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信而好古

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原儒》中对“儒”的界定是:“儒者,术士也。” [27] 他认为,儒源自巫。他论证道:“太古始有儒,儒之名盖出于需。……明灵星舞子吁嗟以求雨者谓之儒,故曾晳之狂而志舞雩,原宪之狷而服华冠,皆抗节不耦于同世辟儒,愿一返太古,忿世为巫,辟易放志于鬼道。” [28] 从中得知,章太炎将儒的源头追溯到“巫”。

“信而好古”中的“信”是一种虔诚的相信,具有信仰的性质。孔子所信,具体而言是周礼。《大戴礼记》认为,礼有三本,分别是天地、先祖、君师,依次为性之本、类之本、治之本,从而“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29] 孔子又曰:“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30] 从中我们得知,周礼的仪式化、伦理化、政治化,本身就带有宗教性色彩。孔子对周礼的信仰中含有对天地、先祖和君师的虔心,这就自然而然地涉及宗教问题。西周的礼乐系统,包含着天、地、鬼神的文化记忆,从而孔子“好古”之谓,亦必然承续着内在的宗教性。

古印度《摩奴法论》明确规定,婆罗门的社会宗教职能就是:学习《吠陀》圣典、讲授《吠陀》圣典、祭祀神祇、替他人祭祀神祇、布施他人和接受他人布施 [31] 。婆罗门始终控制着祭祀规范的知识系统及其严格标准。祭祀仪式的程序乃至每一个细节都被婆罗门以口头方式留存、传授下来。上文论述了祭祀之于印度人宗教信仰的神圣性,而如何才能保证祭祀的神奇效果呢?“他们非常严格地履行这项义务,因为只有做到准确,祭祀的效果才可信赖” [32] 。为何要求祭祀仪式细节的“准确”?宗教的信仰,体现在“人们为了保证有效性便加强了对准确性的关注” [33] 。怎样才能保证“准确”?那就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在宗教生态环境中,恪守准确性和本真性的“述”要比“作”重要得多。

信仰在宗教生态中是至高无上的,它直接决定着宗教社团的权力地位和生活形态。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就被记载在吠陀仪式手册中,在该制度中人们是按照对仪式的虔诚度来划分等级的,最虔诚的婆罗门被划入最上层”;吠陀献祭宗教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准确性对保证祭祀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34] 。婆罗门是特权阶层,其特权源自对知识文化的世袭和垄断,其方式千百年来是通过父子或师徒一字不差地口耳相传,准确性是其社会特权的根本保证。

从类比和例证的角度来看,“印度传统奉《梨俱吠陀》为圣典,认为一字一音不可更易,从大约三千几百年前保存到今天” [35] ;而据英国广播公司录制的纪录片《印度的故事》( The Story of India )又可知,祭祀的仪式和知识被婆罗门家族世世代代父子口耳相传,由于“一字一音不可更易”,所以如火祭仪式上的宗教祷词都被保存了数千年之久,犹如鸟兽的声音,其意义今天虽已不能识别,但作为无上神圣的权威没有人进行任何更动。而“仪式就是中国的所谓‘礼’” [36] ,孔子“信而好古”,对西周之礼文,认同其权威性,敏而好学,深信不疑,不加更易,如其所是地进行“述而不作”,这毫无疑问是具有宗教性的。

如前章太炎所言,儒本求雨之术士,源于巫。因此,虽然春秋时期儒已有所发展,但是职业化的惯习总是生成了一种“信而好古”且“述而不作”的传统。作为好学不倦的孔子,“吾从周”的原因是周“郁郁乎文哉”,而其中的“文”乃“周鉴于二代”之文,即其中既有人文,亦有神文甚至鬼文。从现存文献可知,夏王朝与商王朝都具有宗教性。大禹之禹步,实乃巫师长祷神祭鬼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而殷民族“佞鬼”,其文化之鬼文更是不言而喻。

无论是神文还是鬼文,本质上是一种巫祭传统的文化。“夏、商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巫祭和鬼神,从国家大政到生活琐事,都要问诸鬼神,按鬼神的意旨行事。” [37] 自然,“周鉴于二代”,虽以礼仪机制为中心建立起一套维持社会秩序、等级区隔的人文体系,与之前的神文、鬼文之文化不同,然而,规训等级化的礼乐亦是一种社会仪式,巫祭传统犹如幽灵一样依然存在于其中。在仪式上,礼仪与祭祀是相通的。孔子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什么意思呢?“祭祀是一种仪式,神灵或祖先在仪式表演中起道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祭祀本带有巫术性质” [38] 。而孔子对古代文献尤其是周礼的好古而信,表明了他在人文世界中的宗教情感倾向。

在《论语》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39] 《易》即《周易》,与《连山》《归藏》都是“卦”书,是太卜、筮人等必学之书。然则至圣孔子为何也要学习《易》?《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40] 可见孔子是多么以学《易》为乐!孔子是如何认识《易》的呢?“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41] 《周易正义》云:“按《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42] 《周易》最初就是一部占卜的书,是通过蓍、龟等手段以通神,以神意来指导生活、生产或斗争等。孔子之于《易》,也不过是“序”而已,是“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换一种现成的说法就是“述而不作”,即述天意、神意和圣意,在这一点上,与史、巫可谓殊途而同归。《易传》云:“子曰:‘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途)而殊归者也。’” [43] 这句话可以补证孔子“序”《易》的借径之意图。郭西安认为:“孔子意在从《易》中谈德行仁义,与史、巫是为殊归,但从通过揭秘—解密来显明天道这一功能和进路而言,确然可称‘述而不作’之‘同途’了。” [44] 由是可见,好古之信,无论是何种意图,其借径、仪式、手段和符号等皆与宗教性内通。 FvM67qYM2RZtztdv1yGd8x66PagIy+HgDtyZPyVGw/xQKKOgkLM2DIyWEaL/lo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