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与解构

张新国

摘要 概观中国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包含宇宙论和本体论。而宇宙论逻辑早出于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初级形式。从其根源上看,形而上学植根于普遍化的人类理性。与自然形而上学不同,道德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道德行动主体一种可能的纯粹意志的原则。道德形而上学在不同文化及其不同思想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宋代儒者以对抗佛老和重建儒学为其时代课题,以性理天道的道德形而上学建构为其实际途径和思想特征。自张载、二程经朱熹到陈埴,理学道德形而上学建构以其标志性观念——如义理之性——逐步完善。而这一理论努力又被逐渐解构于中国哲学重宇宙论的固有传统之中。明清学者对宋儒二元论的人性观的持续批判构成这一解构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 道德 形而上学 本体论 宇宙论 复性 义理之性

人类是有理性的存在者,或者说理性构成人的类本质。对人性的探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的追寻。在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成就世界与成就人自身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的理性在不断为自己的行动寻求根据和缘由。理性的本性不满足于这一追寻活动只是被设定在经验领域,而若一种思维方式从先验原则出发并将其行动根由设定在一定的知识对象上,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形而上学的。这样来看,道德形而上学就是人类理性从一定的先验原则出发,将其行动根由限定在一定的知性对象上的学说。易言之,这一先验知性对象构成行动者道德行动的终极根据。

由于理性的缘故,形而上学可谓人类的自然禀赋。康德在阐释“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时说:“人类精神有朝一日将完全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和我们为了不总是吸入不洁净的空气就宁可完全停止呼吸一样是不可取的。因此,世界上任何时候都将有形而上学。” [1] 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2] 由此可见西方哲学家对形而上学重要地位的肯认。以其普遍性,有理由以之为范式研究中国理学道德形而上学。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中,这也是最富于形而上学元素的思潮。尽管如此,由于中国传统哲学特重宇宙论的阐发,使得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提炼变得棘手。李泽厚认为“中国没有讨论being的ontology” [3] 是缘于“中国哲学则无此种把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世界,一个是超感知的世界,以后者为真实的世界)割裂的思维”。 [4] 可以说宇宙论是中国传统形而上学的特有形态,但对于宋儒哲学思想中道德形而上学理论成果的描述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且这一意义不因这一道德形而上学被后来思想家出于不同原因的解构而有所减蚀。此所谓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主要指从张载、二程到朱熹再到朱熹弟子陈埴分别通过其“天地之性”“本然之性”“义理之性”所阐发的道德理论成果。 JLccxaJ1llfecz+wa1BcscHuRvjpQs9yr7+jF5EdXPr2y2w7X0hHYtqadtDurG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