苦不堪。某天撒旦伪装成医生来访扎哈克的宫廷,告诉扎哈克每天将两个年轻人的脑浆涂在伤口处,可以治愈他的伤口,扎哈克自此开始了这种邪恶的行径。掌管此事的厨师逐渐产生了怜悯之情,每天放生其中一名青年,用羊脑以作替代。遵照这名厨师的要求,逃生者逃往无人可以到达的山区,以求彻底摆脱扎哈克的专制。越来越多的逃生者聚集在这一多山地区,并产生了新的语言,之后他们迁移到谷地,转变为农民、牧民、商人,建立了自己的村庄、城堡和城镇,他们逐渐被称为库尔德人。 这一传说与库尔德人现在生活区域的地貌特征非常吻合,同时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库尔德人的族裔色彩相当弱。还有一些其他传说,如认为库尔德人是所罗门王的一名女奴的后代,该女奴受到魔鬼亚沙德(Jasad)的诱惑,事发后被愤怒的所罗门国王赶进大山。 与库尔德人相关的另外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先知亚伯拉罕的妻子萨拉(Sarah)是库尔德人。

弗拉迪米尔·明诺斯基认为,公元前718~前550年生活于现在库尔德人居住区的米底人在语言上与现代库尔德人相近,是库尔德人的先祖。 阿拉伯文献中认为库尔德人的祖先是贝都因人或伊朗的牧民,他们冬季生活在巴格达东部的低地平原地带,夏季生活在扎格罗斯山牧场上。 也有库尔德人为中亚突厥人一支的说法。 金南(Derk Kinnane)认为库尔德人的祖先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定居在库尔德斯坦,他们后来逐渐成为伊朗化的部落。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后再次促进了种族间的融合。库尔德人就是指那些被伊朗化的部落与亚洲民族、闪族与亚美尼亚人血统混合后的族群。 大卫·迈克道尔(David McDowall)则怀疑库尔德人有共同祖先的说法,认为他们可能是公元前2000年中期当印欧部落跨越伊朗向西迁移时,留在库尔德斯坦的一群部落民族。只是在20世纪早期,他们才获得作为库尔德人的群体意识。在库尔德人说法出现的很久之前,库尔德斯坦就作为不断引发麻烦的古代帝国的统治边缘地区而被多次提及。 库尔德人起源之谜的解说事实上也包含了诸多政治因素,如土耳其人倾向于认定库尔德人为突厥的一支。学界似乎倾向于认为库尔德斯坦的说法先于库尔德人而存在,库尔德人极有可能是多族群的混合,这表明库尔德人是外部世界对居住在库尔德斯坦居民的称呼,因居住地名而获得族裔名称。公元16~19世纪,库尔德斯坦大部分地区处于独立和自治的库尔德人公国的管理之下,1639年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就库尔德斯坦的瓜分达成了协议,接下来的三个世纪的战争损坏了农业经济。 16世纪以来,库尔德人的历史主要见诸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历史中。多种证据表明,库尔德人属于中东的古老族裔之一。

就语言而言,库尔德语属于伊朗语系中的西北或西南语族。库尔德斯坦北部和西北部方言被称为库尔曼吉语(Kurmanji);南部方言被称为索拉尼语(Sorani);东南部方言有西奈尔语(Sine’i)、库尔曼沙赫语(Kurmanshahi)和莱基语(Leki)。比较而言,后三种方言与现代伊朗语更为接近。除了上述三种方言外,还有另外两种,即库尔德斯坦北部的杂杂语(Zaza)以及南部和东南的居兰语(Gurani),它们属于伊朗语系的另一语族。 1932年起,大部分库尔德人开始用罗马字母来书写库尔曼吉语,并用改写后的阿拉伯字母来书写索拉尼语。 就宗教信仰而言,大部分库尔德人是逊尼派穆斯林,他们尊奉严格的沙斐仪教法学派的教义,而其邻居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属于逊尼派中的哈那夫学派。 也有其他教派,如耶兹迪(Yezidi)出现在库尔德斯坦的中部,耶兹迪人是库尔德的宗教异教徒,常常被错误地看作邪恶的崇拜者。事实上,耶兹迪属于库尔德宗教天使崇拜的一支。 索罗亚斯德教出现于库尔德斯坦的南部。土耳其现在的凯兹莱巴什或阿拉维教派与耶兹迪和索罗亚斯德教在信仰体系和宗教实践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教派使得人们对库尔德人的宗教信仰有两种相互排斥的偏见,一种偏见认为库尔德人是坚定的穆斯林和不屈的宗教狂热分子,另一种认为库尔德人几乎没有被伊斯兰化。 库尔德的族裔色彩似乎并不浓厚,然而其宗教方面却有独特之处,历次库尔德人反叛的宗教色彩都相当浓厚,且往往由宗教领袖来领导,恐怕与这一特点关系密切。

关于库尔德人的性格特征也有诸多描述,如理查德·柯克(Richard Coke)1925年写成的《中东的心脏》中有多处提及库尔德人、库尔德斯坦,他认为数个世纪之前库尔德人已经生活在土耳其的亚洲东部坚固的多山地区。库尔德人很可能与一些野蛮的部落,如斯基泰人,具有种族上的关联,该种族在古代亚述帝国灭亡过程中扮演过大破坏者的角色。库尔德人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他们极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和影响,同时也使得他们得以较多地保留了自身的族裔特征。库尔德人本质上是山地人,他们精力充沛、喜欢挑战、吃苦耐劳、难以驯服、本性保守并且不太友好,有时也非常狡诈。他们天生就适宜从事一些机械工作。 库尔德人也很“贪婪”。 荷兰著名库尔德问题专家马丁·范布鲁尼森(Martin van Bruinessen)却认为库尔德人热情好客。

2.库尔德斯坦

库尔德斯坦是库尔德人构成主要族裔的区域,面积大约为20万平方英里,大致相当于法国的领土面积。库尔德人在此生活了上千年。一方面他们拥有共享的历史,另一方面库尔德社会又具有异质性,“库尔德是一个多语言、多种族和多宗教的社会”。大部分库尔德人是进入和居住在该区域的不同于波斯印欧部落的后裔。 库尔德斯坦过去有着流动的边界,是外来官员、学者和旅行家对库尔德人居住区的笼统指代。现在库尔德人居住区主要指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北部、伊朗西部和叙利亚最北部的突出地带。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库尔德斯坦指的是库尔德人的居住区,面积为23万~30万平方英里。

“库尔德斯坦”这一说法何时启用是个谜。哈坎·厄兹奥卢指出,众所周知阿拉伯人并没有使用库尔德斯坦作为库尔德人特定居住区的说法,库尔德斯坦首次被使用是塞尔柱人将其指代为一个行政区域,12世纪时素丹桑贾尔(Sanjar)在扎格罗斯山东部靠近哈马丹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行政区域,称为库尔德斯坦。 当时的库尔德斯坦概念相对比较狭窄,到16世纪时库尔德斯坦逐渐囊括了现在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塞姆塞丁·萨米(1850~1904)这样定义库尔德斯坦:“库尔德斯坦是坐落于西亚的大片领土,它大部分属于奥斯曼帝国,也有部分属于伊朗,生活在此地的居民大部分是库尔德人,因此被称为库尔德斯坦。然而目前,库尔德斯坦却没有任何政治或行政的内涵。库尔德斯坦过去指称奥斯曼帝国和伊朗建立的库尔德斯坦省。库尔德斯坦的边界很难明确界定,但是我们可以大致认定,库尔德斯坦北部起源于凡湖。” 可见塞姆塞丁·萨米倾向于认为库尔德斯坦是因库尔德人而得名,库尔德斯坦广义上系指以库尔德人为主的集聚区域,狭义上是作为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行政规划的称谓。

马丁·范布鲁尼森也指出,奥斯曼帝国时代,库尔德斯坦仅仅指代库尔德人居住的一个部分(迪亚巴克尔省),相应在伊朗也有一个库尔德省,该省占据了伊朗库尔德人居住区的三分之一。马丁·范布鲁尼森进一步指出,1948年库尔德民族主义者递交给联合国的地图,大致与库尔德人主要聚居区相吻合,它大概的地域范围如下:从托罗斯山脉东部和扎格罗斯山系西北向东南延伸,构成了库尔德斯坦的脊梁。西南方向坑坑洼洼的山谷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接壤。北部和东北部是高原和高地,最高处是凡湖,那也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发源地,也被称作亚美尼亚高原,因为当地的主要人口是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在此仅生活了几个世纪。一战中亚美尼亚人被驱逐和屠杀,使得库尔德人成为这里主要的居民。南部的低地和东部的高原构成了库尔德斯坦的自然边界。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库尔德斯坦所指的范围。米歇尔·冈特(Michael Gunter)对此有更明确的界定。他指出就地理位置而言,库尔德人主要居住于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交界之处。里海东部的伊朗呼罗珊省以及安纳托利亚中部也有相当多的库尔德人聚居区。土耳其最大的三个城市——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和伊兹密尔也聚集了大批库尔德人。除此之外,跨过伊朗呼罗珊省,库尔德人也居住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占有库尔德斯坦43%的领土,伊朗为31%,伊拉克为18%,叙利亚为6%,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占2%。库尔德人居住区最大的地理特征是多山,库尔德谚语“我们没有朋友,只有大山陪伴”对此做了最为恰当的概括。扎格罗斯山脉自西北向东南绵延,像脊椎一样,既阻碍了库尔德人内部的团结,也防止了来自北部的土耳其、来自东部的伊朗以及来自南部和西部的阿拉伯人的同化威胁。

学术界对库尔德斯坦的大致范围 有比较一致的认识,疑点在于库尔德斯坦的说法究竟起源于何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库尔德斯坦从何时由地理概念转变为兼具地理和政治内涵的概念。哈坎·厄兹奥卢指出,20世纪之前的文献中使用的库尔德斯坦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意蕴,库尔德人也是外人对居住在库尔德斯坦民众的称呼,他们自己的身份识别往往采用部落、居住地或游牧地带来命名。 马丁·范布鲁尼森也倾向于认为库尔德斯坦作为政治概念应该发生在20世纪。可见,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库尔德斯坦具有政治意蕴较晚,大致是在20世纪前后,或者说一战结束前后。1919年3月22日,作为“库尔德人权利促进会”代表团团长的谢里夫帕夏呈给巴黎和会的照会中,对库尔德斯坦地理范围进行了核定,要求和会支持库尔德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库尔德斯坦由此有了明确的政治意蕴。与惯例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将凡湖地区囊括进来。其中缘由应该是考虑到为库尔德人与亚美尼亚人合作之计,将凡湖留给了亚美尼亚人,而且在巴黎和会时双方确实发表过相关的声明。由于这张地图没有将凡湖地区囊括进库尔德斯坦,因而遭到库尔德人激烈的批判和反对。时任“库尔德人权利促进会”副主席的埃明·阿里·贝迪尔汗(Emin Ali Bedirhan)先生写给巴黎和会的信中指出:“库尔德人的领土包括迪亚巴克尔、凡湖、摩苏尔和乌尔法。” 这时库尔德人才真正意识到库尔德斯坦是库尔德人的家园,也发生了为与亚美尼亚人合作而是否应该将凡湖地区涵盖进库尔德斯坦的争论。库尔德人与库尔德斯坦这一组概念,开始在自然地理概念中加入了政治意蕴。土耳其库尔德斯坦往往被称为安纳托利亚东部或东南部,以消除其族裔痕迹。

3.库尔德问题

库尔德斯坦涵盖的区域变化并不太大,然而由于所处地缘位置重要,它的归属经历了很多波澜。1514年的加勒迪兰一战,导致库尔德斯坦一分为二,分别由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所占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使得奥斯曼帝国的库尔德斯坦一分为三,强行分割于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等民族国家之中,并由此形成了库尔德人的跨界存在和库尔德问题多样的表现形式。库尔德人生活环境的共同之处在于:第一,库尔德区域与诸多民族国家的边界相交叉,对于相关民族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很容易受区域或国际力量的操纵和控制;第二,库尔德人居住区是所在国家最贫穷和欠发达的地区,被中央经济系统地边缘化;第三,同化、压制和库尔德人的反抗在各个国家都影响了库尔德人在邻国抗争的方向和结果;第四,库尔德社会内部也非常复杂,充满了不同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社会阶层、方言,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部落。 库尔德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地聚焦于库尔德问题的研究,而关于什么是库尔德问题,由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别。

杰拉德·沙利昂(Gerard Chaliand)将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下限放在1993年,对库尔德人现代史做了如下划分。第一阶段:1925~1945年,土耳其库尔德人在此期间多次发动反叛;第二阶段:1945~1958年,伊朗马哈巴德共和国(亦称库尔德斯坦共和国)的建立是标志性事件,尽管共和国只短暂地存在了一年;第三阶段:1958~1975年,伊拉克卡西姆发动政变结束了哈希姆王朝在伊拉克的统治,卡西姆政权承认伊拉克为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共同的家园;第四阶段:1975~1993年,库尔德运动再起风云是这一时段的主要特征,库尔德工人党的崛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事件,土耳其则自1983年以来屡次越境在伊拉克境内打击库尔德工人党。 冲突伴随着库尔德现代史的发展。

国际学术界关于库尔德问题的界定因立场不同而有较大的偏差,概而言之,有三种观点。部分西方学者和库尔德人趋向于认为,库尔德斯坦涵盖面积约为23万平方英里,相当于德国和英国面积之和,所谓的库尔德问题就是指,如此人数众多的独特的族群却没有自己的国家。 所以,库尔德问题的实质是对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委婉说法。 这种观点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马丁·范布鲁尼森就强调库尔德问题极其难以界定。最大的无国家民族说法的弱点在于库尔德人长时期以来满足于无国家的生活,正是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改变了这一切。一战后分散各国的库尔德人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国家,相关国家则认为独立的库尔德身份不仅仅是安全问题,也是民族国家身份的主要威胁,对国家自我界定的身份构成威胁。 第二种观点主要来自库尔德人所在国家,它们趋向于认为,库尔德问题即库尔德人对所在国家的政体和领土完整构成的威胁和形成的挑战。对于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而言,库尔德问题最根本之处在于其对现存政体的严峻挑战。 第三种观点认为,库尔德族裔民族主义对中东民族国家体系构成了挑战,库尔德人要求自治或独立引发的问题将成为中东持久冲突的根源。 这三种观点的焦点分别为库尔德人的民族诉求、库尔德人所在民族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中东地区的稳定,立场不同因而导致对库尔德问题定义的内涵有巨大差异,将三个不同维度加以综合,则是库尔德问题的完整内涵。库尔德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与大国争霸尤其是西方大国在中东的殖民关系密切。我们所讨论的库尔德问题主要是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等民族国家建立以来的库尔德问题,它主要体现为上述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和宪政安排上对库尔德人,尤其是对以族裔为单位的库尔德人权利和地位的安排,与库尔德人预期之间产生的不一致和矛盾引发的冲突。冲突的表现、规模和性质也会随着民族国家相应政策的变化而转变,而且极易产生外溢效应,也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

诸多因素的复合使得库尔德斯坦一直是中东的火药桶之一,库尔德问题极有可能发展为中东地区仅次于巴以问题的第二大冲突源。库尔德人往往是大国争夺中的棋子,并由此造成了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同时,库尔德人在欧洲长期以来的大量散居牵动母国神经的同时,对所在国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库尔德问题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化的新讨论维度。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对库尔德问题的高度关注,更是将库尔德问题的影响提升到世界舞台。各国对库尔德问题的态度变迁,在解决库尔德问题上的种种尝试,与库尔德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4GF63e3KMhVCVKOAOhklrVTdadWTM3+HEL1G2MXxi3zeFQI6wuVVrrRJJD7BS3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