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六节
气的中介作用

气与精气,讲的是物体的质料。下一个问题,就是物体的运动。古希腊思想家曾经指出,物体只有受到外力相推才能运动,讲的仅仅是机械运动。先秦时期思想家所探讨的运动,其内容要广泛得多。他们普遍相信,万物的运动,都是出于自己的自然本性。老子说: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以辅万物之自然。(同上,六四章)

万物的运动,都是出于其自然本性。圣人不干涉它们的运动,只是辅助它们自然的运动,使它们完成自己的一生。

上天虽然是思想家们信仰的最高神,但并不干涉物的运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和孔子,没有根本的分歧。

战国时代,庄子则把问题提得更加具体(见第一节)。据庄子所说,他的朋友惠施,还有南方的黄缭,都对此类事情有专门的探讨。但他的回答则是,这些都是由于它们的自然本性: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庄子·齐物论》)

庄子因此认为,探讨这些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物体在运动时互相关联的现象,也曾经被人们发现。《易传》载: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周易·乾·文言》)

不过这类事情当时似乎未能引起很多注意。

战国中后期,更多的物体运动互相关联的事件被发现出来,首先是声音共振现象。《庄子·徐无鬼篇》载:

或者若鲁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乎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随调而改。

“冬爨鼎而夏造冰”,据说是“能于冬日取千年灰拥木,须臾出火,可以爨鼎。夏日瓦瓶贮水汤中煮沸,置井内而成冰”(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七)。后来多说是“冬起雷而夏造冰”,并且被称为“幻术”。这些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一书,就得出结论说,这是“以阳召阳,以阴召阴”。至于“鼓宫宫动,鼓角角动”这样一种声音共振现象,则被认为和阴阳之气互相召唤是一类现象,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琴瑟是古人常用的乐器,这种声音共振的现象,也会常常引起注意。《吕氏春秋》不仅重提此事,并且又增加了其他内容:

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故鼓宫而宫应,鼓角而角动。以龙致雨,以形逐影。(《吕氏春秋·召数》)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山云草莽,水云角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故以龙致雨,以形逐影。师之所处,必生棘楚。(《吕氏春秋·名类》)

这些材料都进一步强调了一种观念,即同类的物体,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它们的气相互召引。或者说,同类的气可以互相感应,从而使两个物体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比声音共振更为重要的发现,是“慈石召铁”:

人或谓兔丝无根。兔丝非无根也,其根不属也,伏苓是。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

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也。夫贼害于人,人亦然。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身在乎秦,所亲爱在于齐,死而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

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

周有申喜者,亡其母,闻乞人歌于门下而悲之,动于颜色。谓门者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于忠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待言哉?(《吕氏春秋·精通》)

所谓“精通”,就是精神或精气相通,相召引,就是相感应。在《吕氏春秋》记载的“精通”现象中,有自然界的,比如慈石(磁石)召铁,月亮盈虚和水中蚌蛤肉质虚实的关系;也有社会现象,比如圣人的号令和民心,进攻者和被进攻者,死者和他的亲属或朋友,申喜和他的母亲。在《吕氏春秋》看来,这都是一类现象,就是说,物体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它们的精气相互感应,从而影响对方的运动状况。

《吕氏春秋》还没有从中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但已经形成了一个总的世界图像:世界上各种事物,从自然界的非生物到生物,从生物到人,都会通过自己的气,影响自己同类的运动。 WnCoOVJzQPYWQTrnSRQ5Gi5Av295Hi5p7+20c6lyYNRObg3i0ZI9NJkyiPUyfb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