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投资也需要战斗精神

《战胜华尔街》(Beat the Street)的内容正如其名字一样充满着战斗精神。全书行文伊始,就是对于股票的热爱,直到最后依然是对于在市场中如何战斗的体会;没有太多的过渡和词语的修饰,林奇的勤奋、主动、敏锐和理性贯穿全书。如果说《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 是一部生活片的话,林奇在其中就是一个股票投资的思想家;相比较而言,《战胜华尔街》则更像一部惊险动作片,林奇在其中就是一个股票投资的战士。一位老革命家曾经说过:“战场的角逐,说到底,还是勇敢精神和智慧、才能的角逐。”巧合的是,这部著作也是对林奇自己的一个观点的良好注解,那就是本书中提到的 “投资是艺术、科学和调研” ,而我想把它更形象地表示为“投资=(艺术+科学)×调研”,贯穿全书的战斗精神就是要诠释林奇的这个等式。

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感受到作者的激情所在。书中大量对投资过程细节的描述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很强,也让人切实体会到投资的辛苦和忙碌。正如战士的成长是通过战场上的考验完成的,投资者的锻炼和教育也是在市场的投资实践中锤炼完成的。林奇的这本书将自己投资成长的实践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出来,这种市场实践者的切实经历对投资者来说显得更加直接和有效。

对不同的案例,作者都有自己经典的总结。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实每个案例,都代表了作者对一个行业的投资心得,如零售业、金融业、酒店业、公用事业、周期性行业等。例如在零售业这个战场上,林奇把购物中心当作发现“10年赚10倍”股票的基地,美体小铺、沃尔玛以及玩具反斗城都是林奇在购物中心观察后发现的。林奇是这样描述自己这项工作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你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充分地观察它们的发展。等到它们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巨大成长潜力之后,再买入股票一点也不迟。零售业或连锁业的最大动力就是迅速扩张。林奇认为,在扩张过程中,只要单店没有过度负债,能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能够按照年度发展计划进行扩张,那就没有什么问题,投资者尽可以长期持有,等着赚钱了。书中提到,沃尔玛在1970年上市时,只有38家分店,1975年的时候就已经扩张到104家分店,股价上涨了4倍。1980年,当它拥有276家分店的时候,股价上涨了20倍。1991年,沃尔玛的股票价格比刚上市的时候上涨了100倍。截至2007年6月,沃尔玛在全球已拥有6800家分店,股价上涨将近1000倍。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我们仔细研读这本书描述的细节和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我们不应仅局限于作者所说的选股与技术细节,更要重视作者对于一个行业和一些典型性公司投资判断的思考方式,这对于读者来说会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上面提到的例子不由得会让我们想到国内的苏宁、国美。深入思考的读者会更进一步想到渠道和用户在一些行业中的特殊地位,这一点单纯从财务方面看是无法会意的。作者也曾在书中提到,选股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只注意某一个方面是非常危险的,仅仅沉迷于财务细节常常会适得其反。例如对于房地产业,林奇着重描述了自己对4家公司的投资过程,分别是托尔公司、Pier 1公司、阳光地带园艺公司和GH公司。他在书中一方面强调了行业复苏的重要性和公司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则突出介绍了这些公司的市场拓展优势和连锁的魅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这本书作为一个行业投资指南,也不啻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本书对于行业投资案例的描述,涉及钢铁、汽车、高科技、零售、酒店餐饮、公用事业、银行、保险、能源、房地产、萧条行业、周期性行业等多个行业,而林奇也坦承,之前担任麦哲伦基金研究部主管的工作让他能够对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公司的投资较为熟悉,为管理基金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后来在担任基金经理时不断地听取业内人士的意见,也是他非常钟爱的学习方法之一。他的一个习惯就是每隔一个月与每一个主要行业的代表人士至少交谈一次,而针对克莱斯勒这一投资案例,林奇对于行业投资的经典性语句再次出现:无论你多么了解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总会发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正是书中的大量案例以及行业投资实践的描述和总结,使得这本书充满了一种“战胜华尔街”的战斗精神,林奇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这种精神,他战胜市场的感情远远大于对落后市场的容忍。林奇也强调:想在平静怡人的环境中寻找到大牛股,如同一个侦探只会呆坐在沙发上寻找破案线索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想在股市上超越别人,就要有胆量为人所不能为。这本书结尾的25条黄金法则是作者战斗经验的精华。

投资需要战斗精神,却并不需要无谓的牺牲,相反,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买入股票,也就是要上战场。逃避战斗尽管保住了资金的安全性,但失去的却是更多的机会,原因在于两点:个人投资者的巨大优势和股票投资相对于其他投资的高回报。当然对于那些懒于调研、懒于分析报表和观察事物的个人投资者来说,他认为最好的选择是购买一只合适的基金。

投资股票是一场战斗,但并不意味着盲动和频繁交易。在投资的过程中,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等待,需要的都是耐心、智慧、勤奋和执着。在对投资战斗技巧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战斗就意味着要直面困难,保持旺盛的斗志。对于投资中的困难,林奇始终充满斗志,他这样形容股市的下跌:股市的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会有气温下降到能结冰的情况,那么当室外温度降到低于零摄氏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你会穿上毛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每次股市大跌,林奇就会回忆起过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有些恐惧的心,并告诉自己,股市大跌是一件好事,让自己又有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的股票。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每一次尝试都会带有潜在的失败可能性,而每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不同并不代表其在未来不会发生。敢于面对未来,就是要放弃完美,要对投资的前途进行多样的准备,单纯为了战胜市场而完美苛求也将忽视未来多样性的选择。在一个比较智慧的市场中,更具智慧的选择并不一定是追求完美的选择,而一个聪明的交易者也不一定是完美主义的交易者。放弃完美尽管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在缺陷中前进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一个共性。

毫无疑问,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智慧的交易者和聪明的战士,他的投资过程让我们领会到投资的魅力和激情所在,也更能理解投资是艺术、科学和调研的混合体的含义。

战胜华尔街,其实最终就是要战胜我们自己,克服自我内心的贪婪和恐惧。只有最终战胜了自己,我们在投资这个战场上才能取胜,才能生存得更长,这或许才是这本书的真义所在。

张荣亮
《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作者 OSsfbhYkMANEXKswTL4NEzjyXUjzGrzgmYGUYwFECrr/KG3R7qNIZLPKkiHupa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