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九节
变动不居的世界

先秦时代人们眼中的世界,和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一样,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

首先是生物的变化。《夏小正》中生物变化的记载,被不加批判地继承下来,又增加了土蜂变化螟蛉虫的事件,增加了从非生物变为生物的“腐草化萤”的事件。以至《庄子》中不仅出现了一个非生物到生物、生物自身又不断演化,然后又复归于非生物的序列,而且认为天地间如同一个大熔炉,万物都在其中被抽象的“造化”所冶炼,所熔铸。

由于造化的熔铸,人也可能被铸造成各种形态的物: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大宗师》)

懂得这个道理的达观者,也会安于自己的命运:

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而乘之,岂更驾哉。(《庄子·大宗师》)

在庄子看来,人之所以应该如此对待命运,那是因为人和万物都是气的凝聚:“通天下一气”。气“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以,当人死后复归于气的时候,自然可能被“造化”或“造物者”熔铸为各种各样的事物。至于熔铸成什么,是人所不能知道的。虽然把“造物者”比作一个伟大的冶炼者,但冶炼者未必有意地要把被冶炼者铸造成什么。因此,阴阳二气又像万物的父母。父母希望生子,但能否生子,生出什么样的子女,则是无法预知的。

生物如此,非生物世界,也在不停地变动着: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这显然说的是地震带来的地形变化。《左传》引用了这几句诗,说明君臣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这段话经常被中国哲学史著作所引用,它同时也是科学的知识。在古人眼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着同样的法则。自然界进行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们都是“天道”。

自然界存在着昼夜的交替,四季的代换。战国末年,出现了一种所谓“五德终始说”,认为人类社会朝代的更换,也遵循着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的运行法则: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天为者时,而不助农于下。(《吕氏春秋·名类》)

这是一种完整的历史哲学,研究者多认为是邹衍的发明,常常被称为“神秘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是一种神秘主义。然而历史上产生的广有影响的学说,绝不是仅仅一句“神秘主义”就算说清了的,而是应该弄清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去解开这个神秘。显然,这是把自然界常见的四季代换推广到了历史的变迁。一句“天为者时,而不助农于下”,就是证据。推演扩大了真理的适用范围,于是,真理就变成了谬误,变成了神秘主义。然而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先秦时期普遍的变化观念。即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处在不停的变动之中。所以,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不仅是一种神秘主义,它还是当时对自然界的一种宏观认识。

不论是朝代变化,还是物种的变化,其基础则是一种,即气。物种变化,是气接受“造化”熔炼的过程。朝代变迁,是气像四季交替一样的过程。至于“高岸为谷”那样的变化,西周末年的伯阳父早就作出了解释,那是因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国语·周语》),也是气的运动。

这样一来,先秦的自然科学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普遍的观念:天地万物,都是气的凝聚。气在不停地运动,于是万物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在变动或变化中,也有不变的。比如天地的位置: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周易·系辞传》)

而在那些经常变动的过程中,也有不变的东西。这不变的,被称为“常”: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诗经·十月之交》)

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国语·周语下》)

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国语·越语下》)

某种变动过程重复出现,也是常。常,也就是今天说的“规律”。有的常被认为是永远持续下去的。常,就具有了永恒的意思。每天的昼夜交替,每年的四季代换,都是变。但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就又是一种常。日食月食,是不常。但经常反复出现,就又是常。从《诗经·十月之交》说月食“则维其常”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知道月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也就是有规律出现的现象。对于日食,似乎还没有认识到它的规律性。

有常的现象,不仅是这几项:“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庄子·知北游》)物种可变,但稳定还是常规。人类社会,“国有常刑”(《周礼·小宰》),“贵有常尊”(《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常,也是社会稳定、秩序井然的保证。“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系辞上》)运动和静止,也都有恒定的一面。

这样一来,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有常规的东西存在。常规的东西,也是可以变化的。哪些是变动的,哪些是不变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fEgxEkfA01dahe6kjSJCNBtbziy5txN4jKzAx/FKMMIEx/BBGKobvrRVNAJhsG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