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经》起初仅称《周髀》,后来称《周髀经》《周髀算经》,其中提出了著名的“盖天说”,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天地结构的数据。一般认为,该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然而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提供了一套天文数字和天体结构观念,其中说道:
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为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当枢之下无昼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吕氏春秋·有始》)
《吕氏春秋》的数字当来自《山海经》的稍加修正。这里说的极,当是天极。冬夏日行远近和所循轨道的说法,和《周髀算经》的观念是一致。而公元前1世纪时,汉代落下闳等已经根据浑天说制订“太初历”。因此,《周髀算经》中的“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盖天说,应该属于先秦时期的宇宙观。
“髀”,是测量日影的表,即标杆。“周髀”,就是说,这是周代用标杆测量日影并由此得出的一系列天象数据。从《山海经》中传说天地大小的数据开始,到《淮南子》中称大禹命竖亥、大章等测量天地大小,可知中国古人一直没有中断这项工作。中国古人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天地究竟有多大。
图2.1 周公像(王圻《三
《周髀算经》假托周代初年周公和当时著名天文数学家商高的问答,提出了天地形状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数据。
依据《周髀算经》的说法,天像一个斗笠,即有一个中心点,四周下垂。地像倒扣的盘子,中间高,四边低。天的中心点离天四周最低处有六万里,地的中心点离地四周的最低处也为六万里。天离地的高度为八万里,所以天的最低处离地的最高处还有两万里。
得出这个数据的方法,是勾股法。
立八尺高的标杆测量日影,测得夏至那天日中时,即太阳正顶时的日影为一尺六寸。向南一千里,日影是一尺五寸;向北一千里,日影是一尺七寸。因此得出结论,正南正北,距离每相差一千里,日影长度就相差一寸。这个“千里一寸”的数据,曾经是我国古代天文学长期所遵循的数据。人们根据千里一寸的数据,测量天的高度,以及天地的大小。
其方法是,等到日影六尺的时候,以八尺表为股,六尺影为勾,用一根长八尺、直径一寸的竹筒观察太阳。太阳在视觉中的太小,刚好完全遮掩竹管。于是得出结论:太阳直径与到地面距离的关系,是八十寸比一寸的关系,即80:1。
根据千里一寸的比率,表高八尺,即八十寸,则地面到天,即到太阳的距离是:
1000里×80=8万里。
同理,影长六尺,求得立表处,即周地,这时距离日下,即太阳正下方的距离为:
1000里×60=6万里。
图2.2 勾股圆方三图 |
依勾股法,这时,径,也称为弦,长十尺,得周地距太阳的距离为:
1000里×100=10万里。
这就是天高八万里的根据。
由于周地距离太阳为十万里,由80:1的比率,还求得太阳的直径为:
100000里÷(80:1)=1250里。
这就是太阳的大小。
依据千里一寸的比率,《周髀》还计算了太阳的轨道和天地的大小等一系列数据。
在周地立八尺表,用一个竹筒仰望天极。得勾长为十尺三寸。因此推得周地到天极下方的距离为十万三千里,即103000里。
夏至日中时,周地日影一尺六寸,冬至日中时是一丈三尺五寸。由此推得,夏至时周地到日下的距离为一万六千里,即16000里;冬至为十三万五千里,即135000里。并且推论,正当半夜时,太阳位于极北同样距离的位置。
这样,太阳在夏至这天的轨道半径,就是周地到南方在日下一万六千里的距离,加上周地到极下的十万零三千里的距离,亦即夏至太阳运行的日道半径,为119000里。乘以2,得238000里,那么夏至时日道的直径,即238000里。依据周三径一的比率,得夏至时日道圆周为714000里。
同理,冬至时的日道直径为476000里,圆周为1428000里。春分、秋分时,日道半径为178500里,直径为357000里,圆周1071000里。
列表如下:
表2.1
作者发现,春分到秋分半年间,极下,即今天的北极地区,长年都有日光;反之,秋分至春分这半年间,极下都是黑夜。因此推得,太阳能够照到的范围,半径为167000里。据汉代赵君卿的注解,这是因为测得在天地中心有11500里,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冬至时,日照的最外边缘处至极下,是167000里+238000里=405000里。直径为810000里,则四极的圆周为2430000里。依据所谓“极者,天广袤也”的说明,《周髀》中由四极所确定的圆周的大小,就是天的大小。这个天地,比《山海经》中的天地,大得多了。
《周髀》提供的这些数字,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强烈追求知天知地的态度。该书认为:
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周髀算经》卷上)
也就是说,这些知识,乃是当时最高、最重要的知识,也是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探索。
依据勾股法,《周髀》还计算了每月太阳运行的轨道,测量了一些星座距离极点的度数,计算出它们离极点的距离。
探索中的认识成果,今天看来有些也是正确的。比如北极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即便夏天也有不融化的冰;而在周地南方并不太远的地方,即便冬天也有不死的草;太阳在人的视觉中回到原来星空背景上的位置是一年等等,和今天的天文学知识都大体符合。
图2.3 周髀七衡图(《周髀算经》,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